基础#183;创新能力#183;素养-2006年科学综合能力测试国家卷(一)化学试题分析_高考论文

基础#183;创新 能力#183;素养——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化学试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养论文,能力测试论文,理科综合论文,全国卷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年的高考命题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教师及教研员的关注,今年也不例外。高考一结束,有关评论高考试题的稿件就络绎不绝地涌向了编辑部。不到一个月时间,仅讨论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化学部分命题的稿件我们编辑部就收到了百余篇。通过审理,我们发现从稿件内容讲,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探讨高考化学命题的特征,其中个别稿件涉及综合试卷的总体特点,也有一些稿件在探讨高考化学命题的基础上,对2007年高考复习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二类是就个别典型试题进行赏析,如对第27题进行赏析的稿件就很多;第三类是对化学试题进行解析,其中有些是对所有化学试题进行解析,有些是对典型试题进行多解;第四类是对个别试题的科学性进行争议,例如对第9题熔融的氯化铝能否电解争议就很大。同一类稿件,内容大同小异,只是有些全面一些,有些可能在某些方面谈论得深入一些。另外,涉及高考试题的命题特征及其对高考功能的体现、涉及有争议的问题,往往是既有肯定者也有否定者。

为了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高考命题的特点,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搞好中学化学教学及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我们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从三个方面对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见《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今年第7期第47页~51页)进行讨论,并力争反映正反两方面的认识。试卷及化学试题的总体特征

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给人以平和新颖的感觉,和2005年的理科综合能力试卷相比,大家普遍认为整套试卷和化学试题表现出以下特征:

1.试卷结构稳定

从整套试卷(Ⅰ)的结构来看,2006年和2005年是完全一致的。生物、化学、物理各学科试题的数量及赋分都是一样的:生物5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共72分;化学8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共108分;物理8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共120分。各学科内容的编排顺序也无两样:第Ⅰ卷按生物、化学、物理顺序编排;第Ⅱ卷按物理、化学、生物顺序编排。所有试题都是学科内综合,无学科间综合。大多数试题和平时训练的试题较为接近,无偏题、怪题、难题,给人以平和和熟悉的感觉。

就化学部分的试题来看,命题所涉及的内容,试题类型以及命题的意图等,2006年和2005年也基本相同。

2.选材全部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

与往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相比,今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化学试题更加强调了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中学化学教材,而且是中学化学中最基础的知识。这是2006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化学命题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论、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试题也都是常规试题,考生大都比较熟悉,而且难易适中。

第Ⅱ卷非选择题包括4道试题:一道是涉及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推断题,一道是涉及物质性质及反应的无机题,一道是以中学化学基本反应为基础的实验题,一道是涉及有机物分子组成、结构、同分异构体、官能团、物质性质及反应的有机试题。这也和去年的基本一致,涉及的内容也都是高中化学中最基础的知识,甚至两年有些相同题号的试题所涉及的内容也都是一致的。化学试题的难度和去年基本相当。

3.选材没有涉及社会热点

我们之所以以否定的方式提出命题,是由于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新成果,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命题,是近几年高考化学命题的一个基本特征,而且这类试题是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情况和化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技术也比较成熟,每年都比较稳定,似乎已成为一种定势。但是今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化学试题一改往年的做法,可以说没有一道试题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科技新成果的。这也是今年化学命题区别于以往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4.通过创新试题的设计形式考查能力

虽然今年的化学试题在选材上一改往年的做法,全部选材都来自于中学化学基础知识,但试题对能力的考查却没有丝毫降低,相反还有所加强。今年的化学试题主要是通过创新试题的设计形式来考查能力。第Ⅱ卷的4道大题几乎每道试题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我们认为这是今年高考化学命题的最大特征,也是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的亮点。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化学试题对能力考查的重点似乎有所转移。尽管说每年考查的学科能力都集中在高考大纲所说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四个方面,但往年似乎主要是通过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来体现,而今年主要是通过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来体现,把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是否能融会贯通上,放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上。

5.试题灵活性大、开放性强

今年的化学试题构思精巧,设计新颖,原创题多。特别是第Ⅱ卷试题灵活性大,开放性强,有利于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典型试题赏析

第26题:传统中创新 基础中显能

此题是很常见的根据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推断元素的一类试题,虽然试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涉及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关系、元素的确定、元素所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确定,能很好地考查考生对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在周期表中位置之关系的理解水平。

浙江绍兴鉴湖中学俞水泉老师对此题做了如下赏析:

此题第(1)问的设问方式有新意。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Y、Z和W应有下列四种位置关系:

如果是a情况,Y、Z、W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设为x-1、x、x+1,3x=17,x为分数,不可能;如果是b情况,Y、Z、W的最外层电子数必相等,均可设x,3x=17,x为分数,也不可能;如果是d情况,Y、Z、W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设为x、x、x+1,3x+1=17,x为分数,还不可能。看来位置关系只能为c。是c,则Y、Z、W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设为x-1、x、x,3x-1=17,x=6。故Y、Z、W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6、6,从而结合其他条件便可确定Y、Z、W依次为N、O、S。

该问的答案可以有多种表述,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除了命题者所提供的参考答案(若三者处于同一周期,则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外,还可以有如下表述:a.因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17,最多为18,其次为15;b.因为Z与Y、W相邻,且在同一周期,若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则有n+(n-1)+(n+1)=17,n不为整数,故不可能;c.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是3的倍数,故不在同一周期;d.因为Z与Y、W相邻且在同一周期,故其最外层电子数无论是4、5、6或5、6、7或6、7、8,最外层电子数之和都不可能等于17;等等。因此,此题也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进而可确定X为H,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该题三个问题难度递增,有效地考查了考生思维的逻辑性、整体性和灵敏性。

第27题:形式上创新 平实中惊人

该题以置换反应为中心,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中置换反应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化学反应的理解水平,同时还考查考生对元素周期表的掌握情况。试题综合性强,对学生能力要求高,能很好地考查考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

安徽淮南第二中学朱正德老师从基础性、灵活性、开放性方面对此题做了如下赏析:

(1)基础性。本题虽然是书写限定条件下的三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但不是单纯考查知识的记忆,而是从知识的应用角度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本题要求6种单质分别属6个不同的主族且原子序数均小于20。ⅤA族元素的置换反应不常见,ⅣA族元素的置换反应容易想到

这三个反应方程式都是课本上的最基础的知识,不偏不译。

(2)灵活性。此题构思精巧,设计新颖,测试角度灵活。在考查内容和方式上独具匠心,使得考生无法靠套题、利用事先训练好的答题模式来作答。这种命题方式出乎意料,但却又在情理之中。如果考生平时学习不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审题不注重培养严谨细致的习惯,不注意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很难圆满回答。

(3)开放性。此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同水平的考生可能给出符合题意的不同答案,不同的答案可能鉴别出不同潜力的考生。

如果超越中学化学课程,本题可以给出几十种答案。

河南平舆县第一高级中学黄科军老师这样评价该题:

置换反应是考试再熟悉不过的反应类型,可是对这个烂熟的反应类型,加上两个限制条件,就立马把元素及其化合物、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冶炼等知识点浓缩于一题之中,使其大有“似曾相识又面生”的感觉。这种熟悉之中有难度、难度之中有新意、新意之中使基础知识得到升华和提高的命题思路十分令人欣喜,应该加以提倡。

湖北襄樊四中姜红老师对该题的评价是:本题是一个“亮点”,具有很好的导向性。考查的虽是最基本的置换反应,但试题的角度很新颖,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较好地考查了考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敏捷性、整体性。考生对中学化学内容能融会贯通,知识能网络化,才能又快又准确地做出此题。

安徽肥西中学沈宏柱老师对该题的评价是:该题灵活、新颖,较好地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一改以往无机推断题的答案只能是某几种固定物质的模式,彰显作答的开放性,开阔思维空间,体现了高考命题的人文精神,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收敛思维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形式的考查更能反应考生的潜能,体现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化,强化高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陕西长安一中王志刚老师对该题的评价是:该题立足课本,对置换反应进行考查,本来考生均可在短时间内写出很多的置换反应,但两个限定条件使得本题的闪光点立马体现出来,单质原子序数都小于20,尤其是第2个条件中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主族的限制,对本题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此条件限制下,写一个置换反应的方程式容易,写两个方程式也不难,但要写出三个符合要求的方程式,考生若无深厚的化学功底,恐怕就难了。

陕西咸阳渭城中学的王青岗老师的评价是:此题具有高区分度,由于试题以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命题,因此大部分考生都能容易入题,给出一个或两个符合题意的方程式,但要圆满回答还确实不易。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科素养才可做到,而对这样的学生还会有易如反掌之感。因此,我相信此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很好地体现了高考的导向作用和选拔功能。

第28题:多实验整合 多能力并考

该题以反应实验以及氧气的制取实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水平及实验的设计能力。该题实验素材直接来自于中学化学教材,是对教材实验的改进与整合。应该说考生并不陌生,但要准确回答,仍需要有积极思考和理解实验原理的习惯,有较熟练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要具备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

陕西澄城中学杨峰老师对此题做了如下赏析:

第(4)小题要求考生读写实验操作,实际上是对制氧气的实验操作及对氧气助燃性检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其涉及的知识都是考生具备的,关键是看考生能否有效迁移和综合运用。所以此题通过试题设问方式的创新来考查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本小题易产生的问题是思维不够严密,步骤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和逻辑顺序颠倒,文字表述不准确、不全面、不规范。

第29题: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本题以一个重要的消毒液萨罗(Salol)为背景,以有机化学结构为依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分子模型、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类型、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有关计算等内容。

该题5个问题基本上是环环相扣,一问比一问深入,前边的解题是后边解题的基础,考生入题容易,但要逐步深入仍感到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第(4)问要求在第(3)问确定的同分异构体的基础上,任选一种,根据题目以框图的形式给出的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来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这样的试题设计方式很有新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较高的区分度。第(4)问既是以第(3)问为基础,同时又是对第(3)问考查的深化。从表面上看第(3)问只要求写出符合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考生有可能靠猜答对。但要正确回答第(4)问,考生必须在第(3)问就能够准确地写出符合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考生如果第(3)问是靠碰运气答对的,到了第(4)问就无法解答。看来,要准确回答第(4)问,考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学科能力方可。因此这样的试题具有很好的区分度。第(5)问求混合物中水杨酸的物质的量,而且要用字母表示,这就有效地淡化了计算过程。水杨酸作为计算数据最为简洁。虽然考生对有机物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计算比较熟悉,但面对此题所涉及的两个方程式反应物系数之间关系的特殊性,有些考生也容易感到茫然,再加之试题给出的量又较多,思维不清晰的考生更容易困惑而束手无策。这也是此题在设计上的独到之处。这样的设计使得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具有极强的区分性,体现了命题人的匠心独运之处。

争鸣

安徽师范大学化材学院的赵宇、阎蒙钢老师,河南许昌实验中学的杨锐老师从以下几方面对命题进行争鸣:

1.对于以部分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和对基础知识的全面考查问题的认识

以部分基础知识为载体考查能力是综合科目命题的基本特点。但只考查部分知识,而对中学化学中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面没有考查,这对中学化学教学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对化学实验只考查了传统的气体制备和收集、余气处理等。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化学实验仪器装置的使用、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实验常规与重点没有涉及。又如,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一大重点,但试题对重要的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涉及得很少,仅限于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等,且过氧化钠与水及二氧化碳的反应在过去多年都考过。这与课本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共6大章显然是不相称的。

2.对于学科内综合及跨学科综合问题的认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中生物、化学、物理试题是相对独立的,是一种简单的拼盘。化学试题对学科内综合也没有充分体现,无论是8道选择题还是4道简答题,基本上都只涉及相对独立的知识块。如果说有所综合的话,只能体现在第27题的以置换反应为中心,综合了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涉及多种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虽然其思维容量较大,也能为考生发挥潜能提供舞台,但此题答案可能会出现太多,反而导致部分考生对自己的答案没有太大把握。

3.对试题的呈现形式是灵活还是呆板问题的认识

今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化学试题基本上是传统题统领了全卷,而考查考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信息题,考查考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实验设计题均没有出现,而且试题的呈现形式呆板,直来直去。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地方竟出现7外之多,即第27题,第28题的(1)、(3)小题,第29题的第(2)小题、第(4)小题的①②两小问、第(5)小题的①小问。化学学科能考查、要考查的基本功应该是很多的,但却没有涉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当今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科学的高考命题无疑能起到强烈的导向作用,但整个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命题不仅没有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走在课改的前面,而且在试题的情境设置、试题的提问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遗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4.对计算题量问题的认识

今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中化学试题的计算量并不算大,仅有4处,且难度较易。第8题关于物质的量计算很一般;第9题可根据电路中电子转移守恒迅速做出判断;第13题只要知道溶液中电荷守衡就能快速找到答案;第29题第(5)小题②小问根据氧原子守恒即可列出x的计算式。计算题量、计算难度都和高中化学中的有关计算内容的比例是不相称的。建议今后在计算方面应适当加强,决不能让化学成为“理科中的文科”。

5.对于少数试题雷同于往年高考试题问题的认识

今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竟有2道化学试题是往年高考试题的翻版。

第7题和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第13题相似。不妨对比如下:

今年的第7题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正确选项为D。

而1998年的第13题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

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易失去电子。

正确选项为B、C。

今年的第9题和199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第17题相似。也对比如下:

今年的第9题是: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正确选项为D。

而1995年的第17题是: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正确选项为D。很显然,只是把1995年的第17题题干中的“氧化铝”换成了“氯化铝”,就变成了今年的第7题,仅一种物质不同。

作为神圣的高考,出现这样的大翻版的试题,的确不应该。

6.对少数试题科学性与严谨性问题的认识

高考试题应该是科学严谨的,无论是试题本身还是答案都不应该出现科学性问题。化学试题不仅在理论上要科学,而且一定要尊重生产实际。但今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化学试题第9题有两处值得商榷的问题,即电解熔融KCl和,钾和铝能在阴极析出吗?

查阅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年7月出版的《中学教师化学手册》(刘知新、张健如等编)可知两种氯化物的熔、沸点如附表所示:

附表 KCI和的熔沸点

这就说明:KCl为离子化合物,属离子晶体;为共价化合物,属分子晶体。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的《无机化学》(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无机化学教研室合编)第645页对钾的制法有这样的描述:“钾沸点为1032.9K,易挥发;钾易溶于熔融KCl中难分离;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与K会发生爆炸反应,所以钾常不用熔融盐电解法制取,主要用金属置换法等制取。”在第675页对三氯化铝这样描述:“无水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它溶于有机溶剂或处于熔融状态时都以共价的二聚分子形式存在。”对铝的制法是这样描述的:“用石墨作阳极,铁质槽壳为阴极,用冰晶石作助溶剂,电解熔融,电解得到的铝沉积于槽底。”

通过以上资料说明:电解熔融KCl,钾不会在阴极析出,因为它易溶于熔融的KCl中;是共价化合物,它在熔融状态时,是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电解时,也不会有铝析出。

标签:;  ;  ;  ;  ;  ;  

基础#183;创新能力#183;素养-2006年科学综合能力测试国家卷(一)化学试题分析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