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区妇幼保健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正确的辅食添加对婴幼儿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市妇幼保健医院儿保科门诊近一年来的100例保健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6个月-1岁,具备统计学意义。将其进行分组,分为目标组和对比组,随机选取每组人数为50人。结果:目标组婴幼儿的整体生长健康问题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对两组因幼儿肥胖和超重做一个为时一年的统计,其差异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婴幼儿正确、全面的辅食添加有利于婴幼儿健康向上的发展。
关键词:辅食添加;婴幼儿;饮食行为;营养状况;影响
引言:
婴幼儿是生长和发育的主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保证婴幼儿健康的饮食行为,确保其饮食的健康合理搭配,有利于婴幼儿整体营养状况的合理摄入,避免了婴幼儿的营养不良、过度肥胖、超重等婴幼儿常见的问题。在婴幼儿发育生长时期,对婴幼儿进行科学的辅食添加,能够让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婴幼儿营养吸收和健康向上发展的作用,是一种必须要去研究和落实的婴幼儿健康培养方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该实验选取了近一年内某市妇幼保健医院儿保科体检的一百例1岁以下的婴幼儿作为整体研究对象[1]。将其进行随机的编排和抽号,分为对比组和目标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人数为50人,且均为身体健康婴幼儿,无其他差别影响。
1.2方法
1.2.1询问调查法
对所取对比组和目标组的婴儿均采取询问调查法的方法进行为时一年的定时定向调查,以一个季度为周期,时刻关注婴幼儿的整体发育水平和发育差异,并对婴幼儿的一些发育情况做到实时的记录和数据化统计。
1.2.2问卷调查法
具体内容包括在日常的婴幼儿关乎过程中,辅食的添加、对食物的偏爱程度、婴幼儿的食量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形成一定的参考资料,为综合实验的开展积累数据资料。
1.3指标观察
1.3.1发育指标
对婴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进行周期为一个季度的一年记录,时刻关注实验组的婴幼儿的肥胖、超重、发育程度等指标的记录。
1.3.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为WHO儿童体格发育标准,该标准是记录婴幼儿健康发育的一把尺子。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P<0.05,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整个实验过程中两组婴幼儿饮食行为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概率比较(表1)
可以看到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正确添加辅食的目标组的婴幼儿整体对食物的兴趣感明显要优于传统的对比组;目标组对挑食问题也做到了很好的治理,且婴幼儿不会去拒绝持某种食物且更愿意尝试换着口味去吃一些东西[2]。而这些婴幼儿饮食行为的改变,会对婴幼儿的营养整体健康水平及更为卓越的发育打好了基础。
表1,婴幼儿饮食行为出现的一些问题概率表
3讨论
在本次探究性质的实验过程中,对比组的婴幼儿相对于目标组,其发育过程明显具有超重和肥胖的加重趋势,这种趋势不利于婴幼儿的健康向上的发展,对婴幼儿的发育起到了一定的限制性的作用。相对与对比组,目标组对婴幼儿辅食进行科学有效的添加,使婴幼儿在整体发育的过程中避免了过度的肥胖和超重,是一种更加贴合婴幼儿健康发展的发展模式,对婴幼儿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3]。且在婴幼儿的发育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避免婴幼儿出现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养成了一种婴幼儿的健康向上的饮食习惯,这种饮食习惯也保证了婴幼儿不挑食,进而保证其对营养物质的持续均衡的吸收,促进了婴幼儿健康向上的发展。
在日常对婴幼儿进行饮食习惯以及饮食均衡的培养上面,一定得采用合理的添加辅食进行婴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经研究表明,这种饮食习惯和饮食方式的培养是一种能有效促进婴幼儿健康生长,让婴幼儿赢在起跑线上的方式,广大婴幼儿家长应该对此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和培养,促进婴幼儿全面健康向上的生长。
参考文献:
[1]张琪, 吴庆红, 刘建丽,等. 正确辅食添加对婴幼儿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影响的观察[J]. 河北医药, 2014(15):2360-2362.
[2]王春霞, 高美哲, 陈红. 辅食添加与喂养行为对7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影响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32):5294-5295.
[3]万永兴. 正确辅食添加对婴幼儿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影响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7(41).
论文作者:马桂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婴幼儿论文; 辅食论文; 饮食论文; 健康论文; 营养论文; 目标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