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美的科学,数学是爱的土地。要把数学之美,数学之爱贯穿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教得美,学生才能学得美,教师的爱才能让数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才能让学生有一个快乐充实的课堂。
关键词:爱;数学教学;教师;学生
我校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农村,是一所农村中学。见识较少,知识面窄,基础较差,加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当前市场环境的影响,产生“读书无用”和“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影响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给教学带来种种困难。如何帮助学生学好数学,是我们数学教师必须探索的课题。本人就数学教学中的爱与数学学习的关系,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热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
教师的职责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什么爱学生是教师的职责?首先,教师的工作是通过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人才来体现的。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为学生服务。每个参加工作的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会想方设法把工作做好。对老师来说,要热爱自己的职业,首先必须热爱学生。其次,作为教育和培养社会人才的代表,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他们社会责任的回应,也是他们热爱教育工作的表现。这种爱和父母对孩子的爱一样温暖而稳定,比父母的爱更深刻而理性。这种爱既有要求也有理解,它爱好学生胜过爱坏学生,为学生的进步而高兴,为学生的落后而担忧,关心学生,爱学生。这种爱是教师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给学生,让学生成长。这种爱让老师们饱受疾病之苦,甚至牺牲个人兴趣默默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热爱学生的伟大体现,也是全体教师的精神写照。
热爱学生是教学的第一步。只有当老师爱学生,接近他们,理解他们,学生才能爱他们的老师,接近他们的老师,相信他们的方式,并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为了教好学生,我们必须运用情感、理性和引导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数学教学需要爱
现在有许多学生厌倦了学习。作为老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和喜欢学习?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爱,用爱来沟通师生关系,解决师生之间的隔阂,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数学学科,由于知识本身固有的严密逻辑,使人们觉得数学教学是一是一二是二,没有情感可言,所以数学教学中的爱的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没有爱的教育,就没有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对数学真理的追求。毫不夸张地说,爱教育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它使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并为数学崇高理想建立了前提保证。因此,我们的教师应该重视爱的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注意有意识地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让爱的教育成为教学的催化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校学习不是没有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传到另一个脑袋,而是随时与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接受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实践中的大量事实证明,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取决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你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当师生和谐相处时,学生思维开放,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深厚的师生感情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如果学生尊敬和钦佩老师,他们会对你所教的科目有很大兴趣,并且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三、爱的艺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技能,而在于教师的鼓励、觉醒和鼓励。试想一下:没有活泼的精神,一个人怎么可能受到鼓舞?没有清醒头脑的人怎么能叫醒睡着的人?没有积极的能量和爱,一个人怎么能有灵感呢?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疑问和谜题,如难的概念、复杂的公式、抽象的符号和难的逻辑推理。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喝醉的观众必须首先陶醉于自己。一旦学生的思维与你的相协调,那么你可以说一句话,他就知道下一句话。学生们很感兴趣。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从血管流出来的是血,从泉眼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慈爱的老师的教导中,它迸发出巨大的吸引力。”
(一)微笑的魅力
当微笑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这种和蔼可亲的教学风格立刻把一些还没有完全集中注意力的学生拉回到教室。在这样的教室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感受,甚至在她演奏之前,老师和学生就已经有了精神交流。复习旧课和引入新课是很自然的事情。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蔼、大方、自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接近你,老师才能理解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建立。这是学生喜欢老师,学生喜欢你教的科目的前提。有句名言叫做“蹲下看孩子”首先,老师应该蹲下,保持和学生一样的高度,用学生的眼睛看问题和世界。其次,老师和学生站在同一战线上。他们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融入生活空间和时间,与学生们分享同样的命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尊重和接近学生,理解、分析和关心学生,为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深入探究教材,掌握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真正地走向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一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思考学生的想法,并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学习。只有这样,你、学生和教材才能融为一体。只有这样,老师和学生才能一起享受愉快、和谐、快乐的45分钟,课堂才能丰富多彩。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顺心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有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的产生。在我的数学课堂里,每次进课室上课前,都先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然后带着微笑进课堂。当孩子们喊出“老师好”时,我都会深情地回应一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上课前都会问一句“您准备好了吗”,当得到大声整齐的回应时,才会正式开始上课。如果听到的声音小而散的话,我就会让他们坐端正深呼吸一下并大喊一声“我能行!”。从一而终都是面带微笑,充满活力,激情飞扬,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上课的气氛,还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二)学科的魅力
如果你热爱学生,那么你一定希望学生在学校所开设的各科都得到很好的发展。语文给学生形象思维,数学给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美育给学生美感……。如何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喜爱每一门学科。作为一个数学教师来说,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喜欢数学,都学好数学,这是热爱学生的最好体现。
如何使学生对你所教的数学学科感兴趣,就是用数学学科的魅力去感染学生。可以在新课的导入上设疑激趣,构造认知矛盾,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并且从知识上、思想方法上,提供给学生一个思维的台阶。然后,导入新课。这样,新奇巧妙地导入新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意志上予以高度专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中心对称》第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演示并贴出四张扑克牌(黑桃A、红桃5、梅花3、方块4),把其中一张旋转180度后,让学生找出是哪一张?为什么?而且演示过程中我的解说是在玩“变魔术”,这样很快就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在复习旋转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展示4幅大图案(纸风车、英国国旗、八卦图、飞机螺旋桨),让学生观察、概括这些是什么图形?都有旋转多少度与自身重合?因此引出课题——中心对称图形。这些图案都是来源于生活中孩子们熟悉的图案,非常容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时学生想说又不知怎么说,又因不知道怎么说而感情特别激动,进入“愤”“悱”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学习兴趣异常高涨,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再由我演示以上4幅图案的旋转过程,让学生总结图案旋转后的共同特征,给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并板书。这时教师再适时点拨启发诱导,就可以让学生非常形象直观地得出定义,并能举出身边熟悉的图形。接着再让一学生上黑板演示平行四边形(预先准备的两张一样的平行四边形纸片)的旋转过程,以便考查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成中心对称的定义以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这样,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思维的台阶,从数学思想上渗透,知识上铺垫,方法上点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精神,合作精神,特别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要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数形结合、假设、联想、转化等数学思维方法。从培养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下功夫,用数学学科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爱数学学科,这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因材施教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也是教师热爱学生的最好体现。“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学中,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应是教师关注的对象,“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学生不喜欢教师对某个学生特别偏心,却又期望教师对自己个人的始终关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学生平等参与、平等学习、平等解决的情境,在培养优生的同时,不忘对中层生的点拨,更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入更多的爱和帮助,进行因材施教。
第一,要培养学习兴趣。由于差生各方面都比较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寻找、捕捉差生在学习上和其他方面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学生建立感情。并运用迁移的方法将其他方面的兴趣,转变到学习上来,特别是教学中和作业讲评中,发现差生学习的“闪光点”及时及给予表扬,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要培养差生的审题能力。差生的差主要在文字上,这就需要在个别辅导时,针对题中较难理解的字词进行重点辅导,逐步提高审题能力。
第三,要在反馈矫正上些工夫。差生出现错误的地方就是他不会的地方,把这方面的错误纠正了,差生的成绩就提高了。成绩的提高又使他体会了成功感,又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第四,对差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差生差,由于学生的不同,形成的差因也不同,有的在计算上,有的在概念上,也有的在应用题上。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个别辅导。
第五,要多给差生机会。课堂上要应用启发式教学法,从中等生出发,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特别对于差生,要多给予他们发言、思考的机会,在提问中逐步提高差生,向中等生转化。
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老师的关怀,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都向着好的方面转化。
综上所述,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要用“爱”施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坚信,把爱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更加精彩,在教学上能起到事陪功半的作用。在教学上,始终把“关注学生的发展”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从本质上让学生从分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真正热爱数学,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改革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爱与数学的互动教学,并体现愉快教学。
参考文献
[1]《爱与数学教学》
[2]《让数学充满爱》
[3]《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4]《让数学教学与爱同行》.
论文作者:杨凤娟
论文发表刊物:《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老师论文; 差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