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分析论文_刘春

(国家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181)

摘要:为了加快解决我国不断突出的环保问题,在制造业技术升级和减排的基础上,对清洁能源重视度在不断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当前新能源开发利用中的一项重要形式,国家不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鼓励和扶持,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支持政策,也对地方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容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自身具备一定的短平快特点,建设单位只有加强项目设计、工程建设质量及投资成本管理,才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本文中以光伏发电技术为切入点,分析光伏发电工程建设要点,并给出具体管理措施,以供同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光伏发电;建设管理;完善措施

引言

电能是其它能源不能代替的资源,同时也是人们生存依赖的基础物质;其次我国地大物博、太阳能资源丰富,为我国光伏发电工程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要想实现光伏发电站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对其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的项目管理,从而更好的实现工程建设的目的,因此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1、光伏发电技术概述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将产生的电流汇总,经整流,升压,最终并入电网。光伏发电系统分为离网型和并网型两种形式。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如图1(上)所示。离网型的太阳能电池方阵直接发出直流电流,适用于给直流负荷供电;如果用电负荷需要交流电,方阵的电流也可以经过逆变器变为交流电来满足需要。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有图1(中)和图1(下)两种模式。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配备了储能装置,以便于电网调度。

2、光伏发电工程优势

光伏发电工程主要是借助了光生伏打效应理论,借助太阳电池,将丰富的太阳光能资源,转换成电能资源;并网型光伏电站的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组件电池方阵、逆变器、箱式变压器及升压站(汇流站)系统等装置构成。随着构建环保、绿色环境政策的不断落实,光伏电站的工程建设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和支持。作为绿色环保友好型社会构建的基础工程,其主要的工程建设作用,在于进一步提高太阳光能转化成电能的效率及长时间稳定运行,继而满足社会用电量的需求,实现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服务效果。

目前我国太阳能光伏电站具备永久使用、不必担心资源是否丰富、稳定,以及节约环保等特征,光能作为光伏发电的主要资源,稳定性强,不易受到干扰。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能源的消耗逐渐增加和面临环保问题突出的现状,不得不采取无污染节能型能源实现电能的转换,对此可见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光伏工程项目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地理气候等因素,更要实现全过程的管理,从而更好的实现工程建设目的。

3、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分析

3.1光伏发电工程设计管理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建设质量,对此保证项目的科学设计尤为重要,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气象条件是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在进行光伏电站的设计时,要充分参考相近气象站的光资源数据,从而计算出项目所在地光照数据,进而初步判断项目的可行性。②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最佳倾角是影响发电量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取决于太阳能电池片吸收太阳光的情况,而后者又受太阳能光伏电池倾角的影响。目前主要是使用专业软件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倾角进行调节,使得光伏电站的年发电量最大。③由于一定规模的光伏电站选址大部分都是位于偏僻荒漠地区或者沿海滩涂地区,气候条件恶劣,光伏组件支架、线缆桥架等须考虑抗台风设计、满足抗压、抗拔、抗倾覆等要求及考虑防腐蚀及抗盐雾设计,否则将影响光伏电站使用寿命和投资回收期。④光伏电站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除部分地区外,满足国家规定可利用开发的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光伏电站宜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以及“盐光互补”等综合开发模式。电站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后期其它产业生产的需要,将农业生产与光伏产业相结合,并带动其它相关产业发展。

3.2 不断完善招投标制度(1)根据光伏项目规模和工程特点,拟定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要求投标单位有类似工程施工业绩;(2)通过当地建设主管部门或网络了解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信誉有无不良记录;(3)组织对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进行考察,考察内容为已建成的工程实例,体验工程观感效果并征询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意见;(4)在编制工程招投标文件时,要求报价和工期合理,避免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竞标和承诺不合理工期。该类施工单位往往会在进场后以亏损等理由降低工程质量和拖延施工周期;(5)投标单位应向招标单位缴纳投标保证金,以保证招投标工作过程正常进行,减少随意违约。

3.3 构建设备供应商管理体系(1)对供应商考评,采取量化评价的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供应商生产规模、制造能力、供货能力、备件质量、服务技能等各方面情况;(2)增加长期合作供应商,建立完善机制,从源头到产品形成完善供应链,在实际采购过程中进行检测和工艺分析,保证产品质量;(3)实时跟踪市场价格(如铜、铁、硅等),对采购价格实施动态管理的设备进行市场考察和业务分析,在招标、询价、谈判时进行分析和控制;(4)估算产品和服务成本时要求明细,与供应商一起寻求降低大宗材料成本途径,同时了解同行伙伴的优势,从供应商自身结构、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找到方向,领跑行业先机;(5)加强供应商考察,积极组织技术交流,前期谈判就将产品生产工序及时间明确,进行驻厂监造,并制定预防措施、质量管理、违约处理等相关资料。

3.4 施工过程管理阶段的管理重点一是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本工程建设场地以及光伏施工的特点安排的施工计划,包括质量保障措施、工程进度计划、施工人员、材料供应、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冬季施工措施等;二是工程开工建设前夕,应当报当地建筑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开工许可手续和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手续;三是制定严格的工程建设一级网络进度计划,确保按照计划施工保证工期;四是是制定严格的施工图交底制度,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出问题,设计单位应书面给予答疑,答疑文件是施工依据,与图纸有同等效果;五是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手段,确保项目安全管理可控。

质量管控是项目管控的重中之重。针对该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源头。钢筋与钢材进场时,材料的品种、规格、级别以及数量符合设计的要求,并遵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抽取试件去进行力学的性能检验,材料的质量要符合相关的规定。水泥进场时,检查水泥的品种、级别、散装或包装的仓号、出厂日期等规格,并要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其他重要性能指标实行复验,质量要符合现行的国家规定。模板及其支架要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及稳定性,可以可靠地承受住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和施工的荷载;(2)对到货设备要实行开箱检查,其说明书等资料都要齐全,设备和材料规格要符合设计要求,做好施工的记录工作和完整试验记录;(3)对组件支架安装、电缆接地埋设、汇流箱安装等方面,重点控制钢支架的垂直度,钢支架与埋件焊缝的饱满度。接地主要是埋深度、焊接焊缝的饱满度以及焊接;(4)光伏场区接地网形成后要有当地主管部门出具的测试报告,报告的数据要满足设计要求;(5)建议光伏组件现场到货后和并网发电一年后进行光伏组件性能检测,一是可基本判断光伏组件衰减率是否满足合同要求,二是检查施工单位的安装中是否对光伏组件造成了损伤。检测单位要具有CNAS资质,根据检测报告的结果,建设单位依据合同可进行相应的谈判,保证利益不受到损害。

4、结语

光伏发电具有环保节能性,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因此,在进行光伏发电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工程设计管理,加强建设质量管理,做好工程投资成本管理,发挥光伏发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谢保卫.地面光伏电站工程质量管理及对策[J].湖南水利水电.2016(05):21.

[2]王晓鑫.光伏电站工程建设过程项目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3):45.

[3]周军.太阳能光伏电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索[J].电气应用.2014(14):78.

论文作者:刘春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  ;  ;  ;  ;  ;  ;  ;  

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管理要点分析论文_刘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