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微论文_欧焕强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微论文_欧焕强

身份证号码:44182719840827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小区里的居民而言,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设计。就住宅小区的整体设计来说,它不仅和电气科技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和建筑技术密不可分。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设计的方案,使这个方案更加的符合设计要求,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对相关的工作做出合理的判断,而对于目前住宅小区建筑电气中所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予以高度的重视,以提高住宅小区的建筑使用质量。因此,本文针对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

目前,在我国土地资源稀少和人口密度不断剧增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喜欢向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物业管理全面的小区型住宅迈进,使居住密度增大,住宅内居民使用的各类新型、多功能电器,特别是电脑、空调、大屏幕液晶电视等大功率电器,耗电量大,给输电线路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因此,房地产开发商不仅要及时掌握小区住宅中建筑电气技术和设施标准化的发展趋势,还要充分考虑小区建筑电气以智能化、节能化、安全化等方面完善小区住宅的电气设施。

1.电气设计原则

电气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一部分,要想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其设计工作必须遵守一定原则,方能实现设计目标。(1)建筑电气设计要遵守国家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制度,按照电气设计规范和准则开展具体工作,保证电气设计的可靠性,确保居民用电安全。(2)建筑电气设计必须符合实际情况,突出建筑电气设计的实用性,禁止闭门造车,天马行空。建筑电气设计若不考虑实际情况,即使设计再先进、材料再好,也不会适合建筑本身。因此,必须根据住宅建筑实际情况进行电气设计。(3)遵守经济性原则。遵守以上两条原则基础上,尽量考虑用户需求和经济能力,减少耗材,注重节能减排。为了做到这一点,可适当采用节能设计,控制电气工程成本。(4)在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考虑先进技术,如电气节能技术、智能技术等,增强电气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2.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针对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加以分析,是促进工作完善和增强的关键点,在实践工作之中应当加以重视。当前相关工作的缺陷存在于多个方面之中,诸如电气设计的问题以及用电的问题等之间存在的矛盾性,故加强对现状的分析,必将是促进工作全面改善的关键点。设计者在设计住宅电气时,使用的模数化配电箱大部分都是PZ30,但正确使用的模数化配电箱应该是PZ20,它适用于家庭和类似家庭的场所,而PZ30则适用于工业场所;其次,由于不专业的设计者在墙内所布置的导线直径较小,致使有些家庭在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时由于电压过低而不能正常工作,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引起火灾。还有很多电气安装比较混乱、电气设计不规范等因素也会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在家庭中,电器的正确使用关系到家庭成员每个人的人身安全,有些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对自身安全很重视,但他们却忽略了在日常生活中对电器的正确使用。例如,某些住宅居住时间久了,屋内电气设施陈旧得难以使用,他们没有与物业反映就自行采用直敷布线来进行配电改造设计,但却毫不知道这样垂直敷设的导线是没有符合国家正确使用电的标准;他们用紧凑型荧光灯代替白炽灯,而只在灯位处布置灯座,但在某种情况下,卡口灯座在更换光源时极容易使人触电;另外,住户比较忽视浴室中的电气安全,容易发生危险的电击事故。

3.住宅小区电气设计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3.1住宅用电负荷的测算设计

住宅电负荷的承载能力是正确选用各类电设备容量和供电方式、供电等级的依据。因此在小区住宅电气设计中,必须科学合理的并以发展的眼光分析和计算出每套住宅的电量负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科学合理指运用单位指标法、利用系数法和需要系数法等方法,结合大、中、小户型每种户型的最大用电瓦数,乘以一般住宅用电负荷的高峰期的相应系数,便能得到这三种户型的各用电负荷值;而设计者要以发展的眼光结合计算,是因为随着广大居民对新科技电器设备的需求和用电量的增加,对每种户型住宅的用电负荷应当供应有余,适当的考虑在未来15-20年居民用电量的增加。

3.2住宅小区防雷设施的设计

住宅小区的建筑安装有各种电气设备,就要做好防雷涉及工作。通常而言,住宅小区会安装基础性的防雷装置,这对于建筑电气工程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要强化防雷设计,就要将电气防雷系统构建起来,保证防雷系统有效运行。这就需要在安装防雷装置的过程中,要对住宅小区的规模以及防雷装置所安装的位置充分考虑。在安装直击防雷装置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其所发挥的作用是避免直击雷对住宅小区的配电系统以及监控系统造成破坏。这就需要从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接地工作,之后根据需要安装各种避雷设施,诸如避雷针等等,以避免建筑被雷击。对于住宅小区的建筑,其高度国家都有明确规定。如果建筑高度超过了规定范围,就要每间隔5米至8米的高度就要设置避雷带,还要连接地下线,以防止金属构件被雷击。

3.3住宅的配电系统与电源进线

根据我国的电气设计标准规范,住宅供应电采用TN-S、9T、9N-C-S三种接地方式,由小区的配电箱引入,再经单元总电表开关箱放射到各用户。对于大多数住宅,一般情况下每户住宅都为单相电源进线,而随着居住质量的不断提高,每套住宅进线断路应采用中性线和同时断开相线的开关电器,这就需要单相电源进线采用双击开关,而三相电源进线采用四极开关。其次,根据规定,每户的电源进线不应小于10mm2。另外,每套住宅的户内配电系统应该采用多回路形式敷设,电气线路的分指数不应该少于5回,分支导线截面面积不应该小于2.5mm2,除了厨房和电热水器插座回路外,其余插座完全可以按房间分片区设置回路,且因客厅电器多,用电量大,客厅则适当增加墙面插座数量,并要做到每间厅、房四面墙至少要布置一个插座,这样设计的线路既美观又方便。同时要有超前意识的电气设计方案,采用一次性投资,避免以后更换电气设施而产生麻烦。

3.4用电负荷的设计和预测

当前我国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之中,针对住宅电负荷的承载能力选择,一般是结合供电的方式以及电设备容量等方式进行综合性的确定,同时还应当确定出供电的等级等等重要项目。在整个设计工作之中,应当以科学且合理的方式,运用发展的眼光计算出整个住宅小区之内的电量总负荷量,运用科学的指导理论以及现代化的单位标准计算法则,同时借助系数以及系数法等手段,计算出正确的负荷量,最后,在实践的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之中还应当充分的考虑到用电量增加的情况,充分的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用电的基本标准,以保证电负荷有一定的余量,进而使得供应工作有着基本且全面的保障。总的来讲,在实践的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工作之中依照既定的原则对现状加以改进,且依靠科学的理论对工作进行指导,是保证工作设计水准和最终设计项目具有一定成效的关键点,应当加以重视和深入的理论分析。

结论

人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住宅小区,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对于居民而言更是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对电气工程设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为小区居民塑造舒居住环境。建筑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部分,直接关乎到建筑的使用功能。所以我们需要针对建筑电气设计工作积极探索,提高设计质量,以确保建筑电气运行稳定,更好地满足住宅小区居民的电气使用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国华.住宅建筑电气设计及节能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06):62.

[2]冯贻杰.浅析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203.

论文作者:欧焕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微论文_欧焕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