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莫做数字时代的恐慌者
文 | 孙宏艳
最近看到一些专家学者或教育管理者提出要禁止学生将智能手机带进校园,甚至认为应该立法禁止16岁以下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公众号上一夜之间就有了1000多条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手机与作为网络原住民的“00后”“10后”不能分割,也有人认为手机就是万恶之源,毁掉了一代青少年的成长。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20世纪90年代电视普及时人们的恐慌,那时,成人们担心电视会影响儿童的健康运动与生活;再往前看,20世纪80年代,《窗外》《心有千千结》《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等爱情小说和武侠小说让父母、老师又恨又无奈,既怕孩子陷入“早恋”和“窗外恋”的漩涡,又怕孩子们看多了武侠会产生暴力倾向……在各种“禁止”里,一代一代的孩子们长大了。从这些“禁止”里,我们看到了成年人对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关爱,他们紧张、敏感、忧心忡忡,恨不能为孩子们织一张安全的大网,建一个安全的城堡,让孩子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没有伤害的环境里。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琼瑶和金庸的小说让很多“80后”耳熟能详,电视剧和街边游戏也伴随“90后”悄悄长大。毫无疑问,他们从中得到了欢乐;同样毫无疑问,他们也为此“浪费”了时间。所以,要对孰是孰非做个选择还真是不容易。从孩子的角度看,那是他们的光阴故事,是他们欢乐的权利,大人即使禁止了这个、那个,他们仍然照玩不误、照看不误;从成年人的角度看,不禁止这些危险因素,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近期完成的一项调查——中小学生网络游戏认知、态度、行为研究。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在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对网络游戏减量、给全国家长一封信、要求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家校合作防网络沉迷等……成年人在治理中小学生接触网络游戏方面用上了“十八般武艺”,但是调查的数据显示,有超过半数的中小学生明确表示他们喜欢网络游戏,七成多认为网络游戏能缓解压力,近七成认为网络游戏给他们带来幸福生活的能量,九成多认为网络游戏使他们业余时间更愉快。而孩子们喜欢的这些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大多在手机上流行着,这是很多孩子离不开智能手机的主要因素。一句话,手机太好玩了!所以,尽管我们成年人下了那么大的工夫,还是不能禁止孩子对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网络聊天的喜欢,因为他们对手机、网络的天然亲近感“就在那里”——无论我们接受或不接受。网络与游戏承载着孩子们的欢乐,如果成年人一味地禁止,自然会形成两代人之间的沟壑,更别提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了。
其中Y为企业资产总计,IF为间接金融支持,DF为直接金融支持,PA代表应付职工薪酬,IA代表无形资产。ε代表随机扰动项,α代表常数项,i代表生态经济中的不同企业。
这好像是个怪圈儿,我们担心孩子使用智能手机上网会受到伤害,但是还必须让他们在网络这个大林子里多跑跑,多看看各路鸟儿。因此,对这个问题讨论了这么半天,又回归到原点上:大家都在网上冲浪,都用智能手机,为什么有的孩子沉迷了、上瘾了,有的孩子没沉迷、没上瘾?这两类孩子有哪些根本的区别?
我们对中小学生网络游戏认知、态度、行为的研究发现,有沉迷倾向的孩子,多生活在专制型家庭或溺爱型家庭中,他们在玩网络游戏的时长、花费等方面都远远高于民主型家庭的孩子。亲子关系越不好的家庭,孩子喜欢网络游戏的比例越高,亲子关系好与不好的家庭相差17个百分点;亲子关系好的家庭,孩子玩游戏不花钱的比例为82.5%,而亲子关系不好的家庭,不花钱的比例为40.0%,相差了42个百分点;亲子关系不好的家庭,孩子每周玩五六次游戏的比例为33.3%,而亲子关系好的家庭这一比例为5.3%,相差28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亲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接触网络有特别大的影响。
“老司机”的养成仅靠在驾校学习驾驶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路上跑。只有跑过了雨天、雪天、大雾天、黑夜、拥堵的小路、单行线……在每一次提心吊胆中,学会应对各种不良状况,老司机才能真正养成。媒介素养的提升也是一样,不能单纯依赖老师在课堂上传授媒介知识,还需要孩子在网络冲浪时见多识广、逐渐养成。“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当孩子们什么鸟儿都见过后,他们也就见怪不怪了,即使看见好玩的游戏也能有所节制。
对于“生在屏幕前,长在手机下,行在网络中,活在WiFi间”的中小学生来说,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手机就是他们的生活伙伴,网络游戏甚至就是他们的社交语言。对于尚缺乏“免疫力”的孩子们来说,成年人对其使用手机的时间、地点、时长等作出规定,规范他们的媒介行为,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是成年人服务青少年、保护青少年的责任。但是,作为成年人也应清晰地了解: “禁止”治标不治本,孩子不玩手机可以玩平板,不在学校玩可以回家玩,不在家玩可以躲到网吧玩。因此,只有提高“免疫力”,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说到“免疫力”,大家自然想到的是媒介素养。既然我们无法把孩子与手机、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新的娱乐方式隔开,那么就必须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使中小学生不仅知网,还能懂网,更能科学理智地用网。这并非新话题,要让孩子在智能手机面前成为“老司机”,提升媒介素养才能真正提高孩子在智能手机等新玩具方面的“免疫力”。
融资租赁是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对解决投资资金短缺、设备更新等方面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融资租赁业发展还处在一些不足之处,一些优势还未得到有效发挥。在现在这样一个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认识到融资租赁的积极作用,加快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了解到这些区别,成年人就不要再做数字时代的恐慌者。成年人对数字产品、数字娱乐形式的过度恐慌,非但不能提升孩子的媒介素养,反而会造成代际沟壑。在研究中我们还发现,父母对数字产品的态度与孩子沉迷与否有密切关系:父母支持孩子接触网络的家庭,孩子网瘾的比例为1.9%;父母反对或放任孩子接触网络的家庭,孩子网瘾的比例反而为9.9%和11.3%。由此可见,成年人的反对和放任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引起未成年人的逆反,他们会与成年人斗智斗勇,到网吧、到朋友家去上网,或者到周边小饭店蹭网。
因此,成年人首先要接纳孩子对手机等数字产品的天然亲近感,维护儿童数字时代的娱乐权利,这也是成年人教育孩子、与孩子和谐相处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成年人还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不要因自身对新科技不熟悉而恐慌,可以把这些新事物作为与下一代沟通的话题、共娱的活动,使孩子的“兴奋点”与成年人的“痛点”融合起来,两代人在互联网环境下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回到露西的身上,从文本里,我们看到一个坚持自己的想法,独立而自由的女性形象。在属于自己的领域里不会轻易越界也不接受来自他人的越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有界限的,自身是否尖锐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方的态度,露西希望与父亲卢里之间的交往在一个舒适的界限里,即保留自身的想法,而不需要来自对方过分的评价与参与甚至于强行的干涉。所以文本多处呈现来自父女双方因思维的差异而导致的各种矛盾。
(作者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刘洁
标签:亲子关系论文; 网络游戏论文;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