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学_工人阶级论文

创造性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学_工人阶级论文

富有创造力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纲领性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创造力论文,文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肩负人民的希望,以共产党人特有的无私无畏的气魄和与时俱进的品格,在建党8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时刻,全面阐述了21世纪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行动纲领,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显示了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巨大创造力。江泽民同志的“七一”重要讲话新意迭出,初步概括,有20个新观点值得关注,需要我们进一步加深理解和领会。

新观点之一:总结出了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历程的三大基本经验。

人类的认识总是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时,江泽民同志曾把我们党70年斗争的经验归结为一点: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今天,江泽民同志在总结党的80年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时,又增加了两点:一是党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二是党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今天的党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所谓新的历史条件,是指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江泽民同志总结的这三大基本经验,既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认识,又体现了我们党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规律的认识,尤其体现了我们党近年来对苏东剧变和某些大党、老党兴衰的深刻思考。

新观点之二:第一次对“三个代表”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

去年年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引起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深入而广泛的思考与学习讨论。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集中党和人民的智慧,对举世关注的“三个代表”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作了回答。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是指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要能够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主要是指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要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要求,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是指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指出,“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多年来国际上一些无产阶级政党兴衰的经验教训来理解,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论述应该说是意味深长的。有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没有把经济搞好,最终导致了执政地位的丧失;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党虽然把经济搞上去了,但最终也下台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新观点之三: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国农民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先进生产力要坚持不懈地发展,对一些落后的生产方式则要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加以改造、改进和提高,逐步使它们向先进生产方式转变。

任何社会生产力都是在世代积累和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它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因此,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定要从本国、本地、本部门的现实状况出发。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已明确指出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具有多层次性。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再一次强调了这种多层次性,并表明了对不同层次生产力的不同态度。这就使我们在调整生产关系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时有了一个明确的生产力标准。

新观点之四:我们要繁荣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和抵制腐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正如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具有多层次性那样,我国的文化也具有先进、落后、腐朽三个层次,对此我们要采取“繁荣”、“改造”、“抵制”的不同态度。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提出发展先进文化也要坚持这三个“面向”,特别是面向世界,并在多处强调“必须具有世界眼光”、“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由于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江泽民同志要求我们“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文化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等特点,不能采用简单的行政手段区分和解决不同文化之间的胜负优劣。所以,江泽民同志指出先进文化要“增强感召力”,就是说,先进文化只能通过增强“感召力”,才能“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新观点之五: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此,我们党坚决禁止一切特权主义,世界上一些共产党之所以失去执政地位,就是因为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垄断政治、经济资源,贪污腐败,与人民利益格格不入。我们党前几年就明确提出党内绝不能有既得利益者,这次江泽民同志更是进一步指出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显然,这是对世界上一些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

新观点之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现阶段,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三个解放”,即: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实事求是的主要内容是对“三个规律”的认识,即: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指向。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它主要是针对“两个凡是”;90年代初期,它主要针对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的争论;90年代后期,它主要针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这次江泽民同志则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主要内涵,使我们贯彻这条思想路线有了明确的方向。特别是讲话中首次提出对“三个规律”的认识,极具世界眼光。

新观点之七: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在不断增强。

观察一下数千年阶级演变的轨迹,不难发现,阶级队伍的扩大、阶级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阶级具有生命力的关键,因为一个阶级的自我更新,实际上是对现实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变化的适应和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工人阶级队伍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对此,江泽民同志的判断是: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在增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二是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工人阶级的流动性加快,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江泽民同志的这一判断,是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也指明了我国工人阶级发展壮大的基本方向。

新观点之八:7类人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党的群众基础在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呈现出多层次性,从而产生了社会阶层的多样化。江泽民同志将它们划分为7类: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怎样看待这7类人的性质?有一种观点认为,他们属于与工人阶级不同甚至对立的中产阶级。江泽民同志则以共产党人特有的博大胸怀,将这7类人都归结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正确地分清敌、我、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认识这一问题,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化消极为积极,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曾经是那样复杂。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其中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要尽力增加我们的朋友。今天我们共产党掌握了政权,朋友只能愈来愈多,人民的范围只能愈来愈广,专政的对象只能愈来愈少。唯有如此,才能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最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专政。

新观点之九: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建设有中国物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但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进行研究。而后者与前者显然有重大不同。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分配发生了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变化。相当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社会适当扣除,以积累、发展基金等形式存在,通过税收回到了我们国家的国库里面。同时,在社会主义社会,精神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是否创造价值。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如果我们连什么是劳动、劳动的形式有多少都搞不清楚,怎么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呢?如果人家是响应党的号召合法合理勤劳致富的,并依法纳税,为国家和社会作了贡献,你反而把他定为落后分子,这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

新观点之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方面的职能作用。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要保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这一总的原则之后,各地党组织根据这一原则,在实践中作了大量的探索。其中上海市委“总揽不包揽,协调不代替”的一些探索也取得了良好效果。江泽民同志这段话是对包括上海在内的各地党组织的探索实践的理论概括,也是对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原则的深化和细化。

新观点之十一: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

过去讲党的作风,主要是指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作风。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则要求我们在努力发扬三大优良作风的同时,要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讲话提到了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体现了江泽民同志要求把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管起来的精神。

新观点之十二: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曾提出过要成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次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是在和平建设年代提出党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寓意深刻。首先,这是执政的需要。执政党的合法性就在于人民的认同,否则就不能执政。其次,实行“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是我党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然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所以,讲话的末尾所高呼的口号是“伟大的祖国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新观点之十三:规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

我们党向来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因此,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提出,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方方面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环顾当今世界,许多政党,也大都是把拥护党的纲领、自愿为党的理想而奋斗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条件。在过去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脱离自己原来的阶级而归附无产阶级,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恩格斯就是一个光辉典范。

新观点之十四: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共产党主义观。

过去,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在实现共产主义的时间上犯了欲速则不达的错误,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上犯了过于具体,因而是空想的错误。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对当今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理解作了阐述:第一,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有三: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二是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第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某些特征和发展方向可以作出科学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论述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优秀品格。

新观点之十五: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更要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

江泽民同志说,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而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我们是两点论者,所以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我们又是重点论者,所以我们强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党的基本纲领)为中心。

新观点之十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目的,其它都是手段。共产主义社会最后也要落脚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江泽民同志的这篇讲话多次强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每个人的各种素质之间的协调、全面发展;二是个人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协调。

从操作性角度看,促进每个人各种素质之间的全面发展,就是使每个人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利益,用法律的语言来说,就是要切实保障公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权利。经济方面的权利,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用“殷实的小康生活”来概述;政治方面的权利,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用“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利益”来概括;文化方面的权利,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用“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来概括;社会方面的权利,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表述。

关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用“互为前提和基础”来表述。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全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但对每个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不够。其实,全人类的解放与个人的解放是辩证的统一。正如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所指出的那样: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新观点之十七: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国际政治形势的判断。

尽管两个超级大国的格局已不存在,尽管世界局部地区的战争此伏彼起,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依然没有变。因此,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对国际政治形势作出上述判断。在这里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人民要合作”的新观点,提出了“五个渴望”,即: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际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这些论述是对国际上少数人鼓吹“中国威胁论”的有力驳斥。

新观点之十八: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负面作用(加剧全球贫富分化,南北差距愈来愈大)不可低估。消除、减少、缓和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因素,尽可能使更多的人都能共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是世界上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因此,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提出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是共赢和共存。

新观点之十九: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国际文化形势的判断。

西方有些人发表文章说,21世纪文明的冲突将代替经济、政治冲突,成为冲突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这些人骨子里仍然是信奉西方文明优越论,企图让整个世界都“西化”。江泽民同志的讲话针锋相对,提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应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要求,也是人类几千年来文明发展规律的要求。

新观点之二十:青年代表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新世纪的青年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创造业绩。

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党之所以丧失政权,原因之一就是失去了青年,缺乏活力。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对青年问题非常重视,除了在干部队伍建设部分强调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之外,还特意在讲话的末尾部分对全国各族青年提出了五点希望。马克思早就说过,谁掌握了青年,谁就掌握了未来。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先要把青年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旗帜之下。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绝不仅仅限于上述这些方面,还有许多新的内容需要我们结合实际,下工夫认真学习和领会。

标签:;  ;  ;  ;  ;  ;  ;  

创造性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学_工人阶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