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治疗的研究论文_沈思敏,陆碧蕾,董雄伟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治疗的研究论文_沈思敏,陆碧蕾,董雄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方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康复基地 上海 2016200)

【摘要】 偏瘫型脑瘫是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引起一侧肢体异常姿势和功能障碍,占所有脑瘫类型的14.4%~38.0%[1]。患儿由于健侧手能完成大部分的日常活动,而出现不使用患侧上肢的情况,所以恢复较困难。本文对近10年来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文献,分别从理论基础和机制,研究现状及其改良和辅助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现综述分析如下。

【关键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偏瘫型脑瘫;综述

【中图分类号】R7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142-03

1.理论基础和机制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的,是由Taub[2]提出。源自实验室基础研究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理论,于临床的应用,被认为是转化医学的典范[3]。其理论基础包括“习得性废用”和“塑形”。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治疗机制是:逆转了神经受损后患侧上肢的习得性废用;集中的重复强化训练引起控制患肢的对侧皮质代表区扩大和同侧皮质的募集,产生很大的功能依赖性皮质重组,两种机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4-7]。此机制在对成人脑卒中及儿童偏瘫型脑瘫患儿的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8-10]。

2.研究现状

研究表明[11]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一种比以往康复方法更为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患者的患肢运动障碍程度,提高患肢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常用于成人脑卒中和脑外伤上肢的康复治疗,是一项较成熟的治疗方法[12]。但国内对此方法治疗小儿脑瘫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报道也比较少。

2.1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李立文等[13]将62例偏瘫型脑瘫患儿分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组和对照组,疗程10周,对照组仅进行普通康复训练,结果:两组间治疗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上肢部分以及运动功能评估上肢部分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而且强制运动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袁莺[14]等将34例偏瘫患儿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7例,治疗组常规康复治疗以及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仅常规康复治疗。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后上肢功能、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上肢功能级别均有提高。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较以往的采用传统的双手任务或自愿的单手任务的治疗方法优势明显,疗效更佳。

2.2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强调了患者的主动参与性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功能运用,更适合家庭康复。但长时间佩戴限制性器具易导致患儿抵触心理,所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研究表明[15.16]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更易被患儿接受,且能改善患儿在必须的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表现。改良后的方案更人性化,也更易被治疗师和家长接受。邢春燕等[17]选择了1例5岁的脑外伤后遗有偏瘫患儿进行疗程3周的改良强制性诱导运动治疗,治疗后患肢的主动性有明显的好转,PDMS-2评定明显提高,上田敏偏瘫上肢功能评价表、Brunnstrom偏瘫手功能评价均有改善。Naylor[18]等放弃塑性训练,只在训练时限制健肢进行一天1小时的常规训练,连续八周,治疗同样有效。但此疗法在儿童中的训练方案强度、时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2.3 针刺配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针刺与现代康复医学相结合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何金华等[19]将52例偏瘫型脑瘫患儿依据配合程度分组,治疗组进行针刺和强制性运动疗法,针刺部位为受损大脑侧运动区和感觉区,对照组采用基本康复治疗,结果显示针刺配合强制性诱导运动训练治疗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上肢功能,疗效显著。

2.4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结合作业疗法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结合作业疗法可以提高偏瘫患儿患侧上肢在日常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解决其少用或失用的问题,缩短康复疗程。

邱晒红等[20]对年龄在36月到72月的4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每周五次,每次约1小时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和作业训练,治疗4周后进行比较,发现患儿治疗后的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有差异,得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结合作业治疗能明显改善偏瘫型脑瘫患儿患侧上肢的精细运动能力,并且不会加重患侧的上肢痉挛。

张梅等[21]选择16名偏瘫型脑瘫患儿随机分组,干预组在一整天的教学过程中健侧上肢被限制10小时,同时安排患侧上肢每天3小时的动作训练,持续2周,限制疗法后进行一周的双上肢功能训练;对照组维持常规的作业训练,利用PEDI量表中的日常活动量表和Jebsen-Taylor手功能测量量表完成评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干预后和一个月后随访评估中的功能性技能得分以及独立性得分的差值都有显著差异,显示双手功能训练结合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3.展望

综上所述,对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研究虽样本量少,但大多研究都肯定了其在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所需的器材简单方便,只要看护得当,注意意外的发生就能保证治疗的有效。

强制性运动疗法与其他疗法结合更能取长补短。除上述针刺与作业训练结合外,尚可以与下列方法相结合:①与引导式教育结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配合引导式教育可以增加患儿的依从性。引导式教育是通过集体的组织形式引导患儿学习各种功能动作场面,可以提供患儿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增加安全感和归属感,提高竞争意识;②与音乐疗法结合:挑选舒缓,慢节奏,愉悦的音乐,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或许更有助于患儿在进行运动过程中舒缓心情,保持更久时间的治疗。同时也可以帮助分散患儿对限制性器具的不适感。

【参考文献】

[1]马海霞,李晓曦,桑琳,等.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2):95-96.

[2] Taub E.Movement in nonhuman primates deprived of somatosensory feedback.Exerc Sport Sci Rev,1976,4:335-337.

[3] Huang WC,Chen YJ,Chien CL,et a1.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as a paradigm of translalional research in neurorehabilitation:Reviews and prospects.Am J Transl Res.2010,3:48-60.

[4] Liepert J.Bauder H,Wolfgang HR.et a1.Treatment-induced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after stroke in humans.Stroke.2000,3l:1210-1216.

[5] Kim YH.Park JW,Ko MH,et a1.Plastic changes of motor network after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Yonsei Med J,2004,45:241-246.

[6] Sutcliffe TL,Gaetz WC,Logan WJ,et a1.Cortical reorganization after 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in pediatric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j Child Neurol,2007,22:128l-1287.

[7] Juenger H,Linder-Lucht M,Walther M.et a1.Cortical neuromodulation by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in congenital hemiparesis:an fMRI study.Neuropediatrics,2007,38:130-136.

[8] Schaechter JD,Kraft E.Hilliard TS,et a1.Motor recovery and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after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in stroke patients:a preliminary study.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2002,16:326-338.

[9] Kononen M,Kuikka JT,Husso-Saastamoinen M,et a1.Increased perfusion in motor areas after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in chronic stroke:a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tudy.J Cereb Blood Flow Metab,2005,25:1668-1674.

[10] Sutcliffe TL,Gaetz WC,Logan WJ,et a1.Cortical reorganization after 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in pediatric hemiplesic cerebral palsy.J Child Neurol,2007,22:1281—1287.

[11]王文清,段一娜,王宏卫,等.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模式和手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3):228-231.

[12]易亮.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作用于偏瘫上肢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5):1-3.

[13]李立文,何小英,徐开寿.家庭康复运用CIMT对偏瘫型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新医学.2014,45(5):304-307.

[14]袁莺,李国荣.强制性运动疗法对儿童脑瘫—偏瘫患者的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5):58.

[15] Hart H.Can constraint therapy be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and child friendly[J].Dev Med Child Neurol, 2005, 47(6):363.

[16]董婕,吴卫红.改良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在偏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8):745-747.

[17]邢春燕,孙克兴.改良强制性诱导运动治疗儿童偏瘫个案报道[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2):174-176.

[18] Naylor CE,Bower E.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for young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a pilot study [J].Dev Med Child Neurol, 2005, 47(6): 365-369.

[19]何金华,张惠佳,王益梅,等.针刺配合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9):864-866.

[20]邱晒红,徐开寿,何璐,等.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结合作业治疗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手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2):167-169.

[21]张梅,汪红烨,章永,等.“医教结合”理念下脑瘫患儿上肢动作康复的效果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8(6):162-165.

论文作者:沈思敏,陆碧蕾,董雄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  ;  ;  ;  ;  ;  ;  ;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偏瘫型脑瘫患儿治疗的研究论文_沈思敏,陆碧蕾,董雄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