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论文_程洁

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000

【摘要】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3月~2016年1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确诊的初治84例T2DM患者周围研究对象,随机对照分组,将两组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那格列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连续治疗3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bA1c、FBG、PBG2h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OMA-β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OMA-IR、BMI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3例低血糖,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无不良反应、1例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T2DM疗效较好,但可能诱发低血糖。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初诊;疗效

糖尿病是世界三大慢性病之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约为11%~12%,2型糖尿病占90%以上[1]。我国成人约半数为糖尿病高危患者,可以预见在未来糖尿病患者将明显增长。随着糖尿病认识的不断加深,糖尿病治疗理念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用药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初诊的T2DM患者,其胰岛素β功能正处于早期丧失阶段,约半数胰岛β细胞功能仍维持在较好理想水平,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不仅可有效控制血糖,还可减轻甚至逆转高血糖所致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2]。本次研究试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与安全性。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3月~2016年1月,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确诊的初治T2DM患者周围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参照WHO推荐标准诊断确诊[1];②需降糖治疗,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7.0%~9.0%;③无胰岛素禁忌症;④体重超重或肥胖,参照中国标准身高体重指数(BMI)>24kg/m2;⑤依从性较好;⑥年龄18~75岁;⑦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存在药物禁忌症;③过敏体质;④合并其他重大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先天性免疫疾病;⑤其他类型代谢疾病;⑥感染急性期;⑦有服用二甲双胍药物史;⑧近3个月手术史;⑨进行过程肠道疾病根治切除治疗;⑩心功能不全;?长期应用激素治疗史;?合并骨质疏松症;?严重不良生活习惯且难以纠正。入选患者84例,其中男40例、女44例,年龄39~74岁、平均(55.1±6.5)岁。有三高症状表现时间6个月~2年,平均(9.1±2.1)个月。BMI(27.5±2.3)kg/m2。SBP(142.5±12.1)mmHg,DBP(88.4±11.0)mmHg。CRP(7.4±3.2)mg/L。合并高脂血症31例,高尿酸血症4例。糖化血红蛋白(HbA1c)(8.4±1.2)%。据入院顺序,随机对照分组,将两组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两组对象性别、年龄、正常出现时间、BMI水平、血压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CRP水平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那格列奈治疗,三餐前5min口服,120mg,若餐后血糖在10.0mmol/L以上,增加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0.2U/kg,每日睡前皮下注射,固定时间注射,1日1次,据空血糖水平调整剂量,以4.4~7.0mmol/L为目标值。连续治疗3个月,进行随访。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BMI、胰岛素抵抗(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不良反应、低血糖发生例。

1.4统计学处理

以WPS xls数据表录入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描述统计,采用柯尔莫哥罗夫-斯米尔诺夫(Kolmogorov-Sminmov)检验法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若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统计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HbA1c、FBG、PBG2h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BOMA-β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OMA-IR、BMI低于治疗前、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出现3例低血糖,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无不良反应、1例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T2DM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药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应用方法基本成熟。研究中那格列奈苯是甲酸类衍生物,是一种胰岛素促泌剂,降糖效果好,特别是初诊患者胰岛素β细胞功能仍较高,本次研究中治疗后对照组血糖指标明显下降,且β细胞功能也明显改善,患者体质量无明显增长。但口服降压药物仍属于被动疗效,作用链常,无法有效的阻断高血糖靶器官损害,导致β细胞严重受损。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其直接补充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可快速控制血糖,保护胰岛素β细胞功能,减轻高血糖损伤[2]。研究中,观察组血糖下降更显著,β细胞功能改善更明显,且体重进一步减轻,对于预防血糖代谢紊乱、疾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需注意的是甘精胰岛素、本格列奈都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联合使用易诱发低血糖,有时一次低血糖引起的心脑血管病便可能抵消一生血糖控制效果。在使用胰岛素时,需严格检测血糖等指标,调整用药。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4,6(7):447-498.

[2]康银花.国外 2型糖尿病治疗部分新药的临床研发动态[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19):2216-2218.

[3]刘海波,宋芳,唐茂兰,等.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脂代谢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2,8(6):55-56.

论文作者:程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论文_程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