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国有施工企业正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在这一新形势下,怎样才能对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是对纪检监察机构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挑战。本文以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意义入手,对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新形势下,对国有施工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的具体创新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创新
前言
随着我国国有体制不断地进行深入改革,国有施工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也有必要随着这一形势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新形势下,国企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坚持以创新的思维为核心,从而做到与时俱进,将纪检监察工作更好的进行下去,这对国有施工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国企纪检监察部门的定位和功能
1.1 纪委定位和功能
纪委是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维护党章 党规,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辅助党委强化组织党风建设工作和展开反腐工作。党章中明确规定,纪律检查委员会必须要定期对各级党员同志展开遵守纪律的相关教育,落实好维护党纪的相关决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对党内违反党章党规的同志进行检查和处理,保证党员的合法权利。
1.2 国企监察部门的定位和功能
国企监察部门为国有企业唯一具有监督职能的部门,在职能上和监事会有着明显的不同,是一个管理部门,在国有企业行政授权下来执行相关监督工作。但是,当前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并没有对监察部门在法律上的合理地位进行明确规定,因此监察部门的地位只能通过企业规章来规定。监察部门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制定企业检查制度,并对企业工作人员的落实情况展开有效监督;依照明确的监察对象来进行监察计划的制定,并落实好相关监察任务,并要向上级做好汇报工作,提出相关优化、改进建议。
2 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意义所在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施工企业的效率正在逐步提高。然而,没有一种改革是可以顺利进行的,在改革的实际过程中,我国的国有施工企业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对人民的利益以及国家的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严重的破坏了群众对其的印象[1]。因此,对国有施工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完善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将其不断地创新,才会实现现代化国有施工企业的改革发展需求,实现深化改革。
3 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现状
3.1 部门职责不清、缺乏准确定位
现阶段,在实际的纪检监察工作中,仍存在部分国有施工企业出现定位不准确,且责任不明确的这一现象。其主要是出现错位的表现形式包括缺位以及越位等现象。另外,一些国有施工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帮助部分部门进行具体职责的承担,而并没有实施自己的监督与监察的职能,进行越位工作,还存在一些纪检监察部门一味地推卸责任,认为所有事都事不关己,也就出现了监管缺位的现象。
3.2 国企负责人缺乏对纪检工作的认识
一些国有施工企业过度的关注经济效益,对企业发展的经济指标进行片面的强调,而将纪检监察工作的作用所忽视。部分企业负责人认为纪检监察部门能力过强,会对企业的施工与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对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造成一定的阻碍甚至定位为打击,从而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进而对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或多或少地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和阻力,使其纪检监察工作无法顺利的开展。另外,一些国有施工企业存在纪检部门人员配置不足、也极为不合理的现象,其中部分工作人员并非部门工作性质所需人员,而是本单位所谓的“富余人员”、“照顾性人员”或是身兼多职等人员,这就会使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或困难,甚至在工作中出现分歧时,只是敷衍了事,难以显现出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严谨性、原则性、权威性。此外,国有企业过于重视经营效率,忽略了廉政工作建设,管理人员缺乏对“一职两职”的理解。企业对这方面重视不够,导致监管机构不完善。此外,一些企业还会以机构改革的名义弱化或兼并相关部门,这就严重的限制了纪检监察工作的正常进行[3]。
3.3 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在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在相关的规章制度方面已经做了一定的创新与完善,然而,这些制度也仅是针对技术、生产以及财务等方面进行建立的,而相关纪检监察的制度有待完善。现有的纪检监察制度以及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其尚未进行整体的系统化,也就导致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 纪检人员能力问题缺乏
通常情况下,国有施工企业中的纪检监察人员,都是由其他岗位进行转岗过来的,专业的纪检监察人员只有极少数。因此,他们的自身素质以及工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差距,这也就导致在纪检监察的过程中,未能按照规定的相关程序进行有效的执行,从而出现一定的工作偏差,这不仅对整个纪检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将纪检监察人员的形象造成了破坏[2]。更为严重的情况就是纪检人员自身素质存在问题。在纪检工作中,纪检人员素质低下的时候非常容易形成其自身的违纪行为,滥用自己的私权来谋取私利,这要远远比其他党员违纪行为更严重。此外,纪检人员素质低的时候也容易包庇违纪党员,两者达成私下合作来谋求利润。这种后果往往会严重损害到党员形象。
3.5 纪检工作重点不合理
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般侧重于事后监督和具体事项监督。在日常工作中,监管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而且在系统预防和控制上做的非常不好,这种“亡羊补牢”式做法,导致纪检工作实际效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面对这种情况,纪检部门需要转移工作重心,从事后监督转为事前监督,让“预防”成为监督的主要形式和关键武器。
4 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改革
4.1 在思想观念认识上进行创新
国有施工企业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主体,因此,这一工作也必须与国有施工企业的整个施工环节密切相关,在对整个施工企业各项改革与创新进行有效保证的基础上,也要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一定的保证,这样整个纪检监察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这样也就将整个监察工作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参与到施工企业的决策当中去,树立一定的大局意识,为整个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保障。另外,国企的领导干部也要对纪检监察工作有着足够的重视,要明确了解纪检监察工作对于国有施工企业的重要程度,逐步的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并利用教育宣传的方式,来对其树立一定的思想认识,从而将领导干部的思想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只有这样领导干部才能给予纪检监察工作有力的支持,从而获得企业员工的认可,确保纪检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5]。当然,纪检监察工作人员也要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将其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不断地提升,对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进行不断地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规章流程办案进行正确的引导,对各项规定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4.2 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进行创新
创新国有施工企业中纪检监察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就要将国有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为根本核心,将企业的经营以及施工流程进行熟悉与掌握,进而深入到施工企业的各个环节与施工现场,只有这样才能将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能真正的发挥出来。
另外,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动脑筋,发现一些微妙的问题,将问题的根源抓住,并对问题进行根源上的预防,将纪检监察工作由传统的事后监督处理转变为全过程的综合监督与监察,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将整个施工企业的工作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管[4]。
4.3对纪检监督机制进行创新
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应本着创新的精神,来对国有施工企业的纪检监察机制进行不断地创新,这就需要纪检监察部门做到几个方面:一是对纪检监督机制进行不断地规范与完善,根据国有施工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以国有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为基础,建立可能存在风险情况的风险防范机制,并将监督力度不断地提升,从而形成一定的制度预防机制,将纪检监察所具有的权威性进行进一步的提升;二是要建立以重点监控与过程监督二者之间有效结合的基本原则,分析整个工作过程,并对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以及重要部位进行确认,从而加强有效监督;三是要与国有施工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相结合,构建出与国有施工企业整体运行相适应的纪检监督的监管体系,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将党政组织监督、纪检监察督察以及人们群众这三者的监督相结合,从而构建出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6]。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国有体制不断地进行深入改革,国有施工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也有必要随着这一形势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若想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能够有效的运行,就必须对改革与出现现有的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使其与时俱进,满足新时代现代化国有施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需求,并在工作方法与方式上、思想认识上以及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思维上都要进行一定的创新,促使整个纪检监察工作更加的完善和系统化,从而将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为国有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惠跃军.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创新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8(19):47.
[2]王永.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分析[J].农家参谋,2018(13):291.
[3]刘悦.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创新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8(05):236-237.
[4]杨蕊艺.探析新形势下国有建筑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创新[J].就业与保障,2018(Z2):51-53.
[5]郑雪.关于加强国有施工企业纪检监督工作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1):178-179.
论文作者:胡远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施工企业论文; 纪检监察论文; 纪检监察工作论文; 工作论文; 部门论文; 新形势下论文; 国企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