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力分布研究--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视角_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论文

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力布局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课题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视角论文,课题论文,学术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1;C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8)04-0500-06

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状况现已成为一种体现学术生产能力,衡量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科研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正因为如此,对于国家社科基金本身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例如,张琰玲统计分析了1993-2003年间宁夏获准立项的情况[1]。研究发现宁夏立项课题数量很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流失突出。类似的研究还有胡茂连对河南[2]、冯学军对广西[3]、刘俊亭对新疆立项课题的分析[4]。通过研究,他们认为,应建设若干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立、健全团队带头人培养和引进的机制,结合学科优势,选好能体现地方特色的团队主攻研究方向,促进本地区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由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从宏观上反映了本学科研究的轨迹、现状及发展趋势,因此有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对特定学科在某个阶段内立项课题的考察,去凸现本学科的研究发展动态。如,常安通过1993-2004年法学立项课题相关指标,分析了目前法学学术生产格局的大致状况[5]。此外,徐元君对体育学[6],贺显斌对外语[7],冯昆思对民族学(民族问题研究)[8],王红玲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所进行的分析[9],也是这种思路的代表范例。

但是,由于种种限制,人们在比较各学科和各地区立项及其差异时,对跨省区、跨学科、跨年度的比较尚缺乏全面的统计分析,因而对于我国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更谈不上对我国制订社会科学事业的公共政策产生什么指导意义了。基于此,笔者系统地整理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官方网站发布的历年立项数据,通过年度立项数、学科与地域分布、主持人基本特征等变量的梳理,希望能定量、客观地反映我国当前社会科学各学科研究力量及学科地位,为决策层规划学科布局,调整学科方向,促进学科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概况

目前,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了重大项目、年度项目(含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特别委托项目、西部地区专项和后期资助项目五类项目,资助面涵盖高等院校、社科院、党校、党政机关研究部门和军队科研院校五大社科研究系统。共设有经济学(经济理论和应用经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25个学科规划评审小组。其中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3个学科是单列学科[10]。笔者将专文进行探讨,本文所使用数据未含此三学科。

笔者了解到,15年来社科基金涉及资金超过10亿元,近年来总量更是大幅增长,2007年达到了3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2亿元,累计立项课题达13226项①,项目主持人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1 300余家立项单位,近11000名社会科学工作者。显然,经过十几年不懈努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已发展成为我国最有影响力、最具权威性的社会科学系列项目。

统计发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量逐年增加,1993年以来,平均每年立项882项,各学科年均立项40.1项,31个省级行政区划年均立项28.5项,伴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国家社科基金的辐射面越来越宽,带动力越来越强,尤其是2002年以来,年均立项总数,各学科年均立项数、各省级行政区划年均立项总数都超过“十六大”之前。各年度立项情况见表1。

2002年以来,5年累计申报7.4万多项,资助立项7821项,平均立项率9.5%。2007年,共有1251家研究单位申报了16 227项,比2002年的9401项增长73%,413家单位获得立项资助1487项,比2002年的1 013项增长了48.8%。同时,申报质量和水平也有较大提高,课题负责人学术层次较高,研究实力较强。据统计,在2007年获得立项的课题负责人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占54%,副高级职称占32%;博士生导师占24%,硕士生导师占48%;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2%;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占37%[1],实现了向青年项目倾斜的政策目标。

从地区分布看,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在京委托管理单位都有立项。立项最多的5省市是北京②、上海、湖北、江苏和广东,立项最少的5省区为山西、宁夏、青海、西藏和海南。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省区市的科研力量。见表2。

从中可以看到,在地域分布上,国家课题立项水平是与各地区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是学科研究最普及,最深入,立项课题最多的地区。例如,排名最靠前的10个省区,6个位于东部地区,中西部省区或因高校众多(如湖北),或因文化渊源深厚(如河南),或因人口基数庞大(如四川、湖南)而挤入了前10名。同时,立项最少的10个省区,有8个在中西部地区。如果将西部项目③的因素考虑在内,则立项最少的10个省区中,有9个省区在中西部。对表2数据进一步统计显示,东、中、西部立项总数分别为7590项、2883项、2 694项,依次占总课题数的57.4%、21.8%和20.4%。如果排除西部项目的因素,这个比例将依次为60.71%、22.94%、15.96%④,东部主导的格局更为明显。由此可见,经济因素对于国家课题立项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国家项目的相对集中,与这些省市较早对外开放,由经济发展带来的崇尚教育的人文环境以及人才辈出的历史渊源也是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笔者发现,立项的省内差异要超过省际差异。在一省范围内,省会城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绝对优势,以湖北为例,全省49个单位承担了1993年以来的802个国家课题,省会武汉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立项超过750项,占总立项的93%以上,北京和上海之外的省区的情况与此类似。

从各省区市历年立项占当年立项总数的百分比来看,立项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日渐增强,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北京市立项的大幅度调整上。从表2可以看出,在31个省级行政区划中,北京市是作为一个特例存在的:立项绝对数量和比例不仅远在平均值以上,也因数倍于上海市而深受学界诟病。但从历年的数据来纵向考察,北京立项所占比例逐步回落却也是事实:1993年占当年立项的38.6%,以后逐年下降,2007年达到年度立项总数的13.7%,尤其是2005年来,连续3年立项比例降至19.5%以下。笔者认为,在北京社会科学研究力量从未受到重创或削弱的前提下,立项比例的理性回归只能归因于基金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逐步提升,项目评审中的制度性缺陷得到弥补使然。一般来说,不够创新的项目很难通过申报人所在单位或省一级专家的评审,即使被提交全国规划办,也很难在一轮又一轮的评议和投票中“斩将过关”。虽然严格而又以学术为标准的评审过程并不一定能保证立项的课题必定是最优秀的,但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那些不够标准的排除在外。拟立项课题张榜公布,接受非匿名投诉,也从制度上进一步了保证国家课题立项的公正和透明。

对各省区市历年立项占当年立项总数的百分比进行分析,笔者还发现,北京和上海以外,江苏具有成为东部地区社科研究又一核心区域的潜力,东部地区其他省份(除河北以外)的发展比较均衡,现有格局短时间难以打破;湖北和河南曾作为中部地区社科发展中最重要的两个省份,在2001年之前,长期领跑中部,但后者在“十五”初期被湖南赶超,可以想象,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无法取得其在“九五”期间与湖北角逐中部第一的实力;西部各省在2004年前普遍震荡下滑,西部项目设立后改观明显,连续3年在高位运行,但2007年取消西部专项后,各省占该年度立项的百分比跌势再现,均达到历史最低点,高校集中的四川和陕西也难以幸免。

二、从立项看各学科的发展态势

某个学科的高级专家的多少以及在国内的影响力大小决定其在学界的地位。高级专家在国内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承担高级别项目和高水平成果两个因素。单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的数量来说,经济类(包括应用经济与经济理论)课题占课题总量的24.43%,除2006年比例未达20%外,其余年份的立项数均在20%~31%之间。近几十年来,我国侧重于强调经济建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因而,经济学立项课题的压倒性多数和远高于任何其他学科的立项份额,应更多地从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层面来予以理解,而不能由此说明经济学的学科力量无与伦比。见表3。

从表3中可见,哲学、中国文学、法学、社会学、中国历史和语言学6个学科立项份额在 5%以上,反映了这6个学科的研究力量、人员数量超过了其他学科。其中,哲学、中国文学、法学、社会学4个学科比较稳定,在年平均立项数左右窄幅波动。但语言学与中国历史2个学科的走势反差剧烈,值得深究。一方面,语言学学科地位持续提高,表现为立项比例15年连创出新高,从仅占当年立项2.83%(1993年)的小学科,发展成为占当年立项6.72%(2007年),堪与传统的强势学科如社会学、中国文学并列的大学科,中间几乎没有出现反复,这其中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另一方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历史,从占当年立项8.28%(1993年)的超大学科,一路滑落,终沦为2007年立项仅占4.64%的一般学科,其中的缘由耐人寻味。当然,这两个有意思的问题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只能留给相关学科专家去寻找原因。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研究、政治学、党史·党建、国际问题研究5个学科立项比例在3%~5%之间,在学科年均立项水平线上小幅波动,显示学科发展步入稳健的增长阶段。其余9个学科立项比例均在3%以下,在立项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其原因可能是,在科技整合加剧的当代学术生产中,学科界限日益模糊,上述学科的一些内容容易融入其他学科;另一方面,很多问题尤其是作为解决国家社会生活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的国家社科项目实际上很难单独依靠一个学科的力量去解决,而在跨学科研究中,强势学科较易立项的心理会发挥较大的引向作用。例如考古学的较多选题既可在考古学立项,也可在中国历史立项,在这种情况下,学者大概倾向于选择中国历史,而非其本来所属的考古学。另外,人口学、统计学和体育学作为1996年新设的学科,跻身强势学科的行列还有待时日。

从各学科的地域分布来看,作为文化中心,北京在22个学科均具有绝对优势:20个学科立项比例均占该学科的20%以上,中国文学和民族学立项比例最低,但也分别立项17%和14%,大幅超过其他省份;上海有15个学科立项比例超过该学科的7%,是北京以外优势学科最集中的地区;湖北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体育学、政治学;江苏的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哲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社会学与语言学,广东的体育学与语言学;山东的人口学与中国文学;吉林的世界历史;浙江的统计学;内蒙古、云南、广西、新疆的民族学等,立项比例均超过所在学科立项的7%,此外,四川、福建宗教学立项较多,有望成为宗教学区域性研究中心。

三、立项单位的分布情况

全国共有1300多家立项单位,其中,获准立项2人次以上的单位有652个,合计主持项目12516项,占总项目数的94.6%;而获准立项10人次以上的247个单位,累计主持项目10 986个,占总项目数的83.1%。显然,不到20%的立项单位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课题,帕累托定律之普遍性,能不信否?

1993-2007年国家社科立项单位分布的基本特征是:以高等院校为主体,不同类型单位的立项数量差异较大。在五大系统中,高校、社科院、各级党政机关、军队及其他机构所承担的课题分别为9470项、1748项、553项、116项,1 339项,所占比例依次为71.6%、13.22%、4.18%、0.88%和10.12%,15年间的比例略有消长,但总趋势未有改变。显然,高校系统立项最多,其次是社科院系统,再次是党校系统。

在立项较多的单位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总立项达704项,年均47项,列在立项单位之首。中国社会科学院立项之多,纵以31个省级行政区划而言,也仅列在北京、上海和湖北之后,而排在第4位,比贵州、山西、宁夏、青海、西藏、海南等立项最少的六省区的总和还多104项。不过,除了上海社科院立项122项而列在第19位,比较靠前外,社科院系统中,各省区市社科院和当地高校比较起来,均差强人意。见表4。

在高校系统内部,立项最多的30所高院共承担了4 523项,占高校课题的47.8%。而这些项目又集中在教育部直属的综合大学,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等,这些高校集中了大量全国最优秀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完全可能利用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多学科优势,加强学科交叉,成为全国当之无愧的学术龙头。

对主持人的统计结果发现,10973位学者承担了13226项国家课题,人均1.21项。其中,有1838位学者立项2次以上,共计承担了4 091项,人均立项2.23项。这些主持人都是在各自学科领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学者,引用文献计量学中确定核心学者的相关理论,他们应是我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核心学者。在这些核心学者中,又有281位学者累计立项达3人次,40位学者累计立项4人次。各地区每个学科都有多位这样的权威学者。值得注意的是,有9位学者15年间累计立项5次以上(包括5次)。国家课题的研究周期在3年左右,这意味着上述学者在完成一项课题的当年即成功地再次立项,可谓该学科大家巨擘。

四、结语

通过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年立项情况的统计分析,笔者发现,国家课题立项逐年增多,评审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日渐增强,项目的辐射面越来越宽,带动力也越来越大。但是,立项中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我国地区间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均衡性经过充分放大后投射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立项份额差距巨大,若非降低标准,对西部学者进行特殊关照,则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差距将持续拉大。而在立项单位方面,国家课题立项以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为主体,地方研究性大学立项份额很少。这种地域、学科、单位之间的不平衡,既有它们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等等方面的客观原因,我国社会科学科研资助制度设计及其实施方面的缺陷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笔者认为,作为成立时间最长,涉及金额最大,覆盖学科最多,参与人数最众的国家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过程应当更加严格、彻底地贯彻“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中选优”的原则,在我国社会科学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为突出的影响力。

首先,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基金规模,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科研基金。国家的“九五计划”(1996-2000年)规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从1995年的0.5%增加到2000年的1.5%,并将其中的15%用于基础研究。虽然这个目标未如期实现,但国家确实增加了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2006年这一比例达到了1.4%。不过研究发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并未随国家研发经费同比例增长,实际上国家95%以上的研发经费属于自然科学:从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刚成立时的8千万增加到2007年的51亿元,而社会科学基金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仍未达到自然科学基金规模的10%。以2004年的数据作一简单比较,我们发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仅为1.2亿元,不足自然科学基金1/20。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显然,在我国,在“四个同样重要”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的崭新而健全的科学形态,实现社会科学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与进步,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第二,有必要调整基金资助额度,扩大受助范围,尤其是扩大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地方大学、科研机构的参与。就单个项目的资助额度而言,社科基金项目2007年度一般项目资助额度为10万元,在现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布局框架中,仍有偏高之嫌,建议按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比例标准进行调整,以便资助更多学者的学术活动。

第三,进一步推动基金的制度创新。例如,在年度课题立项和评审中,逐步推广重大项目已试行的招标立项方式。众所周知,重大招标项目于2005年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设立,实践证明,实行招标制,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化队伍,协力攻关;有利于吸引实力雄厚的队伍完成价值重大,意义深远,难以突破的研究课题;有利于推出真正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优秀成果。因此可以尝试设立常设立项评审机构,改年度立项为季度立项。成熟一项,核批一项。在评审专家方面,有必要聘任海外华人学者承担主要评价专家,避免裁判员、运动员两位一体的现象,进一步增强立项的公正性。

最后,还可以参考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相关经验,增强评审过程的公开性,并对部分不涉及机密内容的研究论证书进行全部或部分公开,打击学术不端行为。

总的看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促进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学术领军人物和青年理论人才。但作为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其国际化道路仍然漫长,需要学界更为艰辛的劳动才能最终实现。

收稿日期:2008-06-20

注释:

①笔者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官方网站发布的历年立项数据建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数据库”。本文所用全部数据,如非特别注明,均根据该数据库统计整理而成。为免重复,以下不再一一注明数据来源。

②包括所有在京高校、中央机关、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央党校等历年立项课题。

③西部项目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西部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稳定西部地区社科研究队伍而设,最早仅限于西部13个省(区、市),后来扩大到部分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如湖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04年设立以来,四年累计资助713项,其中西部学者承担698项,中部学者承担15项。

④军队立项课题59项,未列入,因此三项之和不足100%。

标签:;  ;  ;  ;  

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生产力分布研究--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视角_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