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_农民论文

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剩余劳动力论文,实证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已被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证明了的社会经济规律。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失业人口不断增加,自身再就业压力大,乡镇企业发展迟缓,就业容纳力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佳途径究竟是什么?下面将对这个问题作出实证分析。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根据1996年农业普查推算,我国种植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比重约为94.17%。农村经济改革之前,我国一直偏重于粮食生产,所以假设1978年种植业在农业中的劳动力比重近似于1,这样从1978年到1996年的18年间,这一比重从1降到94.17%,共下降了5.8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32个百分点。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假设下降幅度2000-2005年为0.5个百分点,2006-2010年为1个百分点。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估计取9.9-15亩/劳动力(费孝通)利19-23亩/劳动力(周天勇)的平均值,即估计目前农业劳动生产率介于15-20亩之间。

注:L[,农]表示农业劳动力;L[,种]表示种植业劳动力;S表示农作物播种面积;V表示农业劳动生产率;L[,剩]表示农业剩余劳动力;其中L[,剩]=L[,种]-S/V

表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测算 单位:万人、万亩、亩/劳动力、%

资料来源:据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2000年以后数据为作者估算。

表1显示,目前农业劳动力至少剩余1.5亿。如果2000年以后,经济复苏,“转移”力度加大,预计2010年仍会有至少1.3亿的农业劳动力过剩。

二、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剩余劳动力内部转移的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

农业生产结构一般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农业中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各业的比重;二是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的比重,通常用总产值构成、劳动力构成等指标来反映。这里的农业结构指第一个层次而言。根据表1的估算,我们可以测算出林、牧、渔业对种植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表2说明,目前林牧渔业的就业吸纳力约为112万人,到2010年预计为263万人,林牧渔业在农业中劳动力比重估计为14.53%,而其产值比重已达到60%左右。可见,靠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潜力不大。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现有城市转移的分析与预测

1.城市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欧洲大陆1800年城市化比例为11%,1900年为33%(Bairoch,1988),到1998年底,世界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为75%,而我国仅为30.4%,比同等人均GNP的国家要低12个百分点(农业部,2000年),比欧洲大陆落后了近一个世纪。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也就意味着我国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水平比较低。决定劳动力吸纳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二是就业弹性。改革开放2O多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2%,远高于国际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所以致使我国城市的劳动力吸纳力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就业弹性低。而就业弹性是由产业结均决定的,在非农产业中,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明显大于第二产业,因此,增加城市的就业吸纳力关键在于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表2 林牧渔业就业吸纳力的估计与预测

单位:%、万人

年份

abL[,林牧渔]L[,吸]

1996

5.83

39.44

 1880

 ----

1998

6.43

41.91

 2093.6  106.82

2000

7.03

 45

  2326.5  111.63

2005

9.53

 53

  3048

144.3

2010

14.53

62

  4361.4  262.68

数据来源:根据表1计算整理。

注:a表示林牧渔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b表示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L[,林牧渔]表示林牧渔业的劳动力;L[,吸]表示在各个时间段内平均每年的就业吸纳力。

根据农业部预测,1998-2000年我国城市化率每年提高0.65个百分点,200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31.7%,城市人口40340万人。“十五”期间,在GDP增长率保持在7%的基础上,随着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快、中、慢三种情况,我国城市化率提高的速度分别以每年0.65、0.7和0.75个百分点三个方案预算,得出结果:“十五”期间,城市化的推进大致可以吸纳3000-3500万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平均每年可以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人数为600-700万左右。

2.城市自身再就业压力巨大。据中国科学院的分析,目前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和登记失业率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次高峰,1993-1997年城镇下岗职工人数年均增长率高达40%以上,城镇失业人口已经增加了2倍,到2001年,城镇至少需要解决2000万人的再就业问题。

3.向城市转移,农民自身的成本大。农民向城市转移的成本大致有如下几个:(1)机会成本,即农民放弃从事农业的收益;(2)流动成本,指制度约束对农民流入城市造成的费用和难度;(3)心理成本,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一般从事脏、累、苦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4)现实问题带来的成本。到城市就业,农业劳动力必须解决住房问题、孩子的抚养就学问题和老人的赡养问题等等。这一系列的“成本”延缓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速度。

4.现有城市的人口承载力是有限的。20世纪50年代波兰城市与区域经济专家B·马利什提出了“门槛理论”,该理论认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结构、自然环境容量达到一个极限,原来按比例渐次增长的投资数额无法克服限制因素的强烈制约,必须在投资上有一个跳跃性的突增,即一次性巨额投资,才能满足新增城市人口对各项设施的正常需求。这笔巨额投资就构成城市发展的门槛,城市发展的规模越大,门槛越高,投资数额越大。因此,城市规模的扩张具有一定的极限,当越过这一极限时,便会引发规模不经济问题。

以上分析表明,“十五”期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每年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600-700万人左右。但是现有城市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不仅现在受到了阻碍,而且将来也是有限的,因此,城市化就业吸纳力的提高更多地要依靠新的城市(包括城镇)的产生来实现。

四、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分析与预测

中国农村非农产业的主体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1978年后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改变了农村单一的经济结构,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1.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表3 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单位:亿元、%、万人

资料来源:根据1993-1999年的《中国乡镇企业年鉴》计算整理。

注:A表示企业每年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B表示当年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的增长率;C表示乡镇企业每年的职工人数;D表示当年的职工数比上年的增长率;E表示乡镇企业每年的就业弹性(E=D/B);F表示乡镇企业每年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人数(F=当年的职工人数-上年的职工数)。(其中“七五”、“八五”期间取平均值)

表4 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1993-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注:①A表示乡镇企业中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B表示乡镇企业中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C表示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D表示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②总产值以当年的现价计算。③“——”表示无统计数据。

表3显示,“八五”期间是乡镇企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五年中,乡镇企业所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42.27%,职工人数平均每年增长7.15%,平均每年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719.24万人;此后,这三项指标同时减小,其中1997年吸纳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净减少458万人,1998年净减少513万人。

2.乡镇企业就业吸纳力下降的原因分析。表3进一步说明,乡镇企业的就业吸纳力同时受着产值和就业弹性的两个因素影响,就业吸纳力下降与乡镇企业生产能力下降、有机构成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有关,而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生产单位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本文主要对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两个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乡镇企业负担太重,导致自身积累不足。绝大部分乡镇企业属于乡或村级企业,其财产权利属于当地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全体居民。这就使得乡镇企业具有了社区的属性,乡镇企业上缴的税金成了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样,乡镇企业盈利的很大一块不是用于自身的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于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乡镇政府机构的内部消耗,这必然导致乡镇企业自身的积累不足。第二,乡镇企业粗放的经营管理,使其市场生存能力弱。大部分乡镇企业缺乏一批专业性的企业家,缺乏一套适应市场规则的经营管理机制,再加上职工素质低,这一系列因素导致了其市场竞争力不足,使得一大批乡镇企业成立不久便倒闭。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乡镇企业就业弹性小。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明显大于第二产业,但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远落后于第二产业。

表4显示,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为1%时,它所能吸纳的就业人数比重至少在1.4%左右,而在同等的产值比重下,第二产业的吸纳就业人数比重为0.9%左右,但是直到1998年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仅为第二产业的1/3。因此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是今后提高乡镇企业就业吸纳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乡镇企业地处乡村,对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八五”期间乡镇企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导致其1997-1998年就业吸纳力下降的原因大多是人为因素,随着这些人为因素的改善和消除,乡镇企业的就业吸纳力可望出现第二次高潮。

五、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1.以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为基础,建立农村工业小区,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政府的规划和组织领导下,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形成一定规模的农村工业小区(含纯工业小区、工贸结合小区、农工商贸结合小区等)。劳动力就业的集中与人数的增加又带动交通运输业、金融、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兴起,从而促进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2.发挥地域优势,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产业链。乡镇企业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就是地处农村,能获得廉价的农产品和廉价的劳动力。如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微观角度看,可以降低乡镇企业的生产成本;从宏观角度看,农产品加工业有机构成相对低,并且适合于素质低但对农产品比较熟悉的农业劳动力,所以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但农业企业在乡镇企业中所占的比重一直非常低,“八五”期间为1.4%,1998年为1.5%,而同期内工业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4.9%和71.5%,这说明,乡镇企业至今都没有发挥其地域优势,而是与强大的城市工业形成直面竞争,这也是目前乡镇企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从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乡镇企业可以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基点,形成第二次发展高潮。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的一个连接点,它一方面作为农产品的需求者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作为农产品成品或半成品的供给者,直接与市场和城市相连。这样,便形成一个以农产品加工业为连接点的农工贸一体的产业链条,产业链的旁侧效应又可带动服务行业的发展。因此,农产品加工业不论是纵向发展还是横向发展,都能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定期举行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农民素质低,一直是阻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一个屏障,反过来,“转移”的迟滞,又阻碍农民收入的提高,减小了农民受教育的机会,这样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要打破这个循环,必须借助于政府,政府定期地对农民举办职业培训,以适应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发展对农业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另一方面,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农民意识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

标签:;  ;  ;  ;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