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模式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南论文,邓小平文选论文,第三卷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苏南模式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验证。
苏南模式是以“三个为主,两个协调,一个共同”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苏南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创造。苏南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勾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崭新图景:经济前所未有地高速增长;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业比重奇迹般地超越了农业比重;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二元结构”,引起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乡镇企业的第二次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农村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强大的集体经济为后盾,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苏南模式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正在逐步完善和提高。突出的是以产权制度为突破口,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水平;以集体经济的强大实力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农业,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以培养人才为重点,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以实现“五化”为目标,走苏南农村现代化之路,预示着中国农村发展的光明前景,也是提高、完善苏南模式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全书反复强调了一个主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科学界定,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红线,是我们学习中首先要弄清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联系总结回顾苏南的成功经验,苏南模式是苏南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创造,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最好验证。
苏南模式是苏南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艰辛而又成功的探索
苏南是指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这里是全国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苏南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早在1983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苏州地区时,就对苏南人民的探索作出了高度评价。当时,苏州地区的年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800美元,在国内率先解决了人民的吃穿用问题、住房问题、就业问题、教育文化发展问题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问题,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邓小平同志概括了6个方面,提出:“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①时隔一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的一次会议上又列举了苏南地区的这一创造,赞叹“这几条就了不起呀!”②“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③
苏南地区,有其自身的自然、区位和经济优势。然而,优越的客观自然条件并没有创造出社会奇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苏南农村的整个经济结构与国内其他地区没有根本区别。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是我国农村由停滞走向兴盛的契机。苏南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了这一机遇,凭借着改革冲击波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凭借着集体经济积累的优势,从自身特点出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确立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打破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村勤劳致富的热情和干劲;并逐步放开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村商品率的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开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广阔天地,加速了农村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民有两大创举,一是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前者从安徽开始,后者是从苏南起步。乡镇工业作为新生事物,决非一登上历史舞台就赢来鲜花和掌声,而是经历了步履艰难的曲折发展过程。用苏南农村干部的话来说,乡镇工业是“萌生于50年代,波折于60年代,再生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腾飞于90年代。”在文化大革命中,乡镇工业曾被视为“异物”,被看作是“产生资本主义的温床。”在计划经济一统天下时,乡镇企业没有计划产品,没有计划供应的原辅材料和能源,也没有计划的销售任务和渠道,只能依靠“四千四万”精神,找“米”下“锅”、借“鸡”生“蛋”。于是“冲击计划经济”、“与国营企业争原料、争市场”、“挖社会主义墙角”、“不正之风的风源”等种种非议和责难接踵而至。在压力面前,苏南的干部农民认识到,搞乡镇工业符合苏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顺乎广大农民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的利益和愿望,从而认定了自己走的路没有错,再大的艰难困苦也要顶住,勇往直前。
苏南的实践,得到了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的肯定和支持。邓小平同志1979年就讲到乡镇工业异军突起。1987年6月,他又给予高度评价和赞扬:“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④以后,他又多次强调:“乡镇企业很重要,要发展,要提高。”⑤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文件,并在一些重要会议上,充分肯定乡镇工业的方向和成绩,强调要在政策上加以扶持和引导。所有这些,都是对苏南干部群众的鼓舞和鞭策,也从根本上为乡镇工业发展步入坦途、展翅腾飞提供了保证。苏南的乡镇工业经过了两次异军突起,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乡镇工业第一次异军突起,形成势不可挡的农村经济发展热潮,使农村发生根本性变革,加速了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从1992年开始的第二次异军突起,则以“外向型”和高科技为标志,使苏南乡镇工业出现了上水平、上规模、上质量的大好局面。如今,走过艰难曲折的苏南乡镇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出口创汇的生力军,成为农民实现小康的重要保证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托,并对城乡工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乡镇工业已经确立了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据苏州、无锡、常州的统计,1993年,这三个市的乡镇工业共创产值2800亿元,占三市工业产值的72.7%,占全省乡镇工业总产值的64%;乡镇工业与本地城市工业的比例已由八十年代初期的3:7变成现在的7:3;在工农业总收入中,乡镇工业“十分天下有其九”。乡镇工业以其创造的巨大经济实力,使集体经济不断得到巩固,农业现代化开始起步,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快,数千万农民的生活步入小康阶段,展现了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的崭新图景。
(1)苏南经济前所未有地高速增长。从1978年到1993年,三市平均每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0.3%,总量增长10倍。大多数县连续翻番,有的5年翻一番。无锡县从1978年到1993年,平均每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5%,农民收入增长18%,财政收入增长15.6%,全县提前10年翻两番。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31.09亿元,增长49%。苏南12个县都列入全国百强县,其中7个县名列百强县前10名。1992年全省2000个乡镇,百强乡镇列前10名的全部在苏南。
(2)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业比重奇迹般地超越了农业比重。1992年作为支柱产业的乡镇工业占2/3,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1993年是十分天下有其七。苏南地区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1%,而乡镇工业总产值却占全国乡镇工业总产值的16.8%。
(3)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农业生产。建立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推动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化、良种化、水利化和服务社会化。“七五”期间,苏南地区集体提供农业发展资金40多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投入的五倍。无锡市凭借集体经济实力,建立适度规模农场858个,保证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4)农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二元结构”,引起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一大批小城镇脱颖而出,成为联结城乡的枢纽,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集结地,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大大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和人口城市化进程。
(5)第二次异军突起,使苏南乡镇企业以前所未有的充沛活力跳出国内市场,登上国际市场的大舞台,外向型经济突飞猛进。到1993年底,苏、锡、常三市农村已办起三资企业6600多家,平均每个乡镇超过12家,其中苏州市每3家乡镇企业中就有1家是三资企业。据统计,目前苏、锡、常三市的430个乡镇,已有90%成为亿元乡,外贸供货额超亿元的乡镇成批涌现,到处出现“老乡引老外”、“老乡变老外”的奇迹。苏南农民通过“一厂三外(外贸、外资、境外企业)”正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
(6)农村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强大的集体经济为后盾,得到了长足发展。教育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完备的教育体系和优良的教学设施在全国农村处于领先地位;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新闻电视、社会保障、公共福利、城镇绿化、计划生育等事业都有较快发展。基本做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灾有所救,各得其乐。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总体上显示了苏南实践的成就,表明了苏南实践的成功。
苏南模式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有力验证
苏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在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的支持下,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改革为动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整个苏南地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日本经济学家称之为“井岗山”模式。香港新闻界访问后为之一振,赞许苏南的城乡一体化,为实现农村城市化开辟了道路。
“苏南模式”的最主要特征是“三个为主”、“两个协调”、“一个共同”。“三个为主”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集体经济为主体;在产业结构上,以乡镇工业为主;在经济运行机制上,以市场经济为主。“两个协调”就是:实现地区性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一个共同”就是: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和原则,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走出一条逐步实现社区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苏南模式”作为我国农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自然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中出现的农村发展模式之一,是苏南人民从实际出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苏南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的伟大创举。其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于:
第一,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把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推动农村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苏南模式以集体经济最稳固、实力最雄厚著称,在所有制结构中始终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体。这一地区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中,注意稳定和壮大集体经济基础,创造了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把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同调动农民个人的积极性结合起来。1992年,苏南工业总产值中,集体所有制占80.52%;乡村两级集体经济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比重达91.8%。事实证明,苏南农村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完全适应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不仅可以容纳而且还能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集体经济以其强大的实力协调农村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推进乡镇工业、农业及其它各业的发展,展现出无穷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以乡镇工业为支柱,依靠自身创造的物质条件促进农村各业的协调发展。
以工业为主、农副工商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是苏南实践成功的又一显著标志。苏南农村凭借其与城市工商业天然的联系,早于国内其他地区捷足步入工业领地,并不断加大工业比重,扩大工业总量,重组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走上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不仅在一般意义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而且作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开拓了农村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在苏南,人们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没有强大的乡镇工业,就不会有稳定的农业,不会有繁华的第三产业,不会有欣欣向荣的小城镇建设,也就不会有整个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
第三,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冲破地区封锁和城乡分割,按市场取向加速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十分有效的经济手段。苏南经济迅速起飞的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乡镇企业从诞生起就面对市场,在市场的风雨中成长壮大。它自主决策,自我积累,自负盈亏;它的生产经营完全靠市场导向,适应市场的变化;它的生产要素也不仰赖国家配供,一切都取决于市场;它在市场竞争中经受优胜劣汰的考验,胜则存,败则亡。由乡镇企业的牵引,带来了整个苏南经济积极顺应市场的要求,充分运用市场运行机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苏南尤其是苏南的乡镇企业是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勇敢的开拓者。
第四,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在苏南地区干部群众中逐步形成共识。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一切都无从谈起。同时,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才能推动和保证经济建设健康、稳步、迅速发展。而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使两个文明建设相得益彰,协调发展。这一地区经过10多年的摸索、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各个地区和部门的党政“一把手”坚持“两手抓”;二是重在建设,从苏南的实际出发,切实抓好思想、道德风尚、文化、民主和法制、社会公益事业“五大建设”;三是抓投入、抓基础,充分运用经济高速发展积累的雄厚实力,加强文化设施和硬件建设;四是抓规划、抓落实,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列入工作目标,落在实处;五是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如开展新风户、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全方位、系列化创建活动,引导群众在参与活动中接受教育。由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常抓不懈,在苏南这块土地上,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主和法制建设也走上了正确轨道,塑造出了一大批具有崇高理想、确立开放意识和现代观念、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新型劳动者。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基本做到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第五,坚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两极分化,带领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打破了过去的生产“大呼隆”、分配“大锅饭”。苏南各级党政和社会组织依靠集体经济,建立起以乡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分配机制,调节农村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劳动者个人三者关系,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较好地统一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广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整个经济运行充满生机和活力。苏南的各级领导认为,平均主义破坏社会主义;两极分化瓦解社会主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劳动者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现在,苏南农村集体经济内部普遍实行“工业利益共享、农业风险共担、副业各跳龙门”的做法,农民的收益主要以按劳分配为主,辅之以补贴分配(如以工补农)、共同消费(如社区公益事业)等形式,社区内劳动者的收益差距合理。“没有暴发户,没有贫困户,家家都是小康户”,是对苏南地区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生动描绘。
以“三为主、两协调、一共同”为显著特征的“苏南模式”,是苏南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走出的一条新路,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一地区生动而具体的实践。在这成功的实践中,人们找到了邓小平同志阐述的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⑥的强有力例证。过去,我们不是用生产力的标准来看待社会主义问题,主要地甚至唯一地从生产关系方面来理解和考察社会主义。因而在较长时期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发展生产力放在次要地位。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苏南模式”及其经验启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就必须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作为社会主义现阶段的根本任务。只有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苏南的成功实践还启示我们,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必须通过艰苦探索,找到能够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形成一整套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具体政策。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找到了一个正确的道路和方法,这就是改革开放。改革不是改掉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造。苏南实践所取得的成就表明,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搞市场经济,完全可以通过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帮助和带动其他地区走向共同富裕。这是一条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正确道路。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是“第一推动力”。苏南的实践还表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两个文明都要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也搞不好社会主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苏南实践的不断深化
邓小平同志说:“固定的模式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⑦对待苏南模式也应该是这个态度。苏南经验是经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也是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开拓创新的经验。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再造新优势,再创新辉煌。
应该充分肯定苏南模式的优势和功绩:(1)有利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经济高速发展,最大限度地创造生产力;(2)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积极措施,有利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在高速发展乡镇工业的同时,稳定和发展农业;(3)调节城乡之间、劳动者之间的差别,有利于走共同富裕之路;(4)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当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苏南经济发展要上新台阶,苏南模式也要步入一个新的境界,有许多突出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并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加以解决。当前突出的问题是:(1)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明晰的问题。苏南的乡镇企业,主体是“乡办乡有,村办村有”的社区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形式的优越性是明显的,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产权不明晰的问题。继而出现“厂长负盈,企业负亏,政府负责”的现象。(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坚定不移,但鼓励和支持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不够,一些地方个体和私营经济所占比例较小。(3)第二产业比较发达,但第三产业却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第一产业也有一个不断提高的问题。(4)农村工业化以后带来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城镇建设规划布局不尽合理;过多地占用原已匮乏的耕地;影响生态和环境等。以上问题已经引起苏南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视,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保证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最近,我们在无锡市调查发现,完善、发展、提高苏南模式已有以下几方面可喜的进展:
(一)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提高乡镇企业整体水平。
无锡市从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区分三种不同情况,实施企业制度改革:
(1)一些规模大、设备先进、产品有竞争力、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制成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全省乡镇的股份制企业和省级以上的企业集团,90%在苏南地区,仅无锡市就组建企业集团100家。无锡县已建36家,其中有19家为省级集团。江阴市已建40家企业集团,其中21家为省级集团。
(2)面广量大的各类乡镇企业经过试点逐步推行股份合作制。这是一种集资产组合、劳动合作两种原则和功能于一体的产权制度和经济组织形式。具体途径有四种:增量扩股型;存量转股型;联营转换型;合股新办型。无论以何种形式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造,都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公有资产不流失,这就要求进行严格的清产核资、科学评估、正确作价和精确计算资产重置价。二是建立合理的分配关系,确立适当的按劳分配与按资分红、积累与消费的比例。
(3)对一些资产数额较小,产品档次不高,经营不善,处于亏损或微利的小企业(约占10%弱),可以实行租赁和拍卖,成为个体或私营企业。在实施租赁和拍卖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清产核资,防止公有资产隐性流失。
到1994年10月,无锡市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乡镇企业已逾千家,占企业总数的1/10强。实行后效果很好,初步达到了“一明、二优、三增强”。“一明”即明晰了产权关系,确立了企业的法人地位。“两优”即优化了所有制结构,理顺了企业与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优化了生产要素组合和资源配置,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三增强”即增强了经营者双向负责的观念;增强了分配关系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风险意识。基层反映好似“贴肉小布衫”。当然,也要注意不能把股份合作制说得完美无缺,甚至过份渲染“不搞不行,一搞就灵”,这是片面性的,因为任何一个企业的优劣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二)以集体经济的强大实力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农业,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
发展乡镇工业是苏南经济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可是乡镇工业的发展,会不会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导致农业的萎缩?这是人们普遍担忧的问题。从70年代末期起,苏南地区在走出一条农民办工业路子的同时,也摸索出用乡镇工业创造的利润反哺农业,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经验。仅在“七五”期间,苏南地区由乡镇工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的支农、建农资金就达40多亿元。进入90年代以来,如何进一步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和发展农业,推动农业向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服务社会化的方向继续前进,又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新问题。苏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没有在已有的成功经验面前固步自封,裹足不前,而是继续新的探索,积累新的经验。
他们针对工农剪刀差扩大,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情况,除了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教育以外,还制定了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把稳定农业落到实处。无锡市规定了硬性的补农、建农制度,每年以全市工业销售额的2%,第三产业营业额的1%,共约12亿元作为支农基金,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流域性水利建设和低产农田的改造。宜兴市采取提取建农金(每个乡镇企业职工每年提120元,即每月10元)、收取防洪保安资金、耕地占用税和林特产税等途径,每年可集中25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宜兴市每个劳动力每年还投入25个工时作为劳动积累,兴建流域性水利工程。由于采取这些措施,无锡市在乡镇企业向高水平迈进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农业出现“三高一创”(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创汇农业)的发展趋势。在苏南地区,农业所占比重尽管相对下降,但是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大大加快,农业生产的效益比八十年代初成倍提高。全区900万农民在人均不到8分的耕地上,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每年人均交售商品粮上百公斤。无锡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自1988年以来,连续五年没有下降,水稻亩产1050斤,小麦500斤,1983年至1993年由于生产、生活用地增长迅速,无锡市10年减少耕地48万亩,但粮食总产仍然在30亿斤左右。目前全市人均耕地4.9分,粮食、蔬菜做到基本自给。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⑧苏南经济发展到今天,从废除人民公社到实行联产承包,实现了第一个飞跃。现在正面临着第二个飞跃,即逐步实行农村经济集体化、集约化。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内在必然要求。农业不实行适度规模,仅靠手工劳动、一家一户生产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无锡市从1991年开始,由点到面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打破了联产承包以来的家家户户“人有口粮田,劳有责任田,猪有饲料田”的格局,将责任田集中起来搞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无锡市单个生产单位经营土地在15亩以上的各类实体2000多个,占全部农田总面积的30%的责任田已基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全市有5-6个乡(镇)还将口粮田也集中起来经营。
无锡市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在集体经济的扶持下,兴办小农场,实行专业承包(包粮食产量和定购任务)。一般是几个劳动力经营100-200亩土地,忙时务农,闲时兼营别业。到目前为止,无锡全市已创办各类小农场853个,共经营土地15万亩。无锡县是兴办小农场最集中的地区,目前已有小农场704个,经营土地11.5万亩。我们调查了无锡县钱桥镇,该镇从1991年起举办小农场,镇里成立了农业公司,专门管理小农场,并兴建了镇办农场,作为科学实验和示范基地,为各村提供良种和特种蔬菜等栽培技术。各村建立了包括机耕、排灌、植保等项目的农副业综合服务站。镇里还制定了“厂场挂钩”的制度,以解决季节性劳动力等问题。这样做的结果,1991年、1992年小农场的粮食单产高于户种单产的20%,小农场务农人员年平均收入比乡镇企业职工高20-30%。
苏南尤其是无锡地区的实践为邓小平同志“两次飞跃”的思想提供了有力的实证,也昭示着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当然,搞适度规模,兴协小农场,一定要看条件,看农民的自愿,对条件不成熟的不要急于求成、超越阶段,不要刮风搞一刀切。但是在条件已经成熟,农民又有要求的情况下,就要因势利导,领导农民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实现第二个飞跃。
(三)吸储人才,培养人才,为苏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力助推器。
苏南乡镇工业从五、六十年代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起步,到七、八十年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竞争能力,九十年代进入一个以提高为主、外向为主、高科技为主的发展新阶段。回顾创业历程,苏南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就是重视人才的发掘,乡镇企业一再异军突起的一大奥秘就是尊重知识。十年前邓小平同志曾有高度评价。发展到今天,人才问题更为突出。搞好一个企业,有两种人才必不可少,一是科技人才,没有科技人才,高新技术产品无从开发和生产;二是管理人才,厂长经理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苏南走出了一条引进、聘用、自培的“创才”路子。
——广开招贤之路,唯才是举。“借人家的脑袋,发自己的财”。他们以丰厚的待遇,诚恳相聘各地的有用人才。大批人才的引进,一下子缩小了苏南农村与大城市的差距。江阴市利港镇双良集团公司生产溴化锂制冷机,先后招来70多个全国各地的制冷技术人员。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科技人才,产值和利税方能逐年递增、翻番。该集团1993年产值4.3亿元,利润近1亿元,产品在全国的占有量达60%。1994年计划达到5.5亿元产值,1995年目标达10亿,本世纪末达到30亿。
——多种形式培养人才。通常的办法是引进人才和送出去培养人才,现在许多企业挑选人员到高等院校培训,办起了“没有围墙的大学”,无锡县这类大学生就有2000多人。江阴市月城镇沿山村不惜血本,自办大学,更见魄力。他们投资1000万元,办起了经国家教委认可的北京科技大学成人教育管理学院沿山分院,首批招生120人,分钢铁冶金、金属压力加工、冶金电气自动化三个专业,为新办的中外合资江阴中加钢铁有限公司培养人才。同时,他们还派出16人到上海工业大学深造,11人到华东冶金学院进修,还要派15-20人到法国培训。为外向型、高科技、集团化准备充足的人才资源。
——培训一大批优秀企业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敢想、敢闯、敢干的企业家,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一如既往地开拓奋进,为造福一方默默奉献。但也有少数人躺在功劳簿上,只讲成绩,不讲贡献,只讲“老板”,不讲“公仆”,只讲享受,不讲创业。各地很重视对企业家的教育。无锡县前两年就开展了“争当社会主义企业家”的大讨论,由优秀企业家现身说法,进行理想、宗旨教育。今年,他们又对全县的所有企业家进行轮训,使企业家跳出唯利是图的圈子,树立发展的观念、全局的观念、法制的观念和群众观念,为在市场经济中再创辉煌,再次异军突起而奋力拼搏。
对苏南模式未来发展的构想
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苏南人民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整个苏南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苏南广大干部群众已经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到,苏南经验要发展,苏南模式也要完善、提高。他们的眼界和思路更加广阔,向着“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服务社会化、农民知识化”的“五化”目标,迈出更加坚定、扎实的步伐。
农业现代化。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由于支持农业的物质基础越来越雄厚,苏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大大加快。目前,无锡、江阴等县(市),农田基本建设的标准和拥有的农业机械已相当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都建立了强大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村村办起了农业综合服务站,绝大部分耕地实现了农机、农技、植保、管水、种子和肥药供应等专业化、系列化服务。强大的服务体系包揽了农户70%以上的重活、难活和技术活,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窘境,逐步实现了“插秧不弯腰,开沟不用锹,治虫不背包,收割不用刀”。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推开,农业也逐步由兼业型转为专业型,必定会使从事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逐步提高,使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大大加快。
农村工业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加速了农村工业化的步伐,使农村劳动力出现大分化、大转移的新局面,大批农业人员向非农产业转移。目前,苏南地区已有1/2-2/3的劳动力由单纯从事种植业转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无锡地区不少村镇有70%的人在企业工作,有70-80%的收入来自企业。乡镇工业成了农村经济的主干。去年,无锡市工农业总产值1300亿元,为农民提供工资31亿元。江阴市共有农村人口57万人,其中31万人在企业、10多万人从事第三产业,占农村总人口的76%。苏南广大农民并不满足已取得的进展,正在为全面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而努力。
农村城市化。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反映在农村,而农村面貌的变化最显著地体现在农村城市化趋势上。苏南广大农民创造的农村城市化道路不同于早期欧美的城乡对立、城市畸型发展、农村一度凋敝的城市化道路,而是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性创造。从80年代开始,苏南农村城市化格局已初见端倪,逐步形成了由中心城市、县城和农村小城镇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发散状、网络型的城市构架。苏南农村城市化是以“农民造城”为发端,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过程。就无锡来看,正是充分发挥并组合起“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和“比较富庶的农村腹地”这两大优势,按照城乡通开、功能互补、资源有效配置、要素合理流动的要求,把城市和农村联接为一体。无锡市对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是,中心城市实行功能转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真正的金融、信息、科教、交通和娱乐中心;县城向中等城市规模发展,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卫星城;现有小城镇向县城规模发展,中心村向乡规模发展。到2000年乡集镇和中心村将集聚50%以上的人口;乡集镇达万人以上。集镇建设将各具特色,村、镇建设合理规划,按照功能划分合理的要求,建设好农田保护区、工业小区、三产和社会事业区、居民住宅区。
服务社会化。苏南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人们在生产上希望得到更周到的社会服务,生活上追求更高层次的享受,住要舒畅,吃要营养,穿要漂亮,并对娱乐、教育、卫生、医疗、保险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流通、大买卖、大市场、生产生活必须要有系列化服务。而社会化的服务,取决于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和很好地解决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化服务,用无锡市委负责同志的话说,就是“衣食住行乐教学,各得其所;生老病残亡祸灾,都有安排。”。
农民知识化。苏南农民对乡镇企业的首创精神,已为世人所称羡,随着乡镇企业从手工劳动向外向型、高科技方向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尊重人才的重要性,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性。农村要实现现代化,不从根本上克服农民原有的愚昧落后思想,不提高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那就等于是一句空话。苏南有眼光的企业家早就把培养未来的生产力和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放在重要位置,不惜工本抓教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创办职中、技校,甚至自办大学,努力提高高中和大专学生在村民中的比例;不惜巨资引进招聘人才,或输送人员出省、出国培养。这一切都为苏南农民知识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2000年,无锡农村平均四人一张报,一人两本书,要把家家户户人人引进科学的殿堂。
农村“五化”的逐步实现,预示着中国农村向现代化发展的光明前景,也是提高、完善苏南模式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按照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克尔斯提出的现代化10项指标的标准测算,到2000年,苏、锡、常三市有7-8项主要指标达标,基本实现现代化。所以,只要苏南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针,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把握,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不断认识规律,认真总结经验,“苏南模式”一定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再现辉煌,苏南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第24页、第89页、第89页、第238页、第355页、第373页、第292页、第355页。
标签:农村改革论文; 苏南模式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农民论文; 集体经济组织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 共同富裕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