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国有商业企业效益下降的基本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竞争性论文,对策论文,效益论文,原因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有企业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同样要经受优胜劣汰市场法则的“洗礼”。由此可见,效益也是国有企业的生命。然而,竞争性行业的国有商业群体却陷入了经营萎缩、效益下降、连年亏损的逆境。因此,研究这个群体的效益,对于5万个批发零售企业的前途命运, 乃至对于国有经济改组和社会商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有商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
(一)国有商业效益(本文内容不含粮食、物资、 医药等国有商业系统,专指原商业部的国有商业系统)的实证描述。
以实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为标志,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计划商品流通体制期间(即1953~1979年)。在这27年期间,国有商业企业效益总态势是,市场占有率高(最高年份达97%),纯销售大幅增长,劳动效率提高,流通费用率下降。80年代后5年, 流通费用率基本恢复到历史上最好的水平;但是,流动资金占用率提高,毛利率递减,导致利润率下降。具体指标如下:从1953~1979年,纯销售增长4.66倍;流通费用率由11.9%降至8.70%;国有商业企业总资金增长7.44倍,流动资金占用却由48.4%提高到64.4%;流动资金周转由2.07次减至1.55次;毛利率由24.21%降至17.26%;利润率由6.6%降至3.5%;税后净利润率由5.1%降至2.5%。
第二阶段转入市场流通体制期间(即1980~1997年)。在这18年期间,国有商业企业总的态势是,经营环节减少;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纯销售增长缓慢;人均劳效降低;流动资金周转日趋缓慢;费用率上升1倍;毛利率下降一半;利润率大幅下降; 企业亏损额和亏损面日趋扩大,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连续四年国有商业全行业净亏损现象。具体指标是:市场占有率由1980年底的68.7%,降至1997年上半年的22.4%,经营网点仅占社会总量的2%;从前10年看,纯销售额增长86.5%, 但剔除价格因素,从1985年起实际已出现负增长,1989年比1979年实际下降12.8%,人均劳效下降42%;从1980年到1996年,流通费用率由7.9 %直升12.76%,再攀至1997年上半年的16.76%;库存商品周转由2.88次,增快到5.7次,而流动资金周转却由2.18次减至1.6次; 毛利率由14.95%跌至10.68%,再跌至1997年上半年的7.18%;资金利润率由10.52%,一路狂跌坠至2.1%。1990 年出现国有商业历史以来第一次全系统净亏损现象。该年销售利润率为-0.07%,盈亏相抵后净亏损7.16 亿元,亏损面为26%。1991年又亏损1.75亿元。1995年至1997年1~9月连续出现全系统巨额亏损,盈亏相抵后净亏损额分别为19.5亿、23.18 亿、24.48亿;资产负债率已达77%(2120亿元/3370亿元), 流动比率78.46%(两者皆为1996年度数);亏损面已扩至40%, 还有一笔巨额的潜亏。这个销售效益的大滑坡,标志着国有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转折。不仅国有批发和中小零售企业的经营效益持续下滑,而且一大批大零售店已由盈转亏,继续恶化,照此下去,到2000年我国竞争性行业的独资国有商业企业将所剩不多。
(二)规律性总结。
纵观45年国有商业企业的效益动态变化,其特点大致如下:
1.计划流通体制也即商品短缺时期,国有商业购销两旺,经济效益步步走高。其中,批发好于零售,大批发好于中小批发。表现在:一是流通费用逐年降低,到1980年已经降到历史最好水平,流动资金周转和商品周转接近历史最好的1957年(2.21次和2.42次)的水平。二是一、二、三级批发环节的效益集中在一级站。批发企业销售额占国有商业系统总销售额82%,流动资金占88%,固定资产占81%,利润占71%,职工人数占52%;人均创利比零售高1.22倍。可见,这一时期批发企业是国有商业系统的盈利重点。批发企业中,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费用率之比为5.6∶37.2∶57.2,人均创利之比为54∶37∶9。形成上述诸环节的利润分配格局,不反映各环节企业的主观能动作用,而是实施“三固定”流通政策的必然结果。
2.转向市场体制改革以来,国有批发零售诸环节基本定势。减少流通环节,首先冲击国有批发商业的二级站,一、三级站继后生意难做,效益下降。国有零售商业效益由高趋低,大零售好于中小零售,中小零售由盈变亏,呈斜线状态。1996年中型零售企业亏损5.4亿元, 亏损面为19%。 小零售企业亏损额更大。 大零售业的利润变化呈︵字形,1996年仍有利润40.9亿元,但效益下滑严重,亏损面已达15%,且在降价销售风潮中,效益将继续下滑。从1989年开始,由于政府不再补贴亏损,挂帐日趋增多。再加上三角债蔓延,所有三层批发站一蹶不振,跌入亏损的泥潭,站名已经变更。到1996年原一、二级站的亏损面分别为24%和37%。原一级站企业数量小,但挂帐额大(仅天津13个站贷款挂帐14亿),潜亏严重。报表显示原一级站亏损2.9亿元, 原二级站净亏损11.9亿元,原三级站亏损更甚。
3.从企业角度考查,大多数效益下滑的轨迹先后经历“五停”阶段:销售停止增长(1989年前后,近几年已绝对下降),财政停补亏损(1991年前后),银行停拨贷款(1992年前后),工厂停止赊销(1994年前后),商店停止经营。中小城市、县城及大城市的多数国有批发零售企业实际已名存实亡。导致市场占有率趋降;毛利率由高走低,费用率由低攀高;亏损率趋向增加(包括潜亏严重)。
4.从近十年发展趋势看,少数国有商业大企业效益趋好,国有单体中小企业效益趋差,两极分化日渐明朗。国有商业效益好的企业几乎全部集中在大零售店。资本规模越大,效益就越高。据统计,较之1995年,1996年国有大零售企业,从461家减少到414家,但利润总额则由34.4亿元增加到44亿;大型零售企业的盈利面达86%。
基于上述,我们无法回避竞争性国有商业企业进入市场体制环境中,面临将被置于死地的严峻局面。要寻求对策,首先必须反思和剖析效益下降之症结所在。
二、效益下降的基本原因分析
国有商业亏损原因,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政府与企业、经理与职工、体制与党风,相互交叉,错综复杂。直接的表层原因是销售下降,费用提高。从深层次角度剖析,有以下5点:
1.国有制的集中统一性不适应市场的多变性。竞争性行业要求其主体有很强的经营灵活性、体制适应性,而一大二公的国有制固有的统一性、官办性与之不相适应。首先, 竞争性商业行业显著的特征有:(1)资本投入少。由于商业运作仅局限于商品流通过程,如收购、运输、储存、销售四大环节,对技术装备性和固定资产的规模性要求不高,因此从事商业经营,较之于工交金融,资本投入要低的多。(2 )劳动密集型为主体。商业劳动以手工操作为主,对专门技术性要求低,因此,商业行业的劳动密集性很高,技术密集性低。(3)进入障碍小。 由于商业行业技术性要求低、劳动力充裕、资本投入少,因此易进入,竞争性极强。其次,国有商业企业的运作又具以下特点:(1 )机制比较僵化。由于国有制要求内部制度的统一规定性,由于国有商业企业是政府意志的执行工具,而非谋求利润最大化的独立意志体现者,要求严格执行高度的计划性和制度的统一性,而这难以适应市场多变、地区差异、企业差别等不同要求。政府与国有商业企业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关系,导致国有商业企业体制及其机制的僵化及操作的滞后性,由此弱化了竞争能力。(2)竞争性国有商业企业具有鲜明的小、散、弱的特征。 在计划经济、独家经营、商品匮乏条件下,不影响其生意兴旺,稳得差价。但是在买方市场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比之个体商贩缺乏积极性、灵活性,比之私商、外商又缺乏实力和规模。(3 )政府调控目标与企业效益目标的差异性。由于国有制性质,国有商业企业必须随时“听命”于政府,发挥调控市场职能,追求实现稳定市场目标,却又要求企业自负盈亏;但是,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又必须追求利润最大化以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国有商业企业的二重性决定了其效益定位的模糊性和矛盾性。而没有明确的科学合理的效益目标定位,企业便难以建立起有效的动力机制。
2.产业结构变动和冗员急剧大量增加。为了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政府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大量剩余劳力流向商业行业,不少产业部门企业通过建立直销体系,或转向经营,或建立“三产”等形式,从事商业经营,国有商业企业机构庞大,冗员逐年膨胀,致使流通领域竞争过度,社会平均利润率趋低,也导致效益下降。
3.自有资金过少,结算资金过大。(1 )国有商业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自有流动资金过低(1989年占全部流动资金的9.4%)。 结算资产占比重过大,致使资本经营恶性循环。我国目前三角债锁链叠迭,由于其多为呆帐、死帐,因此经营进入恶性循环。从流动资产占有情况看,1980年库存商品资产占80%,结算资产仅占15%;而到1996年,库存商品资产占27.8%,结算资产却占到58%。成为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恶性循环,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2)资产负债率过高, 使资金过缺与利息过重并存日益突出。由于历史政策性原因,数十年来国有商业企业资本积累相当缓慢(其利润基本全部上缴国家,而非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在拨改贷投资体制和债务重重的条件下,国有商业企业利息包袱迅速膨胀。1996年国有商业企业负债率高达近85%,致使利息支付占费用支出近20%,加大了企业成本上升刚性因素。(3 )政策性变动因素,导致企业成本上升,效益转移。国家两次提高农产品价格;一再上调运费、煤水电费、房租费等;实行增值税制度;推出社会保障政策,由企业支付职工大病统筹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失业救济金等,这部分支出占到企业工资总额30%左右。同时,由于职工工资、津贴、福利的增加和职工人数增多及销售零或负增长,企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人均劳效增长速度等等。加大了的费用支出,推动了国有商业企业成本刚性增长。
4.经营体制滞后。(1)从批发看,国有批发企业被逼无奈, 不少进行新老划断,新企业充满活力,为国内外名牌实行总代理、总经销经营形式,使效益有改观,但老企业债务越背越重,总体上仍亏损。主要原因是缺乏资金、债务过重、人员过多、体制滞后。从零售看,国有零售业态单一化、趋同化现象严重。百货店业态在大店中占90%以上,近几年增加了近万家中小型超市,经营也雷同。由于零售业发展过快,市场出现过度竞争。一些城市出现多个大店停业的反常状态。(2 )国有商业企业组织化程度过低,大型企业占国有商业企业总数的2%, 中型企业占9%,小型企业占89%。大多数企业独立经营和内部承包经营,一盘散沙,导致企业竞争能力弱,市场占有率下降。
5.企业低素质因素。一是观念滞后。由于长期躺在政府政策怀抱里,面向市长局长,而无视市场。面对竞争市场,国有商业企业“等靠要”依赖意识仍然严重,市场、竞争、效益观念差。二是经营机制僵化。表现在:经营结构和经营方式老化,以粗放型经营为主;坐等上门官商作风依旧;低工资大锅饭的分配机制,员工缺乏活力和创造性;人员的文化素质偏低;经营型管理为主,缺乏懂管理、善经营的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经营与管理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低,不适应商业经营现代化的要求。三是短期行为严重。由于管理粗放,管理、会计、审计等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制衡机制与监督机制,因此,经营者负盈不负亏及短期行为严重,贪污、挥霍浪费现象较普遍,制约了企业发展的生命力。
上述种种,从总体上看,实质是国有商业资源配置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表明国有制对完全竞争性商业领域的不适应性,这是国有商业企业效益下降的根本原因。
三、提高竞争性国有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思路
在提出提高效益对策之前,首先应明确国有商业企业类型界定及其效益的目标定位。
(一)商业行业分类界定与国有企业效益目标确定。
按商品关系国计民生重要程度,和政府对企业经营及其价格的干预程度来划分,当前商业行业划分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国家部分垄断经营行业。这类行业的主要环节(收购、储存、进出口等环节)的各种要素资源及价格受到国家限制。具体如粮食、食用油等。国有粮食企业承担国家收购储备任务。国有商业企业仍发挥大流通中主渠道作用。第二类为国家有干预的半竞争性行业。这类行业,各种要素资源基本能够自由流动,但有时受国家的干预和限制。如猪肉、食糖,还有特大城市的蔬菜等行业。这是因为,三者关系到社会安定、民心稳定的支柱商品,政府必须适当调节,必要时委托国有商业企业进行吞吐调节。或控制批发,或有时对价格进行干预,或给予生产和经营者以财政补贴等,要求某个环节的某些国有商业企业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第三类为充分竞争性行业。这类商品行业,各种要素资源能够自由流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国家实行缴税和自由交易的政策。国有企业同其他非国有企业平等竞争、自由经营。
基于上述行业类型界定,国有商业企业因分属不同行业,可界定归结为垄断性、半竞争性和充分竞争性三种类型,这有助于明确国有商业企业有区别的效益目标,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
(二)三类国有商业企业的效益目标定位。
对大多数进入又暂不能补缺的竞争性国有商业企业,改革初期还具有二重性质及其二重任务,即作为国家(社会)所有的企业首要职责是完成国家任务;同时作为市场主体之市场化企业性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当企业发挥政府调控职能与企业自身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发生冲突、国家不再补贴,企业自负盈亏时,既必须完成国家调控市场之社会目标,又必须完成企业自身效益目标。此时,对国有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是二元的。在绩效、劳动挂钩的体制中,利益驱使使企业或部门更重于后者,甚至不惜偷税、不折旧、不摊销,追求近期小集团利益,往往与政府意愿相矛盾。
时至今日,非国有经济已成长壮大为主渠道,在竞争性行业国有商业退出已无碍市场繁荣的条件下,对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考核,那种唯一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的主张值得商榷。应从竞争性国有商业行业亏损和处于转制时期的实际出发,侧重考核国有资产价值、职工就业和企业扭亏。而对少数转为混合所有制而又有发展前途的现代国有企业的考核,应确定以下原则:一是符合市场经济对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要求,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并尽可能与国际惯例接轨。二是考核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水平,如企业的投资收益、人均劳效、费用水平、偿债能力等。可供选择的考核指标有:(1)销售额;(2)利润总额;(3)税后利润;(4)流通费用率;(5)毛利率;(6)流动比率; (7)速动比率;(8)负债比率;(9)存货周转率;(10)销售利润率;(11)资本利润率。
(三)提高竞争性国有商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1.通过资产重组,实现规模化大集团战略。在当前买方市场条件下,竞争性行业的商品市场容量已相对饱和,竞争程度相当激烈,外资开始进入我国市场,个体私有商业大有称霸国内商品市场之势。这种环境下,少数有实力的国有商业企业唯有在转制、改组中,走商、贸、工一体化,集团化路子,实现规模经济,达到协同效益,从而起到主导作用。然而,国有商业目前现状,企业组织处于“小、散、乱、差”态势,与国有经济所要求的规模背道而驰。因此,竞争性国有商业企业的走向是,通过股份合作制、兼并、破产、拍卖、资产租赁等形式,在收缩阵地中进行资产重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放开中小企业。少数实力强的大型商业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资本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更高的,以资产纽带、母子公司的新体制。经过三、五年的努力,达到国有商业资本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达到实现两个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国有商业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率,从根本上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效益。
2.加大科技含量,增强国有商业企业竞争能力。当前我国商业已处于世界科技飞跃,国内商业革命到来并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时代之中,没有现代化经营管理手段,就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全球化电子商业时代,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与外资大型流通集团抗衡。然而,目前国有商业企业科技手段普遍低下,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商业开发应用程度很低,大多数企业仍是以传统的手工操作为经营与管理的主要手段,这是竞争性国有商业企业竞争的一大弱点。要提高经济效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是要加大企业经营与管理手段的科技含量,不仅要提高自动化技术装备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水平,利用世界科技先进性带来的信息网络化资源,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与经营者的理念和素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通过商业自动化的应用,极大提高效率,强化市场动态分析,及时捕捉商机,加速流动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3.部分国有批发商业企业转向物流中心。买方市场的形成,彻底改变了生产导向为主要特征的运行态势,转向以消费者需求为轴心、市场导向的经营环境,这就要求批发商业企业彻底转变经营职能和经营体制,从而寻求自己的市场生存发展空间。然而,已经在负效益低谷里徘徊了近十年之久的国有批发商业企业,至今未真正爬出低谷,多数已名存实亡,少数已被兼(合)并。实行母体裂变、新老划断的企业,虽然一小部分新建实体,探索了一条新生之路,但是整个群体在被淘汰中。竞争性国有商业批发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根本改造,从垄断、计划、官办中脱颖而出,适应零售主体微型化和业态多样化的要求,充分运用资本、商品、信息技术网络化等优势,以投资主体多元化,解决资金奇缺,从而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商业自动化改造,建立起以服务功能为轴心之配送和物流中心。由此形成在资本规模、经营设施、技术手段、网络渠道上竞争市场的优势条件,使部分企业彻底走出效益低谷。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4.国有零售商业要调整业态结构,改变以百货店为主体业态形式之单一经营结构。近十余年我国的商品购买力明显提高和档次化;消费需求趋向多层次多元化,新型消费者主体形成,等等。上述消费需求市场的发展变化,开始要求百货店、仓储式平价店、购物中心、专卖店、超市、连锁便民店等多种业态与传统商业并存格局。实际上,我国百货店由于超量发展,在多数城市已面临过剩。然而,目前国有零售商业仍是以百货店为主要形式,很不适应买方市场下消费需求结构与方式的变化要求,效益连年递减。因此,国有零售商业需要调整业态结构。
5.建立新企业体制和新机制,造就一支真正的企业家队伍。经营者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是否能提高经济效益,关键条件是经营者及其领导班子。经营者的素质、理念与经营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命运。而经营者队伍恰是国有商业企业的薄弱环节。目前大多数国有商业企业仍沿袭传统的经验型经营者为主体、经营者能上不能下的僵化用人机制,极不适应严峻的变幻莫测的市场要求。为此,应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实行经营者年薪制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为契机,建立起适用于经营者班子的企业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使经营者能上能下,以能和绩上任,造就真正的企业家队伍。
(四)政府的干预作用。
作为国有商业企业所有者的政府主管部门,对待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商业企业,在管理权限与政策要求上应有所区别。对于竞争性国有商业企业,当地市县政府的职能应侧重于从系统整体角度作宏观政策引导。具体如,围绕“抓大放小”和两个增长方式转变的方针,提出商业资本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大思路,并作统筹规划,制定总体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制定有利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法规政策。至于企业效益问题,政府的干预作用主要体现在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出相应的效益目标与考核的政策要求。而不是用行政干预办法,硬性调配安排企业领导;制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经营战略与措施,并作硬性规定与考核。说到底,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