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评价的思想基础及评价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论文,思想论文,方式论文,基础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网络教学的评价有三个相互密切联系的内容或层面。一是评价的指导思想,二是评价的方式,三是评价的工具和方法。评价的指导思想是进行网络教学评价的思想理论基础,依据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制定什么样的评价原则,就会应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工具和方法。它起着定位、统领性的作用。评价的方式是评价活动的组织形式和途径,是评价思想和理论的具体体现。而评价的工具是进行评价活动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手段,是实现评价目的的具体工具。目前,在网络教学评价方面对评价的工具和手段给予较多的重视和研究。但对前两个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此做初步的讨论。
一、网络教学评价的思想基础
对网络教学的认识和评价,要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如果对一个事物的把握不在思想理论上找到它正确的基点,就不能真正把握这个事物的实质的;就不能真正认识到这个事物的功能、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也就不能对其做到真正合理地、科学的评价。
(一)两种认识倾向
从教育的角度来评价计算机网络,最大的问题是:它对教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历来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是“替代论”;另一是“危害论”。
相对而言,“替代论”有其较久的思想渊源。早在19世纪末,美国一些社会学家如查尔斯·库利等人,出于对当时美国社会面临种种问题的忧虑,将刚问世不久的电报、电影等传播媒体当作拯救社会的工具,给媒介技术近来的总体进步赋予巨大的意义,在本质上将现代媒介解释为在美国恢复广泛的道义和政治一致的力量。
到了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用古怪的概念和新异的观点将传播媒体的作用引向极端,以至于把传播媒体看成推动历史发展,使社会组织和人们意识变革的重要的、唯一的动力。在这种认识的背景下,他认为“信息的加速走向极端之后,课堂和课程的专门化现象又一次消失了”。“由于电子技术使人在瞬息之间提取信息成为可能,千百年来专注于教育学和资料排列的倾向随之结束。”这类观点在西方教育未来学中形成了“学校消亡”论和“教师取消”论。
一些学者在批评现存教育制度缺陷的同时主张废除正规的学校教育,用图书馆、博物馆、书籍和电视来取代学校和教师。当计算机网络出现后,这类观点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而且这种意识更为强烈。认为用它可以替代学校、教师、课堂、教科书等等。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危害论”。“危害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新技术媒体的缺点放大,过分夸大媒体技术的负面效应,视电子媒体为教育领域内的“洪水猛兽”,对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认为“计算机发展的结果,由于不用脑可能导致我们的智力退化”。还认为“不要把学校看作是一个教学工厂,因此,机器也不能代替教师。在有理由用机器代替教师的情况下,也必须把这种教学看作是反常”。也有的学者对网络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充分的剖析,但也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认为它对教育的影响是弊大于利。从教育理论的观点看,无论“替代论”还是“危害论”都是没有正确把握计算机网络及网络教学的本质。计算机网络若是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它就成为教育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信息工具的属性。它是人们用来储存、加工、处理、搜集、传递信息的工具。它是延伸教师、学生和学校教与学功能的工具。既然是工具,它就有两面性,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也能造成可怕的危害。因而,如何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那么,对网络教学活动的评价,一定要把计算机网络放在教育活动的过程或环境中进行。科学地把握人—机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正确的网络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这就需要从哲学的角度来认识。
(二)来自哲学的思考
“替代论”的哲学基础是西方科学主义哲学观。科学主义的技术观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充满了活力,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危害论”的哲学根源是人本主义哲学观。人本主义的技术观则认为技术工具是“冷冰冰的”“机械的”“无人性的”,与充满情感、哲理和富有人情味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从表面上看它们的观点针锋相对,但它们对信息工具的认定却是一致的,即把信息工具,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看成脱离于人之外的神奇东西;它们都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把人、工具、技术和教育发展割裂开来,片面地强调某个因素的决定性,看不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以唯物辩证法看待这个问题,就必须从人、工具手段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中来把握计算机网络属性。也必须从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确定它在人和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生产劳动中,人类将自己的智慧经验“倾注”或“外化”在那些可以成为工具的自然物质上,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工具,同时也产生了非物质因素的使用工具的经验、方法和技能。对工具的使用增强了人类的劳动能力,扩大了认识世界的眼界,又进一步促进了人类智慧经验的发展。在社会实践中,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和特点内化为人类的智慧经验,而人类的智慧经验又能外化在客观物质上,成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无论古人类的石斧还是现代社会精密复杂的机器设备,它们都是历史长河中人类智慧的外显物,是对人类本质力量的显示,是对人体器官功能的延伸。而人类的智慧经验则是任何工具手段的核心或“灵魂”。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智慧经验“外化”的结果。它是对人类加工、处理、传递信息能力的延伸。信息网络要取得这些“延伸”的作用仍有赖于人们对它的设计、开发、使用和管理等。因此计算机网络在本质上说不能替代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通过人类智慧经验也能控制、消除或减少计算机网络对教学、学生的负面影响。网络必须在社会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与人、与师生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将网络从社会、从人的活动中剥离出来。更不能把它与社会、教育和人的活动对立起来。这就是认识和评价网络教学的思想基础。所以对网络教学的评价更主要是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着眼于网络技术,或网上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的评价。不能把工具与活动、媒体与人有意或无意地割裂开来。
二、网络教学的评价方式
网络教学从实质上说是一种教育或教学活动,但它在教学的形式、过程、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所以对网络教学的应用进行评价是一个新课题。本着上述对网络教学认识和评价的指导思想,在对网络教学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一)对网络教育评价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评价对象的明确性。评价网络教学是针对网络本身技术运行状态?还是网上教学信息资源?是针对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还是网络课程开发者的设计思想或教学策略?对什么对象进行评价一定要清楚。但在现实中,往往评价的对象并不明确,大都指向网络课程或网上学习资源。而忽视了学习者和教育者,也忽视了对网络教学活动过程的评价。
2.评价目的要清晰。评价网络教学是要衡量和反映这种教学的结果?还是衡量和反映这种教学的过程?或是衡量和反映网络教学的形式?但在现实中,往往容易局限在网络教学的形式上。
3.评价教育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不仅评价网上教学信息资源,还要注意分析和考虑师生活动中存在的现实的、对网络教学产生影响的学习资源。网络上的学习资源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现实生活,或来自其他媒体,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学习资源就不会对网络教学产生影响。忽视了这一点,对网络教学的评价以及网络教学发展导向都是有害的。
4.对网络教学的评价应从全面的、系统的角度进行。所谓全面,就是评价的对象要全面。不能仅仅是网上教学资源。要对网络技术的运行状态、网上教学信息资源、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网络课程开发者的设计思想或教学策略等进行全面的评价。所谓系统,就是把运行状态、信息资源、学习结果和设计思想等方面进行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从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中得出结论。
(二)网络教学评价的方式
1.实验。实验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方式。对网络教学亦可采用这种方式。所谓实验就是在特别安排的教学条件下,在教学实验组中使用网络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最有利、最典型的条件下,判断活动方式的质量。在通常的情况下,选择一部分学生为实验组。另一部分学生为控制组(对照组),在实验组中应用课件进行教与学的活动,然后用教育测量工具,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对教学的质量加以评判。
2.专家评估。所谓专家评估是指由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课件设计制作以及相关学科的专家通过查阅课件产生的文档资料,观察与记录网络课程运行状况,并依照一定的判断标准来进行评价的方式。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组织的课件评比大赛中大都采用这种方式。与实验的方式不同,专家评估是直接针对课件所做的分析和判断。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首先,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可以对课件设计和制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给予诊断分析,并提出好的建议。其次,参与课件评价过程主要是专家们,操作过程简单易行,能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再次,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较多的课件给予评价,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专家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对课件、网络课程的评价往往是在脱离教学的实际环境中进行的。缺乏教学实际效果的真实反馈信息,这样容易造成某些主观臆断,“先入为主”的缺陷。
为了提高专家评价法的可信度,保证评价的质量,国外有人采用分项目专家评估的方式,即对网络课程设计和制作的各个环节组织一些专门人员进行评价。我们可以把网络教学分为课程设计阶段、开发制作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优化阶段等,分别对这些阶段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加以评价。达到对网络教学全过程进行评价的目的。
3.现场应用。所谓现场应用是指在网络教学实际应用中来评价。向教师和学生收集反馈意见,并加以判断的评价方式。现场应用是对有教学过程或课程进度而安排进行的,它不刻意对教学的某些因素来加以控制,也不人为地改变相关因素,与实验法是有区别的。其二,现场应用不象实验法那样设置观察和记录的仪器设备。其结果的好坏主要来自网络课程的使用者—教师和学生的反映。这也是与实验法不同之处。
现场应用的优点:首先,在教学实际应用中真实地检验了网络课程的质量。因为它毕竟属于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它放入教学活动中进行检验和评价,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出网络课程的质量或问题所在。其次,这种方式能克服应用专家法中由个别专家主观臆测带来的不客观评价的缺陷。
当然,现场应用法的实施也有局限性。教师和学生的反映受其自身能力、水平和教学需要等因素的限制,未必能全面反映出网络课程的质量和问题。另外,现场应用法受学校管理法规、课程安排、教学进度、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且周期缓慢,费时费力。
4.综合应用。所谓综合应用是指将专家评估和现场应用结合起来用于网络教学的评价方式。对专家评估和现场应用的综合使用,能做到优缺点互补、扬长避短。这样一来,既能吸取来自教学现场的反映和要求,又能得到专家的意见和指导。
对综合方式的应用,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出最佳的结合的途径和运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