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理念下的科学教学案例分析---------《搭支架》论文_林方军

STEM教育理念下的科学教学案例分析---------《搭支架》论文_林方军

林方军

湖北省十堰市柳林小学

摘要:本文是一篇以《搭支架》为主题的教学案例,案例中渗透和运用了科学教学中当下提倡的"做中学"和"stem"教学理念。力求在探索"先知而后行与先行而后知";思维"复制"与"原创"等方面进行尝试,展现科学教学中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美学等学科的融合与发展。

关键词:做中学;stem;胡萝卜高塔

"听过的,忘记了;看过的,记住了;做过的,掌握了。"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积极的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眼烟云",很难扎根在学生脑海中。当前"动手做"科学已经成为科学课堂的核心理念。Stem是一种以项目式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堂组织方式,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融为一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而《撘支架》这一课为融合"动手做与stem"理念提供了很好的教学主题。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撘支架》一课,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搭建一座既高又稳,承受力大的高塔。教材上的示例是以纸棒为基本材料来建造塔的结构,为了提高挑战的难度和趣味性,我们五年级科学教师决定让学生建造"胡萝卜高塔"。

上课开始,教师提出学习的任务与要求:搭建一座既高又稳,承受力大且美观的胡萝卜高塔。并组织学生认识所需要的材料与使用的工具:两头尖的牙签一包、小刀一把、胡萝卜2根、纸板一块。然后激发小组之间来进行一次学习竞赛,评选出"最佳合作团队"奖。但是,到底是老师先讲主要的技术要求,学生再制作;还是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再总结经验加以制作呢。心中产生了两难选择,经过权衡,我们选择了后一种教学安排进行尝试。

生:跃跃欲试

师:你们打算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估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不同小组的学生发言时众说纷纭,基本都是凭空想象的乱猜。科学需要证据和实践依据,显然学生的回答都是底气不足的。所以,这时候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希望自己亲手试一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思维是否周密。

师:不做具体的要求,也少做实际的方法指导,任由学生小组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不受束缚的去尝试自己的高塔之旅。

生:开始自由的设计与创作。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思维与热情得到充分的激发与释放,有的小组在多次尝试之后获得了"自己很满意"的小小成功,"塔"犹如那即将直飞云霄的长征捆绑式火箭般高大挺拔,情绪高涨达到了顶点,课堂"放"到了极限。也有的小组作品其貌不扬且摇摇欲坠,面对自己的"杰作",学生的情绪似乎低落到了低点,干脆去其他小组参观学习去了。

师: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小组之间相互参观学习,

生:在参观中长见识,取长补短。

师:请大家静心思考,你们在创作中有哪些好的经验与不足,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共识。

希望经过3分钟的静思默想使学生对建高塔这个工程的认识有质的飞跃。

师:请各小组的汇报员汇报你们的收获,你们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启发?

组1:我们组的塔底座太简单了,就是一个四边形一直建上去,上下一样大,很容易倒,没有考虑塔应该满足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特点……

师:下一次创作时打算怎么改进?其他组的同学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助解决吗?

生:下次我们打算让底座由5个正方形组成,塔身建在正中心的正方形上,这样塔基是对称的,既美观又让下面重一些,提前做好设计并画好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生:还可以把塔基设计成五边形,然后在中心加一个萝卜块,分隔成5个三角形,这样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好的原理......

组2:我们组的塔底第一层萝卜块直接用的圆形萝卜块,与桌面接触面积大,更加稳固……

组3:我们组的塔没建几层就开始歪了,再往上建就倒塌了,我们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师:有没有哪些同学遇到同样的问题?你发现问题的根源了吗?

生:因为牙签扎的不够垂直,所以往上就逐步歪了。

生:因为牙签扎的深浅不一样,所以每一层的高度就不一样,容易歪。

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眼睛看清楚垂直了再用力扎牙签。

生:放在桌面上把支架搭好后在"移植"到塔身上去,桌面是平的,支架不容易歪。就像工地上的吊塔一样,一段一段的"长高",容易控制。

师:我们扎牙签到胡萝卜里时,一般都是把尖头全部扎进去就很难再扎深了,如果萝卜块的厚度不一样,会出现什么结果?

发挥空间想象力,让学生自己探索未知,结合数学图形知识,形成认知。

生:扎出来的支架边长会不一样长,最终导致塔会歪斜而难以搭的太高。

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生:把萝卜切得一样厚保

师:如何保证把萝卜块切一样厚、一样宽呢?谁有经验?

生:我们组是把萝卜切1厘米厚,先用尺子在萝卜上量好距离,用笔做好记号,而且一圈多做几个记号,再选一个"刀工"好的同学沿记号去切……

组4:塔顶可以做成尖的,用萝卜头的"废料"把塔顶"收拢"很美观

生:还可以再用单根牙签在上面增加高度,一举两得……

生:海可以在上面插一面胡萝卜旗子……

组5:我们组的塔还行,做得比较正,但就是萝卜不够用了,搭不了多高……

生:你们的萝卜块切的有点大了……

生:萝卜的边角废料有的地方海可以使用……

师:在现实中,如何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是我们工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组6:我们组把白萝卜与胡萝卜搭配使用,关键位置用白萝卜点缀,更美观……

组7:我们组为了把塔基建结实,我们用到了课堂上学到的架梁的方法。

生:三角形总是有一边长些,而牙签都是一样长,怎么架梁呢?

师:大家经历了很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共享提升的学习过程。下次课在今天总结的基础上,再次创造改进,要求同学们尽可能多用跨学科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本次活动课中,较好体现了"做中学"和"stem"中涉及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跨学科思维与能力的运用。

就科学探究而言,动手固然重要,但科学的理性思维亦不可缺。"动手"与"思考"犹如鸟之双翼,必须同等关注,比翼双飞。如果我们在动手前努力设置理想的流程,把要求与注意事项给学生讲的清清楚楚,就可以压缩操作的时间,教学环节会环环相扣,非常完美。但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自然而然地打开,没有超越教师的所思所想,而获得思维的解放与突破,学生其实是被"五花大绑"或只是简单的复制教师的思维。在追求理性的探索与实践中,是先知而后行,还是先行而后知,需要我们结合不同的内容,在不同的阶段做到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STEM教育价值的研究[J].阳鸿.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02)

[2]STEM教育视野下中学生探究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赵慧臣.现代教育技术.2017(11)

论文作者:林方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STEM教育理念下的科学教学案例分析---------《搭支架》论文_林方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