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工程的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在电力建设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建设工程的进度与质量,甚至可以说决定着工程的成败。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国家电网建设力度的增强,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其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问题解决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问题解决方法
输电线路施工建设工程主要服务于电力传送,是用户和变电站之间电力传输的通道和纽带,是电力配送环节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输电线路的电力容量不断扩大,但是伴随着复杂电力系统的要求,输电线路铺设的难度也越来越高,在输电线路搭建过程中,电力企业遇到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因此,电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施工作业规范,有效监控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质量,促进电力工程建设平稳、健康发展。
1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基础施工技术
输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技术应用问题,需要在施工前,结合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现场条件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来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例如,当输电线路工程采用掏挖式进行基础施工建设时,实际施工具有室外、地形复杂且较强抗剪力的特点,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要采用岩石嵌固基础建设方案。在此方案控制下,输电线路工程将具备承受较强抗拔力的功能。此过程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岩石进行采样和试验,以确定所处地区的岩石类型和软硬程度,能最大限度的优化输电线工程施工的技术应用与工艺选择。配电站构架。
对于掏挖式基础建设过程的技术优化,首先,施工人员要制作一个坑,并对其进行测试,以保证与施工要求相符。其次,如采用人工挖掘主柱,需在保证孔径大小科学合理的条件下进行施工操作。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在第二天进行的浇筑施工,技术人员需提前对其采取相应的防雨处理措施。最后,对于基础作用力较大且吃力较深的区域,应采用塔灌注桩式的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实际施工时,要控制好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桩端所面临的承载力。
1.2架线施工技术
在进行工程架线时,施工技术人员可通过张拉架线,以实现利用牵引机来控制地线的张力。在拉紧线时,因弧垂计算未考虑到滑车摩擦力的影响,使得悬垂绝缘子偏移了中垂的位置。针对这一问题,技术人员应注重摩擦力的计算控制,以实现导线弧垂的科学合理调整。此外,输电线路工程的架设,导线与地线的连接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输送电能的安全稳定性。为此,应根据线路架设的实际情况,从爆破压接、液压连接以及机械钳压连接进行针对性选择,以提高导线连接地线的安全可靠性。在采用爆破压接方式进行导线、地线连接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避免金属壳雷管,以防止其出现爆破现象,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导线的完整性造成影响。例如,在缠绕导爆索过程中,输电线路要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避免剧烈震动或用力过猛现象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工程隔离开关时,内部齿轮会因施工用力过猛以及隔离开关点接触不良等问题而出现不能吻合现象。因此,应在开关的动静触动之间添加润滑油,以提高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建设使用的可靠性。
1.3杆塔施工技术
首先,技术人员要结合施工沿线的地质地形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杆塔位置,即在不增加输电线路长度的条件下,保证杆塔作业能够顺利进行。
其次,施工人员要对杆塔的基础结构进行有效处理,以提高其安全稳定性。即通过优化选择杆塔的结构型式,来提高施工建设的科学合理性。目前,可供输电线路工程杆塔设计使用的类型,有铁塔、预应力混凝土杆以及钢筋混凝土杆等。其中,铁塔主要作用于出现走廊受限以及垂直档距较大的地区;预应力混凝土杆适用于丘陵、平原等施工条件良好的地区;而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杆,因其自身作用效果的局限性,已逐渐被上述两种杆塔结构型式所淘汰。
最后,要根据所处的地质环境来进行杆塔施工技术应用。在实际施工中,输电线路工程杆塔的建设方式有两种,即分解组立以及整体组立。分解组立,就是通过控制角钢的弯度,使其始终小于对应长度的0.5%,并在没有裂缝的情况下,采用冷矫正来保证施工质量。而整体组立,则要预先对其进行组装,其建设使用易受钢筋混凝土杆沿线路放线稳定性以及单件重量问题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操作,以降低不稳定性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自然灾害
由于在输电线路工程中,施工会受到很大的环境限制,主要是由于施工环境多为深山高岭,气候复杂的地区,而且部分地区会出现频繁的自然灾害。输电工程线路多数要翻山越岭,并且要承受住雷电的考验,这就造成施工过程中难度的增加。在这状况下,既要克服施工过程中带来的危险性,又要抵御自然环境中的危害性。所以,输电线路施工中必须要养自然灾害带累的影响考虑到其中,这就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②压缩工期
随着全国电网建设的高速发展,各地输电线路工程繁多。业主为了自身的利益常常要求压缩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工期,这给施工安全管理增加了很多压力。
③施工人员素质
由于输电线路工程的施工特点,多数工人劳动密集,而且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这就导致在工作人员中存在相当比例的临时工,使得工作人员的文化背景与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并且没有严格而系统的培训管理,是工作人员没有高度的安全意识与突发事故的出临时应对能力。
2.2主要改进措施
①科学化管理
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要有科学化的管理,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质量,建立完善而科学的管理体系,施工将安全放在工程的第一位置,坚持以人为本,严格的按照国家的标准与操作规范进行项目施工,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管理机制,进而提高电力输送工程的整体质量。
②提高效率
在输电工程线路施工技术中,施工管理非常重要,因此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并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施工工期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缩短工期,并且将投资成本降低。在缩短施工工期,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必须实行责任制,讲责任落实到每个人的工作中,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确保输电线路施工的质量。
③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为了使输电线路施工任务能够很好的更好的完成,要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能够充分的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并购及时的处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突发事故。此外,还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储备,与时俱进,在学习与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3小结
输电线路在我国整个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在整个电力工程中对施工和完善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根据设计方案施工的前提下,能否顺利完成工程整体建设,是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部分。一般说来,在实际的输电线路施工中,最主要的两个环节为既要保证满足图书之设计求的各项指标,又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的复杂性以及整个环境的影响因素,能够科学、合理、有效的应对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并提出应对方案。
参考文献
[1]赖日焜.输电线路施工中关键环节的施工技术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5,09:93+95.
[2]赵智和.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22:210+217.
[3]郑毅.浅谈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运行管理维护[J].企业技术开发,2015,17:97+99.
[4]张坤.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和运行管理维护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5,19:158-159.
[5]刘河林.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51:231-232.
论文作者:时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线路论文; 工程论文; 杆塔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