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6
摘要:俄罗斯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与美、欧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日益加剧。在此背景下,中俄合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方面俄方积极从中方吸引金融投资与先进技术设备以应对美国的制裁;另一方面向中国出口能源产品以降低对欧美的出口依赖。总之,中俄合作迎来了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全方位、大格局的历史性发展契机[2]。但是中俄贸易仍存在很多问题:对俄投资风险较高、两国的现行政策严重阻碍其合作的深化,国际结算问题与政治博弈问题也需要进一步重视。
关键词:国际制裁;中俄贸易关系;亚马尔项目;对俄制裁案;俄罗斯现状
俄罗斯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与美、欧之间的制裁与反制裁日益加剧[1],随后又逢国际油价下跌,经济结构本就长期处于失衡状态的俄罗斯国内遭遇卢布贬值、通货膨胀与资本外逃等压力,经济增长乏力,恶化势头强劲。中国作为俄罗斯毗邻周边的第一大经济体,毫无疑问成为俄“东向”战略的首选,此后俄对外经贸合作逐步向东扩展。
近年来,中俄两国在积极应对各自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两国战略诉求日趋一致,利益契合点逐步增多,双边经济合作不断升温[2],2017年贸易额已达到了2014年以来的最高值且发展态势良好。自2013年以来中俄经贸合作呈现出一些新变化、新特点:首先,俄方积极与中国开展金融业务;其次,中俄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及其相关技术与设备方面的合作;最后,中俄能源方面合作不断深化,双边贸易在其总贸易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总之,中俄经贸合作迎来了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全方位、大格局的历史性发展契机[3],其合作也带有了较为鲜明的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特征,本文将对其特征与原因进行研究。
1近年中俄主要合作成果与特点
1.1金融业务
首先,中方对俄的直接投资(FDI)除2014年外,2013-2017年较之2013年前均有明显提升。值得特别提出的是,根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2018》的数据,2017年全球FDI数额下降了23%,中国对外投资的额度也减少了36%,降至1250亿美元[4]。在此情况下中方对俄罗斯的FDI不降反升,更体现出中俄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7
其次,近年来中俄积极开展跨境结算业务:2015年俄罗斯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我国的卢布现钞试点工作也于同年8月在绥芬河市正式开展,卢布在该地区可自由消费、存取、兑换。2017年3月俄罗斯开设人民币清算中心,同年7月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公司和国家开放银行设立中俄人民币投资合作基金[5]。2018年3月31日,俄罗斯央行将外汇储备中的美元比例下调1.6%,降至43.7%,人民币占比从2017年的0.1%增至5%,双边贸易逐步体现出去美元化的趋势。
1.2基础设施及其相关技术、设备
近年来,中俄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突飞猛进:在设备进口方面,2017年中方机电商品对俄出口比重由2016年的38.8%进一步41.6%,又一次创造历史最高值;在铁路运输方面,中欧班列呈现爆发式增长,2017年公开行3600列,超过2011-2016年的总和;在桥梁、道路修建方面,2014年中俄首座跨境铁路桥开工、2016年黑龙江公路大桥开工等成果明显。
在各项合作中,最突出也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LNG),LNG项目是中俄合作的“压舱石”和“风向标”[6],同时也是“冰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战略点。在LNG项目的建设中有明显的运用中国技术、中国制造、中国支持的特点:
首先,中国在融资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重要的入股方向俄罗斯提供了120亿美元的贷款并帮助项目另筹资70亿美元,使总投资270亿的LNG项目在俄受到制裁的情况下依然得以继续。最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丝路基金、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分别持有该项目20%、9.9%、50.1%、20%股份。
其次,在装备制造方面,中国先进的工程制造能力得以发挥。南坦姆贝凝析气田的4台极地低温钻机中1台钻机由中国生产[7],工厂建设采用的142个模块中的120个由以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7家中国企业建造,LNG项目所需的30艘船只中有7艘是中国制造,其中15艘天然气运输船中14艘的运营由中国企业负责,工程建设合同额达78亿美元,船运合同额达85亿美元[8]。
1.3能源产品
从近年来中俄在能源产品方面的合作来看,双方贸易关系在不断升温。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能源产品在中方自俄进口中的占比已达到近70%,不仅超过能源产品在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63.2%),而且比2016年62%的份额提升了近8个百分点。仅从原油一项来看,2017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原油5492.3万吨,占俄罗斯出口原油总量的21.74%,对中方出口的原油贸易额为214.08亿美元,占俄方对华出口总额的22.95%。由此可见,俄罗斯原油出口收入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全球最大的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LNG开启后,可以预见到中俄关于能源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2.中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中俄合作关系的迅速升温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现今,美对俄政策的原则是施压为主,对话为辅,防止失控。美首先选择了两个自身具有优势且是俄急需的领域作为制裁主力:极地和页岩油气勘探技术与设备及金融领域[9]。并在之后的制裁中加入了较多能源制裁,其目的主要在于限制竞争对手,帮助自身能源出口。最后对欧洲进行渗透,试图降低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
以美欧为首的对俄制裁虽然从客观上推动了中俄合作的深化,但其同样会影响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增加中国对俄投资的风险性并降低收益[10];另中俄很多基础设施与相关政策建设并没有跟上经济关系的日益紧密,两国现行的口岸、关税政策,国际间结算效率,货币通用程度都有待提高[11];最后,俄罗斯作为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老牌强国,对中国的发展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势必会有产生负面情绪[12],对两国正常的政治、经贸合作造成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向洁,何伦志,闫海龙.中俄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其思考[J].商业研究,2016(8):99-106
[2]牟沫英,张珂,卢嘉琦.“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俄经贸合作:成效、问题与解决路径[J].边界与海洋研究.2018(1):56-66
[3]陈胜.开启中俄经贸合作新篇章[N].2017(10):4
[4]龙敏.《世界投资报告2018》:2017年全球直接投资减少23%,中国对外投资首降[N].2018(9)
[5]田春生.中俄经济合作的新思路:加强与俄成长型经济对接[J].西伯利亚研究.2017(8):9-13+21
[6]这一年,我们一起走过——2017年石油化工行业再回首[N].2018(1):7-15
[7]“冰上丝路”见证中俄能源合作新成果[EB/OL] http://www.sohu.com/a/210801738_733755
[8]亚马尔项目投产,中国能源革命再添稳定LNG气源[EB/OL] https://www.sohu.com/a/209388146_114986
[9]姜毅.解析美国对俄制裁新法案[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8(2): 28-43+156-1
[10]王毅:若俄方需要中方会力所能及提供协助[EB/OL] http://www.csc.net.cn/NewsView.aspx?Column_ID=1874318&Cat_ID=37
[11]郭晓琼.中俄金融合作的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欧亚观察.2017(8)
[12]А.Н.诺沃帕申娜,刘涧南.中俄投资合作发展面临的问题[J].黑河学院学报.2015(01)
论文作者:张润天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中俄论文; 俄罗斯论文; 中国论文; 能源论文; 经贸合作论文; 项目论文; 美元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