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赫 南宁市三美学校 530000
【摘要】《安塞腰鼓》是一篇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美文,课文里用生动的文字描绘了西北地区的民俗文化和地域风情。但由于是自读课文,学生缺乏审美引导,并且很难把文字美转换成实际的视听艺术美,所以可以尝试以学科的关联性着手,用艺术课的机会结合影音画面的体验,填补文字美中感悟不到的空白;再联系到中国鼓文化的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关键字】中国鼓、课堂实践、传统文化、艺术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1-161-02
课文《安塞腰鼓》是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自读课文,部分学校的教学任务里,自读课文并不会在课堂上进行规范赏析,但是学生仔阅读完课文后,很难将文字中描写的场景具体化,而且八年级下册学习任务相对紧张,课后去翻阅相关资料的同学也占少数。艺术课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借助学生阅读后的印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更深更具体的了解安塞腰鼓这项民俗艺术,还可以衍生到中国传统鼓文化方向,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中国鼓文化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盛行了,《周易》中有记载“鼓之舞之以尽神”,鼓和舞蹈相结合,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乐”,与中国早期农耕文化有非常深厚的关联。课文《安塞腰鼓》中提到的安塞腰鼓,其发源地是陕北延安地区,属于黄河流域文化,它结合了中国人传统而又朴实、开朗、热情的性格,展现了中国民族的精神风貌。因其表演的特殊性,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县也成为了中国腰鼓之乡。
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完成课文《安塞腰鼓》的自读任务,这样对安塞腰鼓会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更方便开展之后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分享阅读过程中对文字美的感受,再用自己的语言把对课文里《安塞腰鼓》的一些鼓的画面描绘出来。课文里不仅用很多的修辞手发描绘了腰鼓击打时舞动的壮观景象,还用很多篇幅描绘了陕北地区特有的人情风俗,以及原始乐舞所歌颂的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借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堂上播放安塞腰鼓的演奏画面,例如陈凯歌、张艺谋导演拍摄的电影《红土地》片段,电影《红土地》中有这么一个片段,150多名穿着传统汉族服饰的陕北汉子,在黄土破上齐齐地打气了安塞腰鼓,脚步踏起了滚滚尘土,震天的鼓声和带有节奏感的吼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万马崩腾,能够非常完整的展现文章中描写的景象,这也是安塞腰鼓真实的样子。
之前的所有引导都是对语文课自读课文的一个补充,教学的更深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鼓文化,以及了解中国鼓的基本节奏型,这样才能从一节语文学科的补充课程转变到艺术课的范畴。但之前的教学内容并不说不中要,这恰恰是课改后我们强调的人文部分。
接下来第二个模块,将引入到中国鼓文化上,文章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这段文字中间包含了几个信息,第一中国各地的文化差异,第二是中国南北方地区的艺术审美差异。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风貌造就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文章中的这句话并不是对南方地区艺术审美的贬义,这里提到的是人文风情的不同,而不是艺术成就的高低。但不得不认识到的是,中国的两河流域文化是中国中国传统文明的开端,不管是江南还是陕北亦或是两广沿海,中国人对节庆喜悦和祭祀的击打节奏,都非常高度的一致,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文化脉络和精神追求的统一。这个推论的测证点可以由几个视频作为对比,让学生去发现这些不同地域展现的鼓文化相似的地方;例如,在春节时无论南北方表达欢庆愉悦迎接新年到来的鼓点,比如婚嫁时中国传统仪式上的鼓点,比如南方的舞狮和北方的舞龙之间相似的鼓点。中国的鼓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敲击土陶祭祀神灵的时候,那种原始的律动已经深深的在我们脚下的沃土里生根发芽,长成了苍天大树庇佑着在这片土地里生产生活的人们。
实践教学才是这个教学内容的重点,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些传统的节奏型,才能够让他们切身的体会到中国鼓文化的魅力。教师将把这些节奏型依次展示,并要学生进行模仿性击打,按照不同的条件,如果没办法保证学生人手一张鼓的教学,那么就要求学生仔课桌上完成击打实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桌上击打并不会影响到学生的体验,毕竟我们的祖先第一次击打出规律的节奏时,也并非在鼓上,也许只是石块或者木棍击打在土地上的声音,鼓的演变也是从最初的土陶鼓到革鼓的过度,中间还出现过青铜的缶,至今我国西南地区还保留着铜鼓的演奏形式,所以在打击节奏的实践教学上,不必拘泥于条件的限制。
简单的击打节奏型可以有以下一些:
X X |X X |OX OX |X O ‖
X X |X O |XX OX |X O ‖
XXX X |XXX X | XXX XX | XXX X ‖
XX XXXX | XX X |XX XXXX | XX X ‖
X.X XX |X X |X.X XX |X O ‖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XXX |X X X X ‖
节奏型的击打实践让全体学生尝试过后,可以分组进行组合击打,每组击打8~16小节,体验节奏型错开的感受,还可以加入跺脚和拍手的形式区分节奏型。上述节奏型囊括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分音符、附点、切分以及休止符,这样的实践既可以复习过往教学中出现的节奏型,还可以以动手的方式去强化节奏型记忆。当然这样的实践环节需要学生的良好配合,实践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部分学生理解或者动手能力较差,出现一些击打错误,导致了整体学生体验节奏交错的感觉出现误差,亦或者有学生故意捣乱的行为,我们可以尝试用另外的方式去开解。中国鼓文化源远流长,但是,鼓大多时候并不是单一的形式出现的,和它搭配的还有其他打击乐器,在教学中,如果遇上了上述的问题,可以邀请他们去击打一个基础的节奏,但是用玲、沙锤或者三角铁这些音量不是很大,击打基础节奏又操作简单的小型乐器做辅助,还可以单独指导其完成这以特殊节奏的演奏,完善整个实践过程。如果遇到学生能够非常快速并且完整的完成配合式击打,还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节奏型的自我组合设计,用所学的节奏型去设计一条属于自己的击打节奏,一人或者多人组合均可,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实践和创作空间。
这样的教学设计基于音乐课的核心素养培养的观念下产生的,注重艺术的人文教学,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去主动理解不同文化际遇下产生的不同审美,认识到艺术的发展与多元文化息息先关,正确看待民族艺术的平等性,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并在其中找到关联和共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和讨论,以及艺术的创作,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科的关联性构建,是在和其他科目老师交流中得到的启发,艺术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一次和地理老师的交流中,探讨到了人文地理和音乐的人文核心素养关联性的问题,地域文化中艺术是一个非常璀璨的标识,它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当时一位地理老师和我们咨询了音乐课是否有相关的教学内容,结果是不仅出现了,甚至还是重叠的。此后陆续发现了与语文课、英语课的一些课程内容重叠点,初中阶段的语文和英语课程中都设计到了戏剧的模块,有些老师甚至会在课上做一些实践的互动,如果能够结合音乐课进行的实践操作的话,学生会有更充分的时间完成他们的创作。所以就有了这一个教学内容的尝试,但是这个教学内容仍旧由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去改进,比如设计的节奏型是否能代表中国鼓的击打风格,以及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创作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对教学设计的完成度也有区别。但好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又好表现,适当的鼓励后大多都能参与到实践中来,并且还能在实践中收获快乐。非常有幸的是,在教学过后,有学生主动的展示了把这些基础节奏型结合到流行音乐中的击打,并结合架子鼓的鼓点做对比,还和大家分享了他的一些想法和感悟。艺术是互通的,没有语言的限制没有国界的隔阂,民族的艺术永远是民族的骄傲,但把他们融合到世界艺术中去,才是民族的未来。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教材 第一单元第三课《安塞腰鼓》原文。
论文作者:王梦赫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9
标签:安塞论文; 腰鼓论文; 节奏论文; 中国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文化论文; 《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