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并不是天生任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任性论文,宝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性意味着过多的满足
任性意味着宝宝对自己的愿望,想法或突发奇想获得了过多的满足,这些宝宝通常比同龄宝宝更容易冲动,也更容易沮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也就是说,任性是周围的人“教”给宝宝的。
如果希望改变宝宝的任性性格,爸爸妈妈首先要分析宝宝的行为,同时注意宝宝周围成人的行为,然后想办法改变养育模式。要改变家庭的养育模式,爸爸妈妈可以先从下面几个自问开始:
①我(或宝宝的其他养育人)能够给宝宝关爱与温暖吗?
②在时间与活动安排上,我(或宝宝的其他养育人)是否给宝宝过多的自由选择和决定权?
③我是否相信宝宝需要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如果对以上3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那么你对宝宝的行为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了解,但是仅仅凭借这些,还不足以去改善宝宝的行为!
4种主要养育模式
经过分析研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把爸爸妈妈的养育模式主要分为4种:纵容型、独裁型、权威型和冷漠型。
1 纵容型父母
这一类型的父母会积极地对宝宝的要求做出反应,但是却很少对宝宝提出要求。这些父母很慈爱、也非常反传统,他们不要求宝宝有成熟的行为,允许宝宝有相当程度的自我调节自由,以求尽量避免面对面的亲子冲突。
2 独裁型父母
和纵容型父母恰恰相反,独裁型父母对宝宝的要求很多、指导很多,但是对宝宝的要求往往不做出回应。他们几乎要求宝宝言听计从,以地位高低来决定教养态度,希望宝宝能够服从自己的任何指令。
3 冷漠型父母
这一类型的父母看上去很懒散,既不对宝宝的需求做出积极回应,也不对宝宝提出什么要求,似乎宝宝的成长和他们无关。
4 权威型父母
与冷漠型父母恰恰相反,权威型父母对宝宝要求的回应和对宝宝的要求都比较多,他们监控宝宝的行为,并给宝宝提出明确的行为标准。权威型父母往往非常自信,但是并不武断和过分限制宝宝的行为。他们控制宝宝行为的方式主要是支持性的,而不是惩罚性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宝宝自信,同时具有责任感,懂得自我调节和与人合作。
毫无疑问,最理想的父母就是权威型的,因为他们拥有良好的养育方法和态度,往往能够培养出彬彬有礼、性格随和、有责任感、有爱心的孩子。
宝宝任性6大实例
1 爱摔东西、爱打人
宸儿1岁半,喜欢摔东西,一不高兴就打人,或者站在那里生闷气。
应对策略 对宝宝进行礼貌行为指导
妈妈可以耐心用语言告诉宝宝,摔东西、打人这样的行为都是不对的。父母严肃的神情和语调,能够让宝宝意识到自己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此外,为了转移宝宝的不良情绪,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一些适合在室内扔投的儿童玩具,比如保龄球、小布球等,这样既满足了宝宝想扔想打的愿望,又避免了宝宝摔坏家中的贵重物品或把家人打疼的不愉快感觉。
2 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
琳琳3岁了,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来做。乘坐公交车时,想要自己抓住高高悬空的拉环,可是太矮拉不着,于是一直对着妈妈嚷嚷。看到妈妈冲奶粉,她也想自己冲,经常把水洒得到处都是,好好的奶粉都浪费了。早晨上幼儿园时,她非要自己挑选衣服,挑来挑去就把时间耽误了。凡此种种,琳琳几乎想做所有的事情,完全不顾是否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
应对策略 给宝宝尝试和出错的机会
宝宝想自己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爸爸妈妈是应该鼓励的。比如宝宝在公交车上想自己抓住拉环,尽管身高不够,妈妈还是可以想法让宝宝站在有落地扶杆的地方,这样宝宝就可以自己抓着扶杆了。宝宝想自己冲奶粉,那么妈妈就把奶粉分两部分,用一个杯子装少量的奶粉,让宝宝自己尝试,另一个杯子装大量的奶粉,仍然由妈妈来冲。这样既不会浪费过多的奶粉,宝宝又得到了锻炼手部小肌肉精细动作能力的机会。宝宝早晨起来想自己挑选衣服,如果妈妈怕耽误时间,那么在晚上入睡前,就让宝宝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挑选出来。
3 做家务不到位
3岁的东东很喜欢帮妈妈做家务,无论洗碗还是拖地,他都要自己去做,根本不让别人指导和协助,但是经常做得不到位,洗碗能洗1个小时,拖地也能拖上半天。东东妈认为儿子喜欢干活是好事,所以也就任由东东去折腾。
应对策略 让宝宝大量观察,给予正确示范
宝宝喜欢做事,妈妈也给予宝宝足够的机会去做事,这是宽容的态度和方法。等宝宝到了4岁左右,妈妈就可以适当给宝宝做一些正确的示范,在妈妈洗碗时,让宝宝观察怎样先洗碗的内部、再洗碗的外部;在妈妈拖地时,让宝宝学习怎样从前到后,从左到右把地板拖干净。通过观察和模仿,宝宝就能做得越来越好。
4 喜欢把东西送人
帅帅老是喜欢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身上穿的衣服送给别人,自己刚得到的四轮驱动玩具车也送给别人,每天放学还老跟小朋友说:“我明天给你带礼物哦!”一回到家就找妈妈要礼物,妈妈很纳闷,觉得帅帅这么大方也有点儿太离谱了,是不是帅帅太孤单了,所以希望用赠送礼物的方式来获得小朋友的友谊呢?
应对策略 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做客,增加交友机会
现在宝宝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宝宝都有孤独感,希望能多有几个朋友,于是就总给人家送东西。妈妈不妨每周定期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儿,给宝宝创造一个交友的机会。通过和其他小朋友的定期聚会,宝宝能获得很多快乐交流的机会。一般建议2岁宝宝每周和小朋友聚会3次,每次2小时。3岁宝宝每周和小朋友聚会3~5次,每次3小时。4岁宝宝每天都可以和小朋友聚会,每次4小时。
5 总是想要节日礼物
每到过节的时候,菲菲都想得到礼物。可是妈妈给菲菲买了玩具礼物后,菲菲玩不了几次就不感兴趣了。到下次过节时,菲菲又找妈妈要礼物。妈妈感觉这样实在太浪费,但是一想到女儿得不到礼物而沮丧的神情,又有些于心不忍。
应对策略 自己动手动脑做玩具
宝宝每到节日都希望得到礼物,是想得到一些意外的惊喜。可是,在挑选玩具的时候,如果大量选择一些成品玩具,宝宝就缺乏足够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或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往往一个玩具玩不了几天,宝宝就觉得没有新鲜感了。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的易拉罐或者硬卡纸,和宝宝一起制作小飞机、小轮船,即便简单的折纸也能让宝宝爱不释手。制作好玩具之后,专门用一个柜台或窗台来摆放宝宝动手制作的玩具,并告诉家人,这是宝宝和妈妈一起制作的节日礼物。当宝宝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家中时,会感到既自豪又高兴。
6 不爱惜玩具
鹏鹏拥有很多书和玩具,但是鹏鹏并不怎么爱惜,经常把玩具损坏或者把图书撕烂。爸爸妈妈看了很心疼,虽然说过鹏鹏很多次,但是鹏鹏还是没有养成爱护玩具图书的习惯,依旧是我行我素。
应对策略 将零部件组装起来
一些由多个零件组装起来的玩具,如果散落开来,宝宝往往就对它失去了兴趣。因此,建议爸爸妈妈用一个专门的盒子来帮助收集这些散落开的零部件,等到闲下来的时候,和宝宝一起把这些零部件拼凑到一起,于是变形金刚、婚礼娃娃、天线宝宝等玩具又会奇迹般重新站在宝宝眼前。此外,可以在家里给宝宝布置一个修补角,将儿童桌、儿童椅、画架、胶水、蜡笔、颜料等物品都相对集中地放在一个地方。当发现有破损的玩具或图书时,就和宝宝一起到修补角把破损的物品修补好。经过自己动手修补的玩具和图书,宝宝会格外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