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当前的图书馆队伍建设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对图书馆的基本需求。因此,在这个时期能够培养一支适应时代发展,高素质的图书馆队伍,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对图书馆及其管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要求图书管理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不断在原来的基础上丰富自我、充实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队伍建设
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信息资源集中地,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近几年来人们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图书馆提出了更高要求。顺应时代发展,国家对高等院校图书馆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图书馆的发展。但是,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对如何更好的促进图书馆发展存在局限性,特别是近几年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图书馆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难于匹配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关注图书馆队伍水平的提高。
一、新时期普通高校学校图书馆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图书管理员学历水平普遍较低,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方式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往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图书馆需求方式呈现多样化,对传统图书馆进行改革势在必得。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水平,图书管理人员中60%以上应该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但是就目前我国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学历水平来看,大部分图书管理员确实达到了大专学历水平,但是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很少,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60%的要求。现代图书馆许多方面需要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求图书管理人员熟练地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能够熟练操作图书馆软件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服务。
1.2工作内容传统,缺乏创新
普通高校图书馆管理部门多,但是这些部门的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并不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图书管理人员长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工作,会极大的制约人员本身的创新能力。图书馆的借阅部门、采编部门、信息咨询等部门平时负责的工作流程单一,不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长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工作,容易导致管理人员思维僵化,创新能力下降的后果。
1.3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就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现有情况来看,学校更加注重教学、科研方面的投入,为教学科研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但是对教育的辅助部门,例如图书馆,忽略了对它的精力投入,没有制定图书管理人员的长期发展规划,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安排的过程中,没有将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和工作人员的特长相结合,这样的安排极大地制约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发展。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图书馆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工作方式单一,不断重复机械化作业,图书管理人员很难将个人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图书馆也是学校应该接受培训的部门之一,但是针对性的培训很少,管理人员之间能够开展沟通、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外出学习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这就导致了图书管理人员很难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专业水平,长期下来图书馆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偏低。
二、如何对图书馆进行队伍创新
2.1制定图书馆人才培养计划
根据国家发布的人才培养方向,以及高校在自身发展基础上提出的具体发展目标,将二者结合起来,制定了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优化调整,从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性质、自身特点出发,为他们安排工作岗位,确保在这个岗位上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个人价值。
2.2招聘创新型管理人才
图书管理人员工作内容单一,导致个人思维僵化,创新能力下降,同时随着图书馆的现代化、技术化、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图书馆需要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带动整体管理队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性,纷纷招聘学历高、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加入到图书馆队伍中,以促进整体管理队伍的优化。新一批现代人才,接触外界新兴事物的机会多,思维活跃,对新技术的感应能力强,加入到管理队伍可以刺激原来人员的发展,提高原来管理人员的水平。招聘的方式可以进行具体规划,学校领导和图书馆领导可以拟一份招聘公告,招聘可以分为两个环节,笔试和面试,笔试可以考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面试部分可以设置一些高校正在面临的一些问题。
2.3开展内部培训
根据现有图书管理人员的不足开展一系列的培训,例如,可以增加图书馆的智力投资,优化图书管理人员的资源配置,不断深入开发原有图书管理人员的潜质,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培养,使图书管理人员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他们深层次意识。改变图书管理人员的单一工作,将单一型人才转化成复合型人才。对图书管理人员现有人员进行培训,主要目的是使图书馆的教辅功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能够让全校师生更好的利用起来。图书馆的业务培训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另一方面,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资源集中地,可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呼吁广大师生不断学习新知识。信息化时代还要求图书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科学操作技术,懂得一些计算机基本操作常识,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图书管理人员开展学习培训,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可以进行岗位培训、学历教育、进修教育,还可以开展学术讲座、专题研讨和新技术展示。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图书管理队伍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文化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培养。原有的图书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弊端日益显露,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及时解决,否则日积月累只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可以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制定图书馆人才培养计划、招聘创新型管理人才等等,这些措施都能够有效改善图书馆的管理现状,不断优化图书馆队伍结构。
参考文献:
[1]杨一虹.关于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现状的分析与设想[J].现代情报,2009
[2]高跃新,王增清,徐永明.浙江省高校图书馆人员编制的现状分析与定编思路[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
[3]马卫平.高校图书馆的定编问题[J].图书馆建设,2009
论文作者:王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管理人员论文; 图书馆论文; 图书论文; 工作论文; 水平论文; 队伍论文; 时代论文;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