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8
摘要:电力是国家的主要能源之一,各领域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促进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中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布设不合理的问题逐渐凸现,直接影响了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质量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设的科学性、有效性。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监测
引言
目前我国在建设不同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势必对项目建设区造成扰动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1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绿水青山的向往,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视,认真做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在治理上补短板,严格监督管理,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危害,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2监测的范围、内容与点位
2.1监测范围
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监测范围要依据主体工程建设特点,水土流失类型,项目相关数据资料及图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和环节进行重点监测。输变电工程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一般包括开挖填筑面比较大的变电站防治区、送电线路施工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取土、弃渣场及临时堆土场和施工道路。
2.2监测内容
输变电工程的监测内容根据相关文件规定,水土保持监测主要围绕表土保护率、水土流失治理度、渣土防护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林草植被恢复率和林草覆盖度等6项防治目标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包括:主体工程的建设进度、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的土地面积、水土流失的灾害及隐患、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情况、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以及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和监督落实等方面的情况。具体内容总结了以下5个方面。(1)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状况的监测。主要是大风、降雨量的特征值;项目占地及扰动地表面积;地貌、地形水系的变化;临时堆土拦挡效果;项目挖、填方数量及面积,弃方量和堆放面积。(2)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监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从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程度、水土流失面积的变化情况和邻近区域受到的危害和趋势等4个方面监测。(3)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监测。主要从防治措施类型、开工日期、位置、规格、尺寸、数量和质量;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状况及林草覆盖度(郁闭度);拦挡、排水等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各项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等4个方面监测。(4)项目区水土流失背景值的监测。在未扰动区域,设立土壤侵蚀背景值监测小区,定期监测、统计数据,获得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5)重大水土流失事件的监测。主要是调查因项目建设是否造成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发生重大的水土流失,如滑坡、洪涝灾害等。
2.3监测点位
监测站点布设的要求:要有较强的代表性;监测点要适应工程施工的特性和项目的构成;监测点要满足长期监测的要求,应相对稳定。对项目区进行气象因子监测;对原地貌进行背景值监测;对变电站区、送电线路施工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及临时堆土场和施工道路区等重点部位进行扰动面积变化、水土流失危害面积、弃土弃渣占地面积变化、土壤流失量、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及防治效果等的监测。
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设
3.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布设要综合考虑、贴近实际。首先,工程措施布设要合理。比如,布设表土剥离与收集措施时,要有明确的用途及目的,应只收集施工结束后用于绿化或植被恢复的占地表土,其余如建(构)筑物、硬化地面等即使表土被剥离、收集也基本无用;对线路施工区占地(特别是耕地)一般也不进行表土剥离与收集,而是在施工结束后进行整地,为恢复原有功能(复耕)做好准备,这是因为线路施工区施工期较短、扰动程度小,若对施工区地表进行表土剥离与收集,必将产生挖、填土方量且使施工时间加长,增大水土流失隐患,甚至为防治其水土流失还需布设拦挡、遮盖等临时措施,增加水土保持投资,属措施不当、资源浪费。其次,工程措施按“永临结合”原则布设。有些防治措施可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布设,对工程施工起到一定临时防护作用。比如,山地塔基施工前,先行在其上游设截排水沟、在其下游设挡渣墙,截排水沟拦截上游汇流或坡面洪水,防止在施工期及运行期对塔基及下边坡冲刷,挡土(渣)墙“先拦后弃”,拦挡弃土(渣),防止弃土(渣)滑落、散塌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3.2植物措施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植物措施具有投资小、施工快、效果好,同时能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证生态平衡与周边景观和谐等优点,在植物措施能满足防治水土流失要求时宜采用植物措施。不能直接实施植物措施的部位,比如弃渣场等,应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结合进行综合防治,即以表土收集与回铺、整地、削坡开级、护坡、拦渣墙等工程措施为先导,为植物措施的实施创造条件,然后再植树、种草,绿化、美化。当然,在坚持植物措施优先的同时,也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切忌盲目绿化。首先,不是所有项目区都必须布设植物措施,要充分尊重主体工程的行业和设计规范要求。比如,变电站主体设计遵循国家电网的“两型一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标准化)要求:按无人值守标准化设计的变电站为了运行维护操作标准快捷,站内地面按有生产要求的铺碎石、无生产要求的铺便道砖设计,而不进行园林绿化。这样既能节约工程占地、缩短施工期、减少扰动和裸露地面面积,又能降低运行期花草养护成本,节约水土资源。在进行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时应对其予以认可,同时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时,不要盲目增加站内绿化,而应根据工程实际,以“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理念提出雨水利用与增加地表入渗的水土保持要求。其次,不是所有区域都适合采取植物措施,要考虑项目区的社会、经济等实际情况。比如,耕地线路塔基(4个塔脚之间耕地)占地施工后的植被恢复不能机械地进行植树、种草,而是应在施工结束后,结合当地农作物的生长季节情况进行整地,然后将其交由所属农民进行复耕,这样既能有效防治该区域水土流失,又能节约该部分植物措施投资,一举两得。二是植物措施类型、品种选择上要科学合理。首先,不能单纯以“恢复原有功能或原貌”为原则,要做到“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比如,工程建设前为高大乔木的林地塔基占地植被恢复,应充分考虑电力行业关于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对所选树木的自然生长高度的要求,不能选择原有树种或其他生长成熟后对线路安全运行构成影响甚至威胁的高大乔木树种,而应根据具体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景观生态等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宜的小乔木、灌木或草本种用于恢复植被。其次,在选择植物品种时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应综合考虑项目区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条件要求,优先选择本地易成活、生长快、好管理、抗性强、价格低且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并兼有林果、用材、薪炭、养殖等经济效益的乡土品种,杜绝片面追求植物品种高档化。
结语
随着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的研究,由输变电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将得到控制,并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建设环境友好型送电线路”的理念深入人心,将有更多的人关注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问题,进而研究出适用于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先进技术,从而实现输变电工程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广鑫.交流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手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9:61.
[2]刘刚,裴华,胡绍娟.输电线路建设土地复垦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8(8):318-319,323.
论文作者:李加顺,周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措施论文; 工程论文; 输变电论文; 表土论文; 植物论文; 项目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