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下伍旗卫生院 天津武清 301700
摘要:临床上,相当大部分心脏病患者最终都会进展至心力衰竭,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脏的收缩或者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心脏的供血能力满足不了机体的正常需求,同时也使得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分泌出现问题,最终导致了临床综合征[2],是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的重要原因。在诊疗过程中能否准确地判断心力衰竭程度,对延缓心衰进展、缓解临床症状有着重要的意义。心力衰竭患者不仅存在心室功能不全的情况,而且还有着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的情况[1]。Bayes [3]的研究发现,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和NT-proBNP浓度升高,且与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密切相关。
关键词:BNP/NT-proBNP;心衰;
心衰成因比较复杂,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疾患等相当多疾患都可造成心力衰竭。在心衰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神经内分泌因子不断的分泌,最终导致心肌细胞肥大,这种病理的变化称之为心肌重塑[4-5],是心衰进展中的最基础的原因。如患者心功能尚处于代偿期,并不会出现相关临床症状,而一旦发展至失代偿期,患者则会出现心悸、喘息等症状。
利钠肽其实是一个大的家族,最初人们发现,将心房组织喂食大鼠后可增加其尿量,后来Kangawak正式分离出了这种具备利尿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并且将其命名为心房利钠肽(ANP),随后日本学者Sudoh在1988年从猪脑中分离出来一种新的利钠肽,并参照分泌部位将其命名为脑利钠肽(BNP),经过进一步研究,人们发现,BNP其实广泛存在于人类心肌组织中,其主要由心肌细胞分泌。当心肌细胞收到牵拉刺激后,首先分泌 pre-proBNP,随后形成 proBNP,proBNP 在内切酶的作用下裂解为有生物活性的BNP和和无生物活性的NT-pro BNP[7-8]。两种多肽都释放进入血,并呈等摩尔分泌。生物学作用:BNP具有排钠利尿调节血管通透性,扩张心外膜和冠状动脉阻力血管,扩张肺动脉,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抗心肌纤维化,抗血管组织增生等作用。故而其是反映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对心衰的筛查、诊断和监测疗效均有非常好的临床价值[9]。
1.BNP/NT-proBNP的区别
(1)分子结构不同:BNP的分子结构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二硫键连接构成的环状结构,可与钠尿肽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活性作用;NT-proBNP为一直链结构,是失去生物活性的氨基酸片段。
(2)在体内的清除途径不同:BNP的清除主要通过与钠尿肽清除受体(NPR-C)结合继而被胞吞和溶酶体降解,只有少量通过肾脏清除;NT-proBNP清除的唯一途径是肾小球滤过,肾功能出现缺失对NT-proBNP的代谢影响极大
(3)半衰期不同:BNP的半衰期是22分钟,而NT-proBNP的半衰期为120分钟。从临床检验的角度考虑,NT-proBNP在体外相对较为稳定,检测方便,但从临床应用的角度考虑,BNP更短的半衰期更能及时反应患者病情变化,利于临床监测疗效,从而给临床带来更好的应用价值。
2.BNP/NT-proBNP的分层
上文已经提到,NT-proBNP在人体中主要通过肾脏进行清除,血液中NT-proBNP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呈反比关系。我们知道健康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肾功能会不断衰退,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血中NT-proBNP水平会逐渐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对于参考值进行校正,在心衰的诊治过程中才能得到相对更加准确度体现其指导意义。
由于年龄对其有明显影响,经过相关组织实验论证,根据年龄分组,分别采用450 pg/mL、900 pg/mL和1800 pg/mL为截点,可将总体阳性预测提高至88%,同时不降低总的敏感性或特异性[6]。这样虽然相对更复杂,但是NT-proBNP用于年轻心力衰竭患者的敏感度增高,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特异性增强。
BNP的分泌受心室压力与容量负荷变化的影响,其分泌和降解与年龄、性别、药物和生理状态有关,相应的血浆BNP浓度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但增幅较低,平均低于40pg/m L.故而临床检测中不需因年龄因素而对BNP标准进行校正。
3.BNP/NT-proBNP与心衰
发生心衰时体内 BNP 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简单说,心功能不全越严重,BNP 水平越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NT-proBNP >5000 pg/ml 提示短期死亡率较高,NT-proBNP >1000 pg/ml 提示长期死亡率较高。相较而言,BNP 的半衰期短,而 NT-proBNP 虽无生物学活性,但半衰期更长,且血液中 NT-proBNP 含量约为BNP的16~20 倍。同时,NT-proBNP 在体内浓度相对稳定,而且在血清与血浆中稳定性良好,室温下可保持 3 天以上,且不受外源性 BNP 等药物干扰。因此,NT-proBNP 更易于检测、更灵敏,是临床上更为理想的心衰标志物。结论
综上,经过多年的研究,BNP/NT-proBNP在心力衰竭的诊断、预后及治疗等方面的临床价值已得到了共识。研究表明,其不仅可诊断心力衰竭,而且是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是目前心力衰竭指南中唯一推荐的心脏标志物。
参考文献:
[1]邱晓燕.血浆BNP水平在慢性心衰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9(11):1299-1300.
[2]姜小飞,叶芬等.脑利钠肽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OSAH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8):1368-1370.
[3]Bayes-Genis A,Pascual-Figal D,Januzzi J L,et al.Soluble ST2 monitoring provides
additional risk stratifieation for outpatients with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J].Rev Esp cardiol,2010,63(10):1171-1178.
[4]李先任,陈娟.血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14):2039-2041.
[5]MaiselA.B-type natriureticpeptide levels:Diagnostic andprognostic incongestiveheart failure:what is next[J].Circulation,2002,105(20):2328-2331.
[6]荀神美,朱银霞,张益红.5项生化指标在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120-12.45-46.
[7]张淑红,刘红敏,赵洪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3(30):489-490.
[8]李爱儿.心力衰竭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2):84-85.
[9]宗晓娜,李结华,唐海沁.脑钠肽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3):536-537.
论文作者:何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心衰论文; 患者论文; 半衰期论文; 心肌论文; 血浆论文; 活性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