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矿区总医院马兰分院 山西 古交 030205)
【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二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确诊为二型糖尿病15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糖尿病患者完全遵医率为39%。经过干预 ,研究组的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二型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遵医率,对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的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糖尿病;遵医行为;血糖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288-0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已成为全球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据WHO1997年报告,全世界约有1.35亿糖尿病患者,预测2025年将上升至3亿[1]因此,健康教育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被世界各国反复证明了的重要慢性病防治策略[2],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眼、心脑血管、肾脏、神经等多种慢性并发症及感染。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158例,病程4~26年。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80例,对照组78例,两组患者在病情、年龄、病程、知识文化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调查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文化、职业、病情、病程。遵医行为: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定期复查、自我监测、生活方式等。不遵医行为:知识缺乏、文化程度低、对药物治疗认识不足、对治疗过程长难以坚持。
1.2.2评估 根据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结果将糖尿病患者控制目标分为理想、尚可、较差三类,进行分类随访管理。包括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等。定期举行健康座谈会进行健康教育。
1.2.3问卷发放与回收 有专人负责发放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解释问卷的填写方法,以研究对象自行填写为主。对文化程度低者由调查员代填完成,填写后当场收回。
1.2.4统计学方法 全部有效问卷回收后,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干预方式比较见表1。
由表2可知 干预组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WHO提出糖尿病治疗五驾车[3]: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及病情监测。
3.1 对糖尿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
3.1.1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由护士做糖尿病知识讲座,每周1次,每次1小时,连续4周为一个周期,每隔60天重复上述教育一周期,共6个周期。讲座后现场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并免费发放健康手册及宣传资料,指导患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优化生活方式。
3.1.2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饮食中主副食数量应基本固定,掌握饮食计算与餐次分配。标准体重按下列公式计算,身高(cm)-105=标准体重(kg)或[身高(cm)-100]×0.9=标准体重(kg)。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计算,碳水化合物占33%脂肪占40%蛋白质占22%[4],根据三者占总数量分配比例结合病情调整计算出各自的需要量。每天每次进食按1/3、1/3、1/3/或1/5、4/5、/4/5,增加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3.1.3运动指导 适度持久的锻炼和合理休息相结合,坚持适当的有氧运动是关键,如:快步行走、打太极拳、骑自行车、上楼梯等。每次20~30分钟,每天1次,应在饭后40~60分钟进行,每周3~5次。长期运动可减少胰岛素抵抗和恢复胰岛功能从而增加代谢,延缓糖尿病病程。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为原则。
3.1.4药物干预 在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进行。口服药要掌握药物的计量、特征、作用、副作用,正确安排服药时间,如磺脲类药物应餐前30分钟口服、双胍类药物在餐中或餐后服。使用胰岛素者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方法和注射部位,教会患者如何预防低血糖反应,外出活动时随身携带卡片,卡片上注明姓名、年龄、住址、电话以及现有疾病的名称,以便意外时救援。
3.1.5自我监测 定期进行血糖、尿糖监测,空腹血糖应在不尽进早餐不服降糖药的情况下进行,餐后2h血糖时间从第一口饭算起。病情稳定,测血糖每周1次,血糖控制不理想宜周选2~3天测全套血糖(即空腹、三餐后2h、睡前),每2~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每周称1次体重,定期监测血压以监测病情动态变化。
4.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危险 因素,预防方法有了较好的认识,从而改变了膳食结构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强化了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节约了医疗资源。[5]
【参考文献】
[1]冯霓,胡慧玲,郑小红.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提高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J].当代护士,2006,5:98.
[2]贺国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1998,2007,2(1)80.
[3]侯玉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国际护理杂志,2006,25(3):183-185.
[4]王欣.团体认识行为干预在二型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2.
[5]潘长玉,田慧,刘国良.中国城市中心医院糖尿病健康管理调查[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5):420-424.
论文作者:宋成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血糖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糖尿病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病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