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评估实践和学术研究进展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图书馆论文,学术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图书馆界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估的概念及定义,目前仍未取得一致意见,这一方面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与图书馆绩效评估在我国发展还不足够成熟有关;另一方面原因是,我国在介绍和引进国外同行图书馆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践经验时,对于图书馆绩效评估的术语翻译不统一,以致于出现了诸如“图书馆评估”、“图书馆评价”“图书馆绩效评估”、“图书馆绩效测评”、“图书馆绩效评价”等多种概念。为了方便论述同时考虑到我国图书馆界的习惯,本文采用“图书馆评估”。
在比较多种定义的基础上作者倾向于IFLA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定义,即“把图书馆正在做的事情(绩效)同其计划要做的(任务)和想要达到的(目标)相比较”[1]。
本文的目的在于系统介绍我国图书馆评估实践和学术研究进展及各时期的特点,为以后开展的相关研究做铺垫。
作者根据所查文献的内容特征和我国图书馆评估实践的特点大致将我国开展的图书馆评估实践和学术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末,图书馆评估的积累和初步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我国出现了一段经济过热、需求过旺、通货膨胀的时期。这给图书馆带来的最大的影响是1985年以后图书馆事业经费的增长赶不上书价上涨[2]。可以说1985年到1989年我国图书馆事业处于一种停滞或缓慢发展的时期,有的学者则认为该阶段图书馆事业处于滑坡或“低谷”状态[3]。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下达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受整个高等教育评估的影响,高校图书馆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很快开展起来,1986年山东省高校率先开展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4]。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7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是高等学校设置图书馆评估项目和指标的基本依据[5]。1989年3月,全国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在西安召开的全国高校图书馆评估研讨会,对1986年以来山东等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高校图书馆评估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交流和总结;同时,还就今后如何开展高校图书馆评估工作进行了研讨,进而形成了“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研讨会纪要”、《关于开展建立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制度的意见(草案)》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大纲(草案)》等三个文件[6]。当时公共图书馆事业一方面受到经费相对减少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高校图书馆评估的启发,也在积极酝酿公共图书馆系统的评估。
评估的实践和需要推动了图书馆评估理论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大致涉及高校图书馆评估的概念、目的及意义、原理及原则、内容及作用、评估指标体系的编制、评估过程及方法,以及评估的组织管理等。还有一些论文根据一些省、市高校图书馆评估的试点经验,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图书馆评估的方法及工作程序[5][7]。
总之,该阶段我国在图书馆评估理论上着重于对图书馆评估概念、内容、原则等基本问题的探讨;实践中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为基本依据,结合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自身的经验提出适合本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校评估体系进行实际评估,这些指标体系项目和指标设置均比较简单,以定量指标为主。虽然该阶段的图书馆评估理论和实践还不成熟,但却为下一阶段图书馆评估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二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期,图书馆评估内容和视角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以及图书馆自身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中共中央和国务院1993年2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招生将逐步实行收费制度,随后高校合并、扩招改革顺利完成,高校收费制度也得以确立[8],这使得高校之间为了招收收费生而进行激烈的竞争。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在经历了起步阶段(1980-1985)、集成管理系统阶段(1986-1993)之后,开始走向网络化发展的新阶段[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开始起步。
1989年前后开始的全国高校图书馆评估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延续。1991年10月,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大纲》和《关于指标体系大纲的说明》,就评估的内容和级别、评估的组织领导和方法进行了说明。至1993年止,全国至少有20个省、市、自治区和5个部委所属的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评估。
这一时期,公共图书馆评估活动也很活跃。1993年1月文化部在广西柳州召开的全国公共图书馆工作会议对图书馆评估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在部分省、市、自治区图书馆进行试点。1994年3月9日文化部下发了《关于在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相应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并于1994年和1998年先后两次对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
文化部根据各级图书馆的不同任务和服务范围,制定了《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县级图书馆评估标准》,这三个标准总分均为1000分,均包括六大部分:办馆条件、基础业务建设、读者服务工作、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管理、提高指标[10]。1998年标准较之1994年标准有显著变化,以《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为例,前者较后者在评估内容、评估分值的分配、评估标准方面更能反映近年来图书馆建设的新变化、新情况[11]。
面对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复杂环境,图书馆界的图书馆评估研究趋向内容和角度的多元化,以试图寻求多方面的对策来应付这种环境,公开发表的论文中除了对图书馆评估的基本理论问题继续探讨之外[4][12],大量论文是对1989年前后全国高校图书馆全面评估[13][14]和文化部1994年、1998年公共图书馆评估[15][16]实践的总结,而关于1998年以来图书馆自动化专项评估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探讨则集中在21世纪最初的几年里。该时期的评估焦点主要包括:
(1)藏书评价。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比较重视文献的收集、加工和存贮,这一传统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有关藏书评价的文献在这一时期所有文献中仍占有相当的比例,试图从多个角度对藏书进行评价,例如白丽华[17]、童刚[18]、瞿学慧[19]等提出了定量、定性评估方法的区分;汪冰[20]提出了面向藏书和面向使用的评估方法的区分;蔡定华、杨光、夏兰[21]、陈玉平[22]等试图从数量、质量和效能角度评估藏书;借鉴其他学科的新方法有:层次分析法[23]、模糊数学方法[24][25]等。
(2)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评估。尽管庄子逸在20世纪80年代曾撰文指出读者评估的重要性[26],但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中后期,图书馆界开始更多地意识到从读者角度评估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意义[27]。刘新华,佟学静介绍其所在馆采用读者评估方式的实践[28];卫建忠、陈锐试图建立一个读者评估图书馆的方案[29][30];王斌把读者服务工作质量定义为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进行信息服务时使读者满意的程度[31];黄海鹰提出读者满意是图书馆的无形财富,读者对服务满意是图书馆争取读者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关键,并试图建立“读者服务满意系统”[32];初景利介绍了西方新出现的读者(用户)评估模式SERVQUAL和用户满意命题及其实证[27][33]。虽然这一时期有关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评估的论文数量不足够多,却为图书馆界进行图书馆评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3)图书馆效益评估。高教体制改革导致高校关注费用-效益比。图书馆效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人们探讨的热点[34],进入20世纪90年代,高校之间面临吸引和招收收费的优秀生源方面的激烈竞争,因而比以往更加注重办学效益和经费使用的收益率,学校机构的各个部门都将被重新审视其在学校取得成就中所起作用或贡献的份额,作为经费投入使用的依据。由于资源、服务能力、利用率和成效这些因素属于一种不定相关变量的关系,一个大学图书馆要获得学校在人、财、物各方面的积极支持与配合,显然存在使校方有关方面认识并承认其价值和绩效的压力[35]。因而图书馆界对于图书馆效益的探讨更为热烈,图书馆学刊物刊登了一些图书馆效益评估的论文[36][37]。
(4)图书馆读者服务评估。尽管20世纪90年代,藏书评价仍是中国图书馆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仅仅依靠藏书评估已不能更好地向图书馆的相关利益群体说明图书馆发挥的积极作用。因而人们的关注点从曾经几乎是图书馆评估唯一内容的藏书评价扩大到许多方面。图书馆读者服务(包括参考服务)评估是其中之一。该时期关于图书馆读者服务评估的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评估原则、评估标准、评价内容、评估指标、评估方法[38][39]。
总之,该阶段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两大系统意识到开展图书馆评估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在各自的系统内开展较大规模的评估实践,一方面使得现有的评估理论得以发挥其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为理论的完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该阶段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环境及图书馆自身的巨大变化使得图书馆界不得不拓展图书馆评估的内容和寻求新的评估视角来应对这种复杂的环境,表现为该时期出现的上述几个焦点。
第三时期:21世纪初——评估的转型时期
进入新世纪,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我国也积极开展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40]。同时,还未有迹象表明传统图书馆会在短时间内消亡,因而当前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表面上还处于一种和平共处的状态。目前我国图书馆界对于传统图书馆的评估研究还在继续,对于数字图书馆的评估研究初见端倪。
这一时期,公开发表的文献除了对图书馆评估的基本理论[41][42]和读者满意度[43][44][45]、自动化评估的理论与实践[46][47][48]等的继续探讨之外,增加了一项新的探讨内容,这就是对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及其服务的评估。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国外陆续出现了许多对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及其服务的评估项目[49]。目前我国对这些研究的介绍还不系统完整。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对数字图书馆、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及其服务的评估已经引起了我国图书馆界的兴趣,在该领域有一些相关文献发表[50][51][52][53][54][55][56]。
总体来看,这些文献大致涉及了电子资源、网络资源、数字图书馆的评估作用和意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及原则,但是这种探索还处于一种初级阶段,多是个人经验的总结或设想的阐发,与国外电子资源、网络资源、数字图书馆的评估项目研究相比,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这就需要一方面大量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英美的相关经验;另一方面突破个人经验和设想,科学设计并反复实地测试、调整、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
总之,由于图书馆的生存环境及其自身的变化,图书馆评估研究开始增添新的研究内容——数字图书馆评估。这项研究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来说意义重大,因而将成为新世纪图书馆评估的一个亮点。
结束语
截止目前,我国的图书馆评估研究和实践经历了积累和初步发展阶段、多元化发展阶段和新世纪以来的转型时期,可以看到我国图书馆界比较重视图书馆评估的研究和实践,每个时期都有大量公开发表的文献,每个时期都有较为鲜明的特点。进入21世纪,建设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现阶段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种昂贵的投资和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阶段性评估,因而图书馆界面临的一个新任务是数字图书馆的评估研究和实践。最近我国的图书馆界似乎开始关注到这一前沿,但讨论的声音还不够强烈;借鉴国外同行经验的热情还不够高涨,然而我们可以相信离这一主题引起足够多的关注已为期不远。
收稿日期:200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