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工程建设项目激增,人口红利逐年消失,生产成本“水涨船高”,我国电网建设和发展陷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阶段,电网工程造价普遍提升。电力工程造价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社会和百姓而言,更关乎科学制定电价政策。据统计,输变电线路的固定资产占电网资产的六成以上,因此,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对加快我国电力现代化建设、节约国家资源意义重大。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优化研究
1 电网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1.1可研估算
作为反映工程项目方案可行性、合理性和建设规模的重要指标,其在经过对两个以上方案进行综合编制估算后,所得出的最具经济可行性价值的估算,经批准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进行突破改变。
工程量根据技术审查所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设计方案,以及各设计专业提供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图纸、设备材料清册以及专题分析报告为依据。设备材料价格按公司定期发布的主要设备和材料指导价格计列,无指导价的按各地市造价管理部门发布信息价、同类工程合同价或市场询价计列。
1.2初设概算
在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在以确定的初步设计方案基础上进行初设概算编制,以为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的制定提供良好的依据。应在批准的可研估算总投资范围内进行初设概算的编制。
初步设计图纸、设备材料清册、说明书等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计算工程量的主要参照依据。其中,市场定期价格指导动态可以作为设备材料价格主要参照标准,在进行初设概算的编制时,可以参照可研估算进行分析研究,《电网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科作为22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的对比参照,而不大于110kV的输变电工程可以按照标准设计方案的投资概算标准进行分析研讨。如果整个输变电工程投资在可研估算范围中,仅单项工程初设概算超出的话,需要在对超出原因的详细情况进行书面阐述后,及时报告原可研审批单位备案;如果初设概算整体性没有控制在可研估算范围中的话,不仅需要对超出原因进行详细阐释,还需要上报原可研审批部门进行二次审批。
1.3施工图预算
作为在施工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图预算质量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工作的科学性指导。必须严格按照建设规模和标准进行限额设计,并在初设概算投资批准的范围内进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工作。一般而言,施工图预算通常由原设计单位在施工图纸完成后进行编制,编制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如遇特殊情况可将期限放宽到单项工程竣工投产前的2个月。为保证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建设单位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供相关建设材料、设备费用和其他款项的合同价格或费用协议。
1.4项目工程量计算
施工图纸设计文件、批准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验收技术规程、设备材料清册与说明等都是计算整体项目工程量的主要依据,需对上述资料进行全面掌握。按照工程设备材料的招标价格进行对设备材料价格编制的确定,对于未进行招标的价格可根据当时市场信息指导价格进行确定编制;对于建设项目的其他款项编制确定应以建设合同或者初设概算审定原则进行确立。大于等于110 kV的输变电工程量的计算,编制过程中应与初设审定概算进行对比分析,对工程造价高低的原因以及施工图设计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进行详细阐述;对于超过初设概算的在分析超出原因后上报原初设概算审批部门进行意见审批。
1.5工程结算
在执行合同的基础上,将工程结算总费用最大限度上的控制在批准的初设概算范围当中。一般而言,建设工程项目的承包人在工程竣工后的1个月时间内将编制完成的工程阶段上报建设单位审核,建设单位可采取自行审核或委托具有资质的服务机构进行审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项目竣工投产后的2个月时间为建设单位编制工程结算的规定时间,建设单位将超过110kV的输变电工程以及被纳入到基建程序管理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的审核意见上报公司计划部审定,其他建设工程项目可由建设单位审定后,上报公司计划部进行备案处理即可。对于预备费在工程结算时的使用则必须经公司批准后方可使用。
2 造价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2.1从内部来看,主要问题是精益化管理要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当前,基建规模大幅增长和基建管理精益化要求不断提高的矛盾日益突显,技经管理工作范围和精细化程度大大增加,技经人员数量短缺、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与精益化、标准化的技经专业管理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逐步显现,制约了技经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是建设管理单位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监理单位也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投入不够,存在“只核工程量、不核造价”的通病现象,管理基础相对薄弱。二是一些设计单位概算造价分析流于形式,没有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分析量和价的变化影响工程造价变化的主要及内在原因。三是部分工程设计深度不足,考虑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不够,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四是基建和生产技术标准不一,验收时提高设备标准和现场工艺标准,现场设计变更。
2.2从外部来看,主要问题是工程站址路径变化及协调成本不断提高
一是受建设外部环境影响,变电站站址及线路路径变化,加大造价控制的难度。二是工程建设场地及清理费用上升明显,协调费用上升且占工程综合造价比例越来越高。三是变电站选址困难,用地成本明显增加,且部分地区外部施工环境较差,影响工程造价控制。
3 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对策研究
3.1加强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力度和设计深度
决策阶段是为整个工程建设提供“蓝图”的关键时期,对于输变电工程至关重要。决策阶段发生失误,则很难避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命运,想要在工程开建时再“力挽狂澜”绝非易事。在决策阶段,要对项目进行实地勘察,制定严密周详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和项目投资估算,强化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力度。
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在工程造价设计过程中,基于具体方案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等,从合理规划、控制建设标准等方面掌握工程规模和建设标准,对投资规模、项目地点、线路走径等进行精心设计,确保对工程投资总量的有效控制。
3.2加强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当前,我国人口红利进入逐渐收缩的态势中,人工费用逐年上涨,在此背景下,应根据当地实际经济发展和生活指数变化情况制定合理的系数,及时调整人工费单价,既确保了工程建设施工劳动力的稳定,又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工程材料价格上涨形势下,快速上涨的材料价格造成材料费用超报价,而结算时往往难以全额调整,易超出施工单位的承受能力,挤占施工费用。对此,建议在工程结算时扩大材料费调整范围,按当时市场价格调整价差,使工程造价比较真实地反映工程的实际成本。
3.3加强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
项目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主要阶段,涉及大量人力、物力、施工周期等具体因素,加强这一阶段的管理是控制输变电工程建设成本的重要环节。首先,在工程开始阶段,应制定合理而详实的规范和标准,所谓详实即制定的规范和标准要具体到项目施工各个阶段、各个细节中,包括设备、材料的采购,项目施工监理的制度化等,使整个项目施工阶段“有据可依”。
参考文献
[1]张士军.浅谈火电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内容及阶段[J].中国电力教育.2010.
[2]王鹏.现场管理在电力安装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
论文作者:秦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输变电论文; 项目论文; 标准论文; 造价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