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卢容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15)

【摘要】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64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康复训练)与实验组(32例: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与改良Barthel量表同期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O5)。结论:对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康复训练;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079-02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多见于脑卒中患者,若未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发展为血管性痴呆,从而进一步降低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经颅磁刺激治疗属于非侵入性皮质神经元治疗方法[1]。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32例单纯给予康复训练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与32例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患者治疗前后MoCA量表与改良Barthel量表得分情况,从而论证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64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照是否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分为对照组(32例)与实验组(32例),实验组32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比例为9:7,年龄在53~75岁,中位年龄为(63.12±1.12)岁。对照组32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中男(17例)女(15例)比例为17:15,年龄在52~76岁,中位年龄为(63.11±1.1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选择标准:(1)均有脑卒中发病史,患者颅脑CT、MRI检查显示患者颅脑内梗死/出血病灶(2)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低于26分(3)患者均在血管性因素影响下出现持续性、阶梯样认知功能障碍(4)符合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排除既往合并帕金森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原发性认知功能疾病。(2)排除合并心血管、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

1.3 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给予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营养脑神经药等药物治疗。

1.3.1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均给予康复训练:(1)发病早期,注意良肢位摆放,医护人员应教会家属帮助患者取仰卧位、健侧卧位以及患侧卧位,并嘱患者家属正确被动活动患侧关节。(2)运动疗法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随着患者运动功能提升,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行床边训练、坐位训练以及站立训练,并鼓励患者自行穿衣、进食、如厕、不断提升患者生活能力。(3)指导患者通过卡片或书籍进行讲故事、图片回忆来提升患者认知辨识能力和记忆能力;进行简单数字计算来训练计算力;通过实物物品分类来训练患者解决问题能力;利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来促进认知功能恢复,认知训练应循序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锻炼难度,延长锻炼时间。

1.3.2实验组患者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参考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采用经颅磁刺激仪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将磁刺激线圈置入额头部位,给予患者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100%运动阈值的磁刺激,磁刺激频率为lOHz,每日给予患者3000个脉冲刺激,持续治疗6天为一个疗程,休息1天后再次给予患者经颅磁刺激,连续治疗一个月。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初次入院时、治疗1个月后MoCA量表(满分为30分)与改良Barthel量表(百分制)得分变化情况,MoCA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认知功能越高,26分及26分以上为正常水平。改良Barthel量表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高。

1.5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软件包,各计量数据以(x-±s)的形式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均数间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具体情况,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MoCA量表与改良Barthel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详见表。

3.讨论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多是由于个体血管因素导致的,该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康复锻炼以及认知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个体脑部坏死神经灰色区域,激活脑组织灰色区域神经元,促使神经元重建,从而提升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及认知功能,但是其疗效有限[2]。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根据患者症状给予颅脑刺激位点以及皮质不同程度的刺激,从而促使在刺激皮质神经元的同时将神经网络传递至其神经功能相关远端皮质,以促进皮质功能重建[3]。除此之外,近些年相关生物学研究显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激活海马神经元,抑制脑细胞凋亡(有问题),改善患者脑内低灌注供血状态,影响脑细胞内多种神经递质的释放[4]。本次研究显示单纯给予康复训练的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MoCA量表与改良Barthel量表得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MoCA量表与改良Barthel量表得分分别为17.64±1.23、72.13±1.87,均明显低于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MoCA量表与改良Barthel量表得分,由此可见,对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提升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扈罗曼,朱其秀,刘云霞,等.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4):278-282.

[2]何予工,周青.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6):464-466.

[3]郑洁,施加加,顾丽萍,等.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7,32(6):488-491.

[4]王学红.奥拉西坦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7):57-58.

论文作者:卢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5

标签:;  ;  ;  ;  ;  ;  ;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论文_卢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