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发展论文,动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从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到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再到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动力问题认识上的深化与推进。文章强调,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途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改革动力论”表明,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发展动力
矛盾 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这既是一个深刻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提出了一些理论构想,但是没有经历社会主义的实践。列宁虽然有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但是毕竟时间有限。因此,相对来说,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形成比较系统论述的是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斯大林的观点是“完全适合动力论”,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完全适合;毛泽东的观点是“矛盾动力论”,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邓小平的观点是“改革动力论”,即认为只有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从“完全适合动力论”到“矛盾动力论”,再到“改革动力论”,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历史演进与变革。
1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包括两个要点:一是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1〕,受斯大林的影响,苏联理论界曾普遍持这一看法。 比如有的研究者就撰文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适合,不像在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中那样暂时适合,而是经常适合。不是相对适合,而是完全适合,……因而苏联没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既然在苏联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完全适合的, 那么,这种生产关系一经建立,就必然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苏联的生产力“具有没有阻碍的发展的可能性”〔3〕。 苏联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完全适合于生产力的增长,推动生产力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4〕。生产力发展的“一日千里”, 正是由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完全适合”产生出来的。
对于斯大林的观点,毛泽东是不满意的。他在1957年1 月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完全适合动力论”提出了批评。他说:“斯大林在一个长时期里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直到他逝世前一年写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才吞吞吐吐地谈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说如果政策不对,调节得不好是要出问题的。但是他还没有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当作全面性的问题提出来,他还没有认识到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5〕毛泽东的这一论述,不仅批评了斯大林看不到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的“完全适合动力论”,而且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斯大林“完全适合动力论”的第二个要点,是强调在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人民群众精神上、道义上的一致,人民群众的团结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在这个意义上,“完全适合动力论”又可称为“一致动力论”。对此,毛泽东也是不赞成的。他认为,不说社会主义内部的矛盾,说精神上、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发展动力,这样一来,矛盾的普遍性这个规律,在他们那里就被否定了,辩证法在他们那里就中断了。没有矛盾就没有运动,社会总是运动发展的。在社会主义时代,矛盾仍然是社会运动发展的动力。因为不一致,才有团结的任务,才需要为团结而斗争。如果总是一致,那还有什么必要不断进行团结的工作呢。由此可见,与斯大林不同,毛泽东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着眼点是矛盾,他用“矛盾动力论”取代了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
2 矛盾,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矛盾论, 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矛盾分析法,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毛泽东的辩证法,就是矛盾辩证法。毛泽东的哲学,就是矛盾哲学。毛泽东坚持用矛盾的观点考察社会主义社会,他对斯大林“完全适合动力论”的批评,从总体上看是正确的。正是在否定“完全适合动力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矛盾动力论”。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矛盾动力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强调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中说:“无论什么世界,当然特别是阶级社会,都是充满矛盾的。有些人说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找到矛盾,我看这个提法不对。不是什么找到或者找不到矛盾,而是充满着矛盾。”〔6〕这样, 毛泽东就不仅否定了拒绝矛盾的“完全适合动力论”,也否定了“找到矛盾论”,而主张“充满矛盾论”。二是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那么,什么是基本的矛盾呢?毛泽东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7〕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 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三是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毛泽东提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前者是分清敌我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两类矛盾可以相互转化。他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且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四是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析法。这就是人们十分熟悉的诸如一分为二、两点论、两分法、两条腿走路等等。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创立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和两类矛盾理论,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析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他把矛盾作为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出发点,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考察、认识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动力论”比之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在理论上是一个进步,在实践中也更加切合社会主义的实际。但是,如果把矛盾无限扩大化、绝对化,那不仅不可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而且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不幸的是,这一灾难性的后果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悲剧中发生了。“文革”的产生,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毛泽东的矛盾观来看,他对矛盾论的片面理解和曲解,最终导致斗争哲学,不能不说是其哲学根源之一。在毛泽东的晚年,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的错误不断发展,对矛盾的理解也越来越偏狭。这表现在对矛盾斗争性和统一性的关系上,越来越强调斗争性而忽视统一性;在矛盾分与合的关系上,越来越强调分而忽视合;在矛盾平衡与不平衡的问题上,越来越强调不平衡而忽视平衡;在结合对立面与设置对立面的问题上,越来越强调设置对立面而忽视结合对立面。其中比较极端的表述方式有“综合就是吃掉”。以致于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哲学教科书把“吃掉”作为解决矛盾的唯一方式。还有“一分为二是辩证法,合二而一是修正主义”,在这一对矛盾论的极端的表达方式下,有关“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的学术讨论变成政治批判就不可避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更是主张斗则进,不斗则退,不斗则垮,不斗则修。八亿人口,不斗行吗。这种由对矛盾曲解而最终演变成的斗争哲学,给我们留下的教训是极为沉痛的。
对矛盾论的曲解,不仅会在实践中造成巨大失误,而且“矛盾动力论”本身在理论上也值得进一步探讨。笼统地说“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还需要斟酌。早在50年代苏联理论界的讨论中,就有人对这一提法提出质疑,并断言“推动前进的不是矛盾,而是克服矛盾”〔8〕。论者认为,矛盾本身不能推动工业、农业、 科学技术等等的发展,只有在克服这种矛盾的过程中,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才能得到发展。笔者以为,这种观点不无道理。因为古往今来,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果说矛盾是发展的动力,发展岂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把矛盾当作社会发展的动力,客观上会导致放松克服矛盾的努力,甚至否定主观因素和主体实践的意义,这是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由于主张“矛盾动力论”,因此“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十分流行,而主张克服矛盾、解决矛盾才是发展的动力的观点被抛在一边。仔细想一想,“矛盾是发展的动力”的提法是似是而非的。我们可以说矛盾是发展的根源,但却不能笼统地说矛盾是发展的动力,因为矛盾也可能是发展的阻力。比如腐败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克扣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尊师重教的矛盾,法律意识差与健全法制的矛盾,就不能说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而是阻力,只有通过改革,克服这些矛盾,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改革既要面对矛盾,又要解决矛盾。改革才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改革动力论”的提出,比之“矛盾动力论”,是社会主义社会动力论的又一次伟大推进与变革。
3 改革,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抉择, 是当代中国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对于改革,邓小平有一系列精辟见解,这些见解鲜明地体现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新认识,即“改革动力论”。改革何以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呢?根据邓小平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只有改革,才能从“左”的错误造成的灾难,特别是“文革”悲剧中走出来,使社会主义重新得到发展。邓小平在谈到20年的“左”时说:“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1958年‘大跃进’,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灾难。‘文化大革命’就更不用说了。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我们还徘徊了两年,基本上还是因循‘左’的错误, 一直延续到1978年。从1958年到1978年的整整20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 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1978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50美元。”〔9〕这种状况,不改革行吗?
第二,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脱贫穷。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0〕。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以往,我们往往把革命理解为解放生产力,把建设理解为发展生产力。其实,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建设是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11〕这里的“格”实际上就是生产力标准。
第三,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变革旧的体制,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改革,“这是一场革命。当然,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12〕。所谓体制,主要是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从经济体制来看,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是从苏联模式来的。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对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倒把,巩固新生政权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也就越来越暴露和明显。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妨碍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政治体制来看,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在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种体制对于迅速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这种体制的弊端也逐渐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以及由此滋生的腐败现象,严重地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从农村到城市,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分配领域,从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到政府管理机构,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中国社会的大发展。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4 从“完全适合动力论”到“矛盾动力论”, 再到“改革动力论”,反映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论的历史演进和巨大变革。改革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改革动力论是社会主义认识史的新的里程碑。比较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毛泽的“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点深刻认识:
首先,从矛盾问题上看,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比起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显然是一个历史进步。毛泽东提出了矛盾,但是从解决矛盾的方式看,主要讲的是调节和调整,而没有提出改革,特别是全面改革的任务,这一任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如果说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那么,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则是在承认这一前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基本方式,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对“矛盾动力论”的重大发展。
其次,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上看,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这当然没有错,但对此不能作机械的绝对的理解,必须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由于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政治上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经济上急躁冒进,结果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基本矛盾的“矛盾”方面十分突出,变得越来越不适应了,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这种状况,仅仅用“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来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要改变这种状况,一般的调节也是根本不行的,必须进行改革。相比较而言,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中,毛泽东的基点是放在“又相适应”的方面的,而邓小平的视角则是侧重于“又相矛盾”的方面的。因此,他不仅系统地论述了改革,而且振聋发聩地指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这对于我们充分认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严重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再次,从生产力的发展上看,斯大林从“完全适合动力论”出发,提出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一日千里地发展。毛泽东也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13〕他又说:“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4〕毛泽东这两段论述分别强调的是“容许”与“保护和发展”。那么,新的生产关系还会不会阻碍甚至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呢?他没有说。但是20年的“左”,特别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使“阻碍”和“束缚”的方面发展到了极端。这就表明:在僵化的旧体制和“左”的思想的禁锢下,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许多方面已远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它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容许”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而是严重阻碍和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通过改革,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改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生产力从“阻碍”和“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发展生产力。
最后,从社会主义的本质上看,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动力论表明: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动力。通过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改革,增强综合国力;通过改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动力论的真谛所在。
注释:
〔1〕〔4〕《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49、590页。
〔2〕[苏] 奥斯特罗维季扬诺夫:《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完全适合》,《经济问题》1940年第3期。
〔3〕[苏]萨维利耶夫:《社会主义前进运动的特点》, 载图林加诺夫主编论文集《辩证法规律在苏联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作用和特点》,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
〔5〕〔6〕〔7〕〔13〕〔14〕《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56、498、373、377页。
〔8〕[苏]E·卢金娜:《推动前进的不是矛盾,而是克服矛盾》,《哲学问题》,1957年第3期。
〔9〕〔10〕〔11〕《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5、28、225页。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