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辅导新指南_青少年教育论文

当代辅导新指南_青少年教育论文

当代家教新指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教论文,当代论文,指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历了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震荡的我国家庭教育,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应正视现实,充分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呼唤积极的父母意识

父母意识往往表现于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态度中,反映在为人父母的自信性与责任感上。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当今的父母们存在着不少认识和行为上的盲点与误区,我们应当加以深刻的反思。

父母意识与家教观念的反省

鲁迅先生认为,中国人做父母最大的问题是,“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父母对子女有这样一种心理优势:我生你、养你,你是我的,你得按我的要求、我的希望去做。因此,在表面上看来,父母对待子女犹如服侍“小皇帝”、“小公主”,但在心底里他们并不承认子女的平等地位和个人选择的机会与自由。这种观念,子女在小学、初中阶段还勉强接受,而到了自我意识日益加强的高中阶段,恐怕就再也难以接受了,矛盾也会随之尖锐化。所以认识并改变这种片面的父母意识对于成人青年的父母来说,就更显得迫切。

国外有学者对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10万名青少年进行查询,得知子女最希望父母能够做到的10条是:

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父母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父母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父母之间要相互谦让、谅解;

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父母应尽量解答孩子的问题;

要欢迎孩子的朋友;

不要在孩子的朋友面前指责孩子;

父母应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视而不见;

父母对孩子要亲热。

大量的调查和访谈都反映,中国的孩子也有差不多的希望。然而,有着上述心理优势的父母,是否会满足自己子女的希望,是否意识到自身父母意识和家教观念上的欠缺!?

家庭治疗法:呼唤积极的父母意识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当有其整体的效能与作用。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亲密的联系和深刻的影响。由此来看,每个家庭的孩子的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人的问题。更多的时候,父母的行为方式、情绪情感,都会是铸成孩子“问题”的源头。

由此,西方心理咨询界提出了家庭治疗法。经过研究,他们认为一个充满活力与有效沟通的家庭,具有这样一系列特征:

——家庭成员对倾听他人的讲话饶有兴趣;

——在家里,家庭成员的躯体、面部表情都较为放松;

——家庭成员之间乐于接触并表达情感;

——可以轻松自在地交流内心的感受;

——每个人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讨论——包括害怕、愤怒、批评、成就等;

——家庭成员的生活与情感重于一切;

——家长将自己视作领导而不是老板,他们既可以欣赏孩子的良好行为和愉悦的一面,也能够接纳孩子的不足、怒气与失望的一面;

——在教养方式上,父母总是在注意倾听、理解的基础上,在留意孩子的情感与真实的内心需要的前提下,选取最恰当的时机,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父母认识到:孩子只有在受到尊重时会乐于自我提高。所以从不以一种打击孩子自信心的方式与他交往、交谈。

要使家庭具有上述特征实属不易,作为家庭的“领导者”——父母的责任确实很大,而承担起这个责任的大前提就是:树立全面而积极的父母意识,把握自己在现代家庭中的“定位”。

新时空——新思路

高科技信息时代中飞速发展的大众传媒,以及不断变化的闲暇,正以惊人的力量全方位地改变着当代青少年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使得家庭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时空。为此,家长的观念和教育思路,势必也要作出相应的更新、调整,方能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就当前来说,大致应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控制与调节

鉴于大众传媒的正负效应,不少家长采取简单的严厉控制的方法。可是,如此一来,一方面也使传媒促进孩子成长提高的正面作用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要想真正控制传媒的作用也不现实。因此,明智之举是引导而不是严控。仔细分析大众传媒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效应,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青少年在面对电视、电脑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往往过于沉迷而不能自拔,于是走向了反面。所以家长要加以监督、引导,帮助自己的孩子把握住“度”,使电视、电脑等传媒成为其成长的工具,让孩子驾驭这些工具,而不是被这些工具所控制。

同样,对于闲暇时间的支配,根据现今的实际情况也要把握“度”,进行合理分配,如果全部围着升学转,往往会因过度而走向反面,使得你的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厌倦心理,时间与效果难成正比。

共同参与和自身提高

1997年巴黎“媒体·青少年·明天”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们指出:“教师、家长、政治家、甚至媒介人士正在被青少年甩在后边。青少年表现出对媒介这个新领域的接受与掌握,正在探索我们所未见的世界,我们感受到了挑战。”的确,随着人类知识的迅速发展,父母的知识在迅速地老化。父母和孩子面临的是同一个新的知识体系,所以父母应该有勇气和孩子一起学习现代化知识。当你的子女问你关于高速公路、知识经济之类的问题时,你可以和他(她)一起向电视、报纸、杂志学习。

应该承认,多数家长对媒介传播介入家庭的思想准备不足,因此产生冲突的家庭比平等交流的家庭多得多。我们应当看到,今天的青少年成长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充满生机,前途无量。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不完全,也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他们的家长。对于家长们来说,他们教养后代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孩子们在新环境中的成长需要,有许多新知识需要和孩子们互相学习、一起学习,而不是要孩子向家长学习。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们回到我们所熟悉的过去,只能要求家长们学习新的东西。在这种基础上,家庭内部才能达到有意义的相互交流,家长和孩子一起进步,家庭才能拥有幸福。

眼前与长远,家庭与社会

在新传媒的学习运用、闲暇方式的选择、闲暇时间的分配上,都有一个眼前目标和长远目标、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兼顾的问题。

就眼前的家长责任来说,家长既要注重孩子学科知识能力的强化训练,又要看到孩子素质的其他缺陷——特别是非智力因素缺陷,合理分配闲暇时间,予以改善和提高。此外,对孩子过度迷恋传媒,对闲暇方式的不当选择所产生的问题也要予以引导和解决。

就长远的社会责任来说,家长要注意发挥新传媒和闲暇的正功能,并与你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提高,倡导现代社会的新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当代青少年——跨世纪的中国民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支持者、推动者和实施者。而只有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了,社会利益的总量增加了,社会公正逐步实现了,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重视精神资源的开发

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不少较有识见的家长已经或正在转变家教观念,这些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在家长开始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上。不过,对于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和强化孩子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则还不甚了了。至于一些尚陷于重理轻文、重实用轻精神误区中不能自拔的家长,则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意义。

北大校长陈佳佴最近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说:“人才素质的差异,不仅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浅,更重要的在于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养的高低。其中特别是决定人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人文素养,更是一种基础性的、在更深层次上体现知识创新能力和人才品位的素质。”

陈校长的话点明了创造精神和人文素养的紧密联系,也道出了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的重点,家长如何认识这个重点,如何实现家教重点的转移,已是我们今天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一)创造精神和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人文意识的具体表现,它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一种根本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这种素养的最本质的精神内涵是怀疑探索、独立思考和批判创造。在一个以人为本、以创新为基点的高科技时代,人文素养确确实实已经成为极宝贵的精神资源。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民族的发展、个人的成功来说,“科学人文素养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一定的科学人文素养却是万万不能的”。为此,我们应当形成一种新的共识: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应是21世纪中国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家庭生活、家庭教育和人文素养

我们目前面对的现实是:人文素养作为人类21世纪可贵的精神资源,尚未充分引起家长的注意;同时要使当代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很重要乃至关键性的问题就在于人们日常生活观念和习惯的改变和调整。十分明显的是,家庭生活占据了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不少封建的、落后的观念和习惯还存在于这些时间和空间中,成为束缚创新精神的桎梏,阻挠着科学人文理性的昌明,影响着精神资源的有效开发。作为家长,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自己的孩子改变落后的观念和习惯,提倡人文理性,通过有形无形的影响,逐步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当然,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但家庭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却是最根本、最关键的。

标签:;  ;  ;  ;  

当代辅导新指南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