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理论及其规划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乡论文,理论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前言
随着改革的纵深发展与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很快,截止1996年底,城市化水平为29.37%。但是, 不容忽视的是,城乡系统中城市和乡村这两种不同的社区类型的实际水平在80年代中后期却被进一步地拉大了,城市和乡村仍存在着巨大的区域差异,这具体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生活消费等指标上(表1)。同时, 区域间城乡差距也在拉开,中西部城乡差距已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表1 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对比
项目 1978 1980 1985
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316
439
685
(元)
农业居民 133.6 191.3 397.6
消费水平
城镇居民405
496
802
(元)
农业居民138
178
347
居民储蓄存款
城镇居民 154.9 282.51057.8
年末余额(元)
农业居民
55.7 117.0 564.8
1990 1995 1996
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
1387 3893 4377
(元)
农业居民 686.31577.71926.1
消费水平
城镇居民
1686 5044 5620
(元)
农业居民571 1479 1756
居民储蓄存款
城镇居民
5192
23466.7
30850.2
年末余额(元)
农业居民 1841.66195.67670.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P291—293
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从1978年以来,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绝对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因此,缩小城乡差距,以提高城乡整体水平,无疑将成为城镇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城乡一体化作为一种理论模式,已愈发显示出其重要地位。
二、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辨析
1.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及本质内容
狭义的理解城乡一体化是指,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其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合理地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赖,城乡差别很小,各种时空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在这样一个系统中,城乡的地位是相同的,但城市和乡村在系统中所承担的功能将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城乡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等方面,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内容主要有城乡政治一体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人口一体化、城乡文化一体化及城乡生态一体化等。
2.对城乡一体化的几点认识
(1)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和“平均化”
有人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完全消灭城乡差别,最终达到城乡的绝对融合。这种观点实质上就是将城乡一体化引向了城乡一样化,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因为城市和乡村这两种社区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其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只要这些方面存在着差别,城乡差别就不可能消失。同时,城乡一体化并不会导致城乡的“低层次平衡发展”和“平均主义”,它不是降低城市的地位,而是将乡村的地位加以适当提高,使其在市场体制下处于与城市同等的竞争地位。城乡一体化强调城乡间各要素的融合、贯通,但并不排斥差别,相反,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可以将差别转化为各自特色,这将有利于形成城乡系统的高层次协调发展。
(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注: 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新趋势。它通过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组织的良性发展轨道,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两大系统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生态过程,同时又是这一过程的战略目标。在分析城乡关系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城市化的滞后是中国城乡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症结所在,并由此导出了通过重新发动城市化来解决城乡发展问题。还有一些学者主张靠农村工业化来解决城乡问题。事实上,农村的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的辐射(某种程度上会拉大城乡差距),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所在。
(3)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市场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的有利渠道。城乡经济要素的流动,是二元结构转换、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各种体制束缚,以市场体制为契机,在原有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基础上,构建城乡统一市场。这将是一个市场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它既包括产品市场,又包括要素市场。通过统一的市场体系使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要素,并得到优化组合,从而为实现城乡全面贯通、走向一体奠定坚实的基础。
(4)城乡一体化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即“以人为本”
从人本主义角度讲,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其自身各方面需要服务的,城乡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人与自然在协调基础上的自我发展。因此,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和发展的环境,同时要有利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口的素质,使其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从而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
三、城乡一体化:中国城镇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城乡一体化理论是我国学者在长期的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差别论述的继承和发扬。它的提出,为合理解决城乡发展和提高城乡人民整体水平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这样一个城乡转型的新时期,它的战略意义将更加突出。
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
尽管我国城乡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典型的二元结构仍然存在。要从传统的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二元结构束缚。随着二元结构的转换,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和商品交换就构成了城乡间最重要的联系机制。因此,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2.“分久必合”——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
城市离不开乡村,乡村也离不开城市。城市和乡村本为“一家”,只是随着社会分工及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逐渐从空间上分离,并由此产生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一系列的差别。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混沌一对立——隔离的过程,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重心将逐渐由城市转向了城市——乡村地域,城乡系统也将趋向统一融合。生态学家马世骏曾强调,对城乡这样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不应将各亚系统分别对待,必须重视整体综合。在城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都要求其它系统的配合与支持。因此,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就必须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城乡间的顺利通开。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我国目前有2 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财富,又是城乡进一步发展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对劳动力进入大城市与否,学者们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也不可能全部滞留农村。要保持城乡这复杂巨系统的高效率运转,必须要强调和重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外部系统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将会促进城乡间人才、科技、信息、文化等的交流,从而繁荣城乡经济。解决农村剩余人口问题,必须要从城乡两方面统筹考虑,重在疏导和分流。考虑到大城市自身的困难,当前应逐步放开中小城市的壁垒。加强中等城市及小城市(镇)的建设,扩大就业机会,以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广大乡村则应依靠农业产业化来增加收入和就业。
小城镇的兴起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然,不能消极地将小城镇作为阻滞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壁垒,这事实上将造成城乡的新障碍。应将其看作城乡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初级培训基地,通过积极发展乡村企业及其它产业来主动增加就业。
四、城市规划:城乡一体化的保证
1.田园城市理论回顾
近现代以来,城乡问题一直很突出,因此许多西方社会学家和城市理论学家对其进行了诸多研究,试图找出一种方案来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创造一种宜人的生活空间。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其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1898年,霍华德发表了《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其中具体阐述了他的田园城市理论。他把城市和乡村比喻为磁铁, 为了兼顾城市和乡村的优点, 创造出了城市——乡村磁铁(TOWN—COUNTRY MAGNET)。他认为,“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 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之后,他较成功地建设了菜契沃尔斯和韦林两座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理论深深地影响着当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与方法,同时也为城乡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思路。从现在看来,城乡一体化理论多少与田园城市有渊源。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并不是为了消灭城乡差别,田园城市所想象的也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而且城市和乡村磁铁相对于城市磁铁和乡村磁铁是完全孤立的。因而田园城市只是消极地避开了城市和乡村的弊端,想为人们营造的一个看似美好的休闲空间。而城乡一体化则是强调城乡在各要素流动基础上的整体协调发展。但这种流动必须是以城市中心组团为依托、以小城镇为核心的。城市是信息“发送站”;小城镇就是城市——乡村磁铁,是信息“中继站”;而广大农村则是“接收站”。
2.城市规划:城乡一体化的保证
城乡一体化理论提出已有十余年。一些城市以其为指导思想,在城乡发展中加以贯彻,并积极落实到规划实践中,取得了不少辉煌的成就和成功的经验。许多城市,尤其是沿海一些大中城市,已出现了城乡一体化的趋势。
城市规划要保证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顺利实施,要发挥作用,引导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这应是当前规划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城乡一体化要从口号落实到行动,就必须从规划之初做起。
第一,观念的转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在各项规划中,必须要树立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并要采取各种措施贯彻到规划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工作重点也将从“以城市工作为主”转向“城乡并重”,既重效率,又兼顾公平。这就需要从政府决策者、规划师到公众的观念都要发生变化。以往的规划,人们往往只注重城乡形态的变化,而忽视了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城市”和“乡村”,“城里人”和“乡下人”仍然是分离的,且存在着诸多的差别,这些都客观地影响了城乡关系的改善及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第二,城乡一体化得以实施的关键是制订科学合理的城乡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包括城市(镇)发展战略、乡村发展战略及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由于城乡各自发展条件与特点不同,城乡发展战略的制定要在科学分析城市、乡村现状与前景的基础上,从系统观点出发,局部服从整体,做到综合取舍、重点突出,从而得到优势互补、利益相协调的综合发展战略。
第三,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要进行城乡整体规划。
所谓城乡整体规划,是指将城市中心组团与周围乡镇及乡村居民点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规划。目前,许多城市做了市域规划,但往往都由于缺乏对城乡系统的深入研究而流于形式,由于常常是简单的拼凑,城市和乡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分离的。因此,有必要将城乡整体规划在市域规划中单列出来,加以法律化和程序化。要着手研究和制定有关城乡协调发展的各项政策,统一规划城乡人口分布、产业构成、用地布局、基础设施等。尤其要重视研究城乡人口流动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规划达到城乡人口的动态平衡。产业布局要在城乡系统内部协调,要做到既合理利用资源,又将生态环境破坏降低到最小,同时使城乡产业呈平等及有序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有赖于快捷而畅通的联系渠道。因此,交通、通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必须要先行规划,这就像中医学所讲的“舒筋活络”,保持城乡联系渠道的畅通,从而保证城乡生产活动联系的密切性、城乡居民远距离就业以及乡村居民生活消费行为的便利性。而且,现代通讯技术必须要逐渐普及到乡村每一角落,才能保证城乡企业同等的商业机会、城乡居民拥有相同的生活质量等。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城乡系统是开放的,它与外界有着复杂的联系。因此,城乡规划必须要与区域规划相协调,以保证这一联系的有序、畅通(图1)。
第四,城乡规划要做到“强化两端、突出中间、留有余地”。
城乡规划要在市域规划(城乡整体规划)指导下,作好各个子系统的规划。所谓“强化两端”,是指要加强城市中心组团和乡村居民点的规划与建设。所谓“突出中间”是指重点搞好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所谓“留有余地”,是指规划要富有弹性和远见,走滚动式开发之路。
图1 城乡整体规划的内容与战略地位
中心城市要抓住产业结构的调整机会,做好“退二进三”和“土地置换”工作,明确城市的拓展方向和辐射范围。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以增强其综合服务功能和在城乡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随着城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心城市的传统中心作用将因为小城镇的繁荣而受到削弱,功能因此而分化,所以,小城镇的发展潜力非常大。同时,由于兼具城市和乡村双重属性,因而小城镇的发展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据悉,国家有关部门已做出决定,对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允许部分在小城镇工作、生活的农村户口在小城镇落户,从而使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有了一个合法的出路,这必将会对城市规模产生新的冲击,进而出现新的一轮小城镇蓬勃发展的高潮。今后,小城镇的发展,应同乡镇企业的改造、自然村庄的合并相结合,走“三位一体”的道路。注重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增长,选择条件好的中心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享有现代城市文明、又无“城市病”、具有良好投资环境的生产和生活空间。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城市文明的传播,广大的乡村居民点不应该被排斥在外,应该通过快捷、方便的联系渠道,使现代城市文明传向乡村,从而逐渐消除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政治、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别。乡村居民点的规划,要按中心村和基层村相对集中,撤掉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地带的自然村,以统一配套建设基础设施。
第五,理顺城乡管理体制,强化城乡规划管理。
城市和乡村,在中央行政集权体制下,各自建立了一套集权式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决策权集中在政府,并按照城市及乡村各自的管理体制层层下达,实现行政当局纵向直接控制,经济组织只是行政的附属物,对经济活动没有决策权和自主权。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传统的核心——边缘结构将逐渐被网络型结构所取代。经济、社会的融合将促使城乡在空间上的进一步融合。因此,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要“未雨绸缪”,进行制度创新、改革原有的城乡分隔的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由城市政府统一执行管理权,实现规划与管理一体化。同时,政府职能要从“管理服务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
土地是城乡各项空间活动的物质载体。由于我国人均耕地的严重不足,当前尤其要重点做好城乡土地规划与管理工作。以合理、节约用地为基础和核心,优化布局,从而提高城乡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将城乡土地分为四种模式,即都会区、市镇密集区、开敞区和生态敏感区,这样的划分,细化了城乡用地的功能,从而为合理利用城乡土地提供了科学的法律依据。这样的规划才是动态的、富有远见和弹性的。
以往的城乡布局常常是以中心城市为主体,城乡单向辐射,这使得城乡系统长期处于不良发展状态。城乡一体化思想指导下的城乡布局,将形成以各级城镇为主体、以广阔乡村为依托、通过高密度、高强度的相互作用所连接起来的组团式、开敞式的布局,它是一个多孔、网络状的渗透结构,是一种全新的空间体系。
第六,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城乡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
本文所谈的城乡,是指城市与其行政辖区内的广大乡村,这样的范围毕竟是有限的、小区域的。而城乡系统应该是开放的。因此,城乡一体化必须要放到区域大背景中去考察,也就是说,城乡一体化要服务和服从于区域一体化。几个或更多个实现了一体化的城市——乡村地域有机联合,将有利于实现区域一体化。在现实中,城乡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二是城乡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行为准则。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共同繁荣及可持续发展。没有城乡一体化,就不可能存在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五、结语
当代的城市规划已从单纯的物质形态布局走向了社会、经济等全方位的综合性全面规划。同时,科学的进步,也为规划技术的不断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世界已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将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城市规划无疑应该承担起传播科技与文化的重任,创造各种条件,保证科学技术在全社会的普及推广。尽管关于城乡一体化理论仍存在着诸多的争论,但可以相信,在正确、科学的城乡政策和规划的引导下,在城市和乡村实现整体协调发展之后,走上城乡一体化之路。
1998.6
标签:小城镇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三农论文; 农村论文; 乡村论文; 时政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