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会计核算论文,中小企业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探析,需要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在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时有的放矢。具体来说,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会计凭证的形成和管理相独立
在以往的企业管理中,处理完会计业务,相应的资料由本单位进行管理,外界很难发现其作假与否。随着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会计凭证不由相应单位来保存,而是由会计核算中心来进行统一的管理。一旦会计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对相关的凭证存在质疑,其有权力对相关的单位进行审查。这样并不是说会计核算中心就是没有约束的,其也受到其他预算单位的制约,受到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督。审计部门除了对相关单位的具体的财务状况进行必要的审计之外,也对会计核算中心进行审计。
2.会计监督和财务审批分离
在以往的会计核算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往往是由同一个部门进行管理的,这实际上就造成了一个领导两个部门的现象,相关负责人对会计事项进行的审批既是财务的审批,同时也意味着监督审批。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之后,原预算单位还行使其财务审批的职能,但是相关的会计核算的工作交给了会计核算中心来进行管理。这样就能实现“双保险”的保障,更好地杜绝作假的情况发生。
3.业务的决策和执行分离
在以往的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往往会受到领导的影响,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在相关的业务执行时,往往会偏离企业的会计目标。而施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相关的会计业务由会计核算中心来进行集中处理,这样就淡化了会计人员与领导之间的隶属关系,对其工作的干扰也就越来越小,更有利于其职能的发挥。
二、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分析、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就需要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做到对症下药,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具体来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电算化水平比较低
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十分先进,这些技术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但能够改善当前会计工作的繁杂局面,还能提高会计业务处理的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把握好这个内涵,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然而现在很多企业还保持着传统的手写记账的方式,对电算化为何物还不是十分了解,有的企业虽然利用了电算化,但是表现出很大的应付心理,并未实际发挥电算化的作用。
2.企业的内部控制尚显不足
在会计工作的众多职能之中,会计监督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对于企业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保证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才能保证企业会计管理的正常运营。但是在企业的会计管理中,企业的管理者经常会干预会计工作,在利益的驱动下,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监督实践来看,我国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人员配置失当、业务不明晰、会计人员专业化程度低等,这些问题使得相关的审核、监督、复核等难以发挥作用。
3.会计凭证的管理不规范
有些企业为了降低采购成本,往往会选择在购买相关商品的时候,不要正规发票,也就是不纳税,由于缺乏相关的凭证,使得企业的记账缺乏合法的凭证。除了这个原因之外,企业的利润空间狭小也是促使企业不要原始凭证的重要原因,通过逃税,企业能够增加利润,这虽然给企业带来了短期的利益,但是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的记账凭证不但具有以上的功能,其还是确定经济业务的性质的重要的依据。由于缺乏原始的平整,就使得记账凭证的填制形成了很大的麻烦,不能保证记账凭证的准确性,这样就会影响到报表的准确性,给企业的会计内部信息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4.会计基础工作不到位
为了更好地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就需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为企业业务的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相关的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经营权和所有权混杂
我国的中小企业往往是一些私人企业,其投资者也就是经营者,企业的财产在一定程度上和家庭的财产存在着共用的现象。可能会出现企业的管理者拿走大量的现金,而将这些现金看作是“应收款”不入账,或者是将自己的日常开销摊进企业成本,这样就使得核算主体难以明确,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对于会计工作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2)会计机构设置问题
中小企业往往在资金、人员、技术等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为了节约成本,其在会计机构的设计上往往会赋予其很多职能,业务造成很大的交叉,职责不清,难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在选拔人才方面,往往会选用自己的亲属,造成了“混”工作的情况。由于这些人往往不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相应的实践,从而影响了企业会计工作的专业性、有效性、科学性,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大隐患之一。
(3)会计资料管理不善
档案资料的管理是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中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往往缺乏对档案资料的妥善处理,由于各方面的条件不是很充足,保管地点和人员无法得到保证,使得企业重要的账簿、凭证、报表等不能得到妥善保存利用,如果企业需要过往的资料,查询异常困难并且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
三、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1.完善监督体系,加强规范化建设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但是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不但表现在资金、技术上,还表现在制度、人才、组织文化等方面,要想提高其会计工作的水平,单纯依靠其自身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充分利用外部的监管,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规范化发展。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督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企业自身的监督是一方面,其他两个方面是国家监督以及社会监督,只有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进行规范,完善其会计核算制度,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
2.利用现代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会计电算化是财务管理发展的潮流,很多企业已将会计电算化纳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了网络化、无纸化、自动化管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充分利用公共服务平台与国际接轨。我国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手工半手工的会计工作方式仍旧存在,不但会计核算的效率很低,而且根本发挥不了辅助决策的作用。为此,企业应该加强对电算化的认识程度,加强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借鉴成熟的企业经验,及时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更快地建立起完善的、专业的财会信息化系统,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环境。电算化水平的提高,不但能够提高对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及时传递信息,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的范畴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其不但包括传统的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等业务,会计功能还扩展到投资决策、合理规避税费等方面。但是目前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工作的层面较低,业务素质有待大幅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此企业需要改变会计人员的观念,对其进行理论教育与培训,只有提高其全面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内在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会计工作的专业职能。
四、总结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始终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会计核算制度对于财务管理工作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提高会计核算管理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会计核算的长远发展。本文对会计核算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更好地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