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于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论文_汪丽英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麻醉手术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目的: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术后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30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病情监测、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等系统的术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优质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状况,促进患者康 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0-227-02

创伤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症,多指骨骼由于意外事故或暴力造成断裂,暴力或车祸引起的骨折,还易引起伤肢的肌腱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关节脱位,严重的还可引起内脏损伤、休克甚至死亡,且随着现如今酒驾、疲劳驾驶、高处施工作业等的出现,其发病率呈连年上升趋势。在创伤性骨折的治疗过程 中,因病发突然,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会增加患者痛苦,导致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早日恢复[1]。因此优质的护理干预对于促进术后患者康复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针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具体特点,实施相应的术后优质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 年 6月~ 2015年12 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3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50例,男87 例,女63 例,年龄22~ 70 岁,平均 40.0土1.0 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3.3~7.0 天;骨折类型:椎骨骨折48例,骨盆骨折32 例,四肢骨折70 例。对照组150例,男 79 例,女71 例,年龄 20~76 岁,平均 48.9~ 1.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 3.5士6.1 天;骨折类型:椎骨骨折28例,骨盆骨折33 例,四肢骨折89 例。排除有精神疾病或疾病家族史者、严重内科疾病者、智力障碍或认知障碍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经影像学线检查之后,根据检查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固定与恢复[1],此外还针对各个患者的具体个例情况进行对应的治疗与纠正,术后患者进行卧床休息,并根据个人情况给予相应指导。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让患者吸氧,认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换药等;待患者身体恢复后,辅助患者进行身体可承受的功能锻炼,嘱患者按时到医院复查,并记录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其他更加细微的优质护理:①加强相关疾病教育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2]:针对本病的特点,给予患者或其家属以基础的教育普及,使其深入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减少因对本病的无知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树立患者至上的理念,在与患者交谈或给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应态度和蔼,此举可提升患者满意度,既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更可维持融洽的医患关系。②饮食护理:将患者的实际病情所需营养和其饮食习惯相结合,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其住院期间的营养供应水平,尽可能地将其营养不良状况纠正过来,从而为其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③并发症护理:对于骨折术后卧床患者,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为患者扣背帮助其咳痰,并帮助患者翻身,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时换药[3]。从而可避免骨折术后褥疮、泌尿系感染结石、坠积性肺炎及局部切口感染导致的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④康复护理:针对每一位患者术后的情况将康复训练的具体实施方案详细讲解给患者,并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患者进行及早指导,督促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不断加大其训练的力度及难度,在争取到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进行相应的理疗,为其早日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⑤心理护理:骨折后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各种不 良心理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该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内心真实想法有 一 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将患者的心理压力及精神负担减轻到最低限度。

1.3 评价指 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疗效情况评价标准如下:从患者术口愈合情况,各处骨折恢复情况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分,满分 100 分。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自制并发症发生率统计表,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例数,并计算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评价量表,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 90 ~ 100 分,满意 80 ~ 89 分,一般 70 ~ 79分,不满意<70 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13.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 为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95.13±5.97)分,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84.15±6.43)分;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P<0.05),见表 1。

2.3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3.3 ±2.4)分,常规组(84.3 4 ± 2.6)分,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创伤性骨折的发生率连年上升,它给患者带来身体伤痛的同时,也给其精神上带来巨大伤害。手术治疗是目前对于创伤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式,然而,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方面,也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医生及护理人员在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活动中,一切将患者放在首位,及时观察患者所需,提高服务质量,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4],在满足患者病情需求的同时,满足其精神上及心理上的要求。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制定出来,尽量将优质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为患者骨折 的顺利愈合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 为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满意度更高。充分说明了优质护理对于提高创伤性骨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明显作用。故而,创伤性骨折术后的优质护理是患者康复之路不可或缺的一步,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经纬,蒋矗,张先龙,等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 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7— 11.

[2]丁奇伟.骨科护理中引发风险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当代护士,2012,08,31:43—44.

[3]宗贝.优质护理服务在髋骨骨折术后 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1(16):76—77.

[4]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15):8—11.

论文作者:汪丽英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对于创伤性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论文_汪丽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