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中医院泓口分院 江苏溧阳 213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药物配合牵引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腰椎盘突出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1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药物配合牵引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牵引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配合牵引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物;牵引;腰椎盘突出症;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许多患者可通过适宜的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且能获得较好的疗效[1]。腰椎盘突出症主要是人体腰椎间盘受外力作用或发生退变而引发的病症,患者通常表现为腰腿疼痛,使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现对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腰椎盘突出症患者82例进行研究,探讨药物配合牵引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腰椎盘突出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标准:患者有受寒史、慢性劳损史、腰部外伤史,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腰痛向臀部和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内萎缩直抬腿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健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1例,在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28~57岁,平均年龄(45.69±10.23)岁,病程7天~11年,平均病程(5.12±2.27)年,在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龄29~59岁,平均年龄(45.24±10.45)岁,病程5天~13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腰椎盆骨的牵引治疗,治疗过程根据患者实际自身重力情况作为牵引重量确定的基础,并将患者耐力承受状态、体质变化、病情发展情况纳入考虑范围之内,根据患者体重进行10~20kg增减。患者取Fowler体位,在牵引床上仰卧,屈膝屈髋,将三角垫置于双膝和小腿下面,在腋下固定胸部牵引棒,在髂嵴上方固定骨盆牵引带,保证牵引力线与水平线保持18°,应用间歇牵引方式进行牵引,牵引1min,间隙10s,每天牵引治疗1次,每次治疗的时间为30min,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牵引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患者使用脱水、扩张血管、皮质类固醇、消炎镇痛等药物,并详细记录患者身体变化的情况。
1.3观察指标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记录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无效:患者治疗后腰腿疼痛等的临床症状未改善,患者无法正常工作、生活;有效:患者腰腿疼痛等临床症状好转,但是活动仍受限制;显效: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消失,患者偶尔出现不适症状,基本可进行正常生活、工作;治愈: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消失,患者可进行正常活动。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为(1.14±0.2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为(2.75±0.37)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t=23.09,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且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方法较多,有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其中,手术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且治疗费用相对较高,而非手术治疗则无该缺陷[2]。在现代医学中,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纤维环发生退行性病变,髓核突出,脊神经根受压迫,产生水肿、充血等炎症,最终引发腰腿疼痛[3]。临床上治疗该病症时,主要是通过各种措施来使患者腰、背部肌肉痉挛得到缓解,促使脊柱恢复正常形态,增大腰椎间隙,使椎间盘受压得到松解,使突出物回纳,并使椎间孔扩大,增大上下关节突关节间隙以减轻对关节滑膜的压迫,从而缓解疼痛,且通过解除粘连情况来促使脊柱血液运行恢复正常,从而使患者神经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均得到改善,最终达到消炎、止痛、减压的目的[4]。而牵引产生的屈曲力矩直接作用于腰椎,能使机械感受器受到刺激,增加椎间孔,降低椎间盘脱出率,而背后软组织的伸展有助于强化牵引效果[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药物配合牵引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理想。牵引在瞬间完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疼痛阈值。牵引能在短时间内使患者腰部肌肉得到伸展,会使其出现反射性的肌肉松弛,有助于减轻疼痛,能够使肌肉痉挛得到缓解[6]。牵引可是椎管以及椎间管横截面积增大,最终使二者之间的容积增大。牵引可使腰椎小关节病理性倾斜得到纠正,促使关节恢复至正常形态,且瞬时牵引力会有效增大后纵韧带的张力,使突出物产生向腹侧的压力,不仅如此,牵引能够增大椎间隙,使得椎间盘压力变小,这两种作用力可促使突出物回纳,最终缓解神经根受压状况。牵引能使侧隐窝的容积增大,扩大椎间隙,牵伸黄韧带使其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并使神经根粘连情况得到解除,能促使患者机体神经感觉、运动功能得到改善。而患者在牵引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脱水、扩张血管、皮质类固醇、消炎镇痛等药物,能进一步强化牵引治疗效果。其中镇痛消炎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痛情况,缓解患者的痛苦,且能及时消除炎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扩血管药物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血液循环状况,可促使病变部位生理环境得到改善。总之,多种药物共同作用,可促使神经根水肿、炎症等临床症状消失,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综上所述。药物配合牵引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志荣.药物配合牵引治疗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15(06):94-95.
[2]朱轶,胡追成,竺融,等.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2(01):63-64.
[3]魏宏强,马太平,陈子前.三维牵引配合药物以及中频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11,17(11):62-64.
[4]劳迪涛.牵引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5]赵淑洋.反悬牵引与平卧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照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6]罗大海.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病程时限及疗效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论文作者:孙金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患者论文; 腰椎论文; 疗效论文; 药物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疼痛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