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三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2月在我院入住神经内科ICU接受治疗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的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入住神经内科ICU接受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实施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入住神经内科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更低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神经内科ICU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与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神经内科ICU;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拔管属神经内科ICU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做好此方面的预防工作,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本文重点分析了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神经内科ICU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2月在我院入住神经内科ICU接受治疗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的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入住神经内科ICU接受治疗的1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研究组中有男性66例,女性49例;年龄最小患者23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是(61.7±5.9)岁;病因:脑出血急性发作46例,脑梗塞急性发作54例,重症颅脑损伤10例,其他5例。对照组中有男性61例,女性52例;年最小患者22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是(62.5±6.5)岁;病因:脑出血急性发作44例,脑梗塞急性发作53例,重症颅脑损伤9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通过对既往神经内科ICU不良事件的研究发现,神经内科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较常见且不容忽视,我们将此列为重点,调查既往神经内科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分析相关的风险因素,制定护理防范措施及预见性护理实施计划,经充分论证实施计划的实用性并确认无纰漏后着手落实。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时期未施行预见性护理,只给予ICU病房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预见性护理。
①提升ICU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组织参与护理工作人员培训,学习预见性护理多的基本理念和似乎原则及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概念和危险性,共同探讨非计划拔管原因;要求护理人员对制定的护理对策和预见性护理内容充分的理解,熟知不同病情患者的评估方法,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风险把握技巧、导管固定基础及各种应对非计划拔管的处理。②做好评估,患者进入ICU后充分了解其基本资料,根据了解到的资料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耐受程度、配合程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本组患者施行分类管理,对存在风险因素较多的患者予以重点看护[2]。③日常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执行,保持动作娴熟、轻柔,并在操作过程注意保护导管;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合理选择导管固定方法,若患者需要进行长时间气管插管,实际情况允许时尽量帮助患者经鼻实置管,以减轻经口置管给患者造成的不适,使得拔管风险上升;增加观察频率,定期检查患者留置导管的固定情况,若发现固定导管的敷贴、胶带存在污染,应及时进行更换;患者意识情绪或接受手术治疗患者麻醉逐渐消退时,应先对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评估,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拔管倾向,若患者存在有拔管的倾向,应适当给予肢体约束,同时在此期间定时检查约束带的可靠性,此类患者若需改变体位或因要进行特殊检查要将约束解除,护理人员影响将患者双手握住,避免出现拔管意外;若患者需要长时间期间插管,需遵医嘱合理应用镇静类药物;做好交接班工作,尤其在夜间应加强防范,在夜间时患者需要翻身时,护理人员要在其改变体位后注意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避免导管脱落。④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保持病情安静整洁、光线充足,将治疗、检查、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和患者交流时注意语气、态度,不要随意谈及患者的病情并注意保护其隐私,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给予患者鼓励、安抚和心理支持,降低患者自行拔管的风险。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入住神经内科ICU期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情况;转出神经内科ICU且病情稳定时调查患者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并进行t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入住神经内科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入住神经内科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入住神经内科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对比
3讨论
非计划性拔管属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常发生的意外事件,有报道指出,ICU患者因非计划拔管后重置插管的病死率超过25%。分析神经内科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主要是:①插管后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且患者长时间置管,会因此产生不适感,如恶心、咽部肿痛;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后语言能力存在障碍,无法表达,导致其烦躁不安且配合度下降,增加拔管风险[3]。②导管固定方式存在缺陷,若在固定导管时缺乏针对性,以至于固定不牢靠,存在非计划拔管风险。③未能够持续、及时应用的应用镇静类药物,导致患者自行拔管几率上升。④没有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对患者的肢体进行约束,容易发生非计划拔管。⑤实施护理操作时,导管疏于固定,如吸痰或协助患者改变体位时,过度用力会导致导管受到过度牵拉而脱出[4]。
此次研究通过对既往神经内科ICU非计划拔管原因的分析,加强参与护理人员的培训,制定预见性护理计划,落实于研究组护理工作,在患者进入ICU后进行准确的综合评估,明确风险因素和护理重点,在治疗期间通过各种干预手段帮助患者避免拔管风险。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入住神经内科ICU期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更低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充分表明,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神经内科ICU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与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任晓慧. PICC置管后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0):64-65.
[2]范凡,贾宇. 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病案,2015(09):94-96.
[3]吴光珍,冯艳琴.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2种不同约束方法综合护理效果观察[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53-53.
[4]陈柏宏,詹丽群. S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预防[J]. 全科护理,2013,11(15):1378-1379.
[5]张益锋,杨艳莉,于兵月. 预见性护理对于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观察[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06):120-122.
论文作者:刘蓓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患者论文; 预见性论文; 计划性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计划论文; 导管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