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都非常注重园林植物的景观施工设计,其中植物是最重要的园林造景要素,住宅园林景观施工设计可以包含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特点,又结合了现代的新思想、新方法,注意维持生态平衡,创造出具有美感的东西,既经济又不乏文化性,本文对住宅园林景观施工设计进行了叙述,从不同的理念、程序、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构建优美的园林空间。
关键词:住宅园林;植物;景观施工设计
前言:住宅园林在经济、社会形势、政治因素以及艺术发展等的影响下,有了很大的变化。园林建设对城市的发展及其重要,关系着城市的形象塑造,它是服务于百姓的,而且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园林的施工设计理念在形式与内容上不断更新,其更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形式上变化多端,内容上丰富多彩。住宅园林的发展受各方面的综合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艺术流派的介入,一些建筑思想的引导还有一些生态思想的运用,再加上传统园林建设的渗透,风格上有了巨大的改进。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园林的功能、园林的艺术表达、还有园林的科学性能相互结合,综合运用。
一、宅旁绿地植物景观
居住住宅旁绿地是居民日常休闲和交往的重要场所,是住宅绿化的基础。同时,宅旁绿地对整个居住住宅建筑起到了美化、装饰、标示的效果,合理地施工设计宅旁绿地,能使植物与建筑景观相得益彰。宅旁绿地作为住宅点、线、面绿地系统中面的绿化形式,它不但影响住宅居民的生活,同时也关系到住宅绿地系统整体效益的发挥。
宅旁绿地是送到家门口的绿地,其与居民各种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通达性和实用观赏性。宅旁绿地属于“半私有”性质,常为相邻的住宅居民所享用。因此,居住住宅公共绿地要求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而宅旁绿地则可以由住户自己管理实行自由的绿化模式,而不必推行同一种模式。宅旁绿地通常面积较小,多以绿化为主。但分布广泛,且由于住宅建筑的高度和排列的不同,形成了宅间空间的多变性,绿地因地制宜也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宅旁绿化形式。
华南地区气候炎热,居住区内通风环境的创造尤为重要。在靠近建筑一侧的植物栽植则不宜过多高多密,尤其是常绿乔木,其树冠浓密,不利于透光和通风,高层建筑架空层旁侧更是如此,因其影响到整个住宅内的通风,植物配置应“疏朗透气”。应以观花观叶的灌木为主,乔木选择冠型较通透、树冠较小的种类,如榄仁、棕榈科一些观赏性较强的种。在人们出入频繁处还可施工设计短暂的停留交谈空间,此处的植物配置应突出细节,营造亲切的交流气氛。
的稳定性、提高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
3.3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园林融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于一体,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艺术。园林植物景观施工设计,不仅要满足绿地实用功能上的要求,取得“绿”的效果,而且应按照艺术规律的要求来选择植物种类和确定植物种植方式,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四、园林植物景观施工设计发展趋势
为了使住宅园林景观空间良性循环,有效而科学地调节城市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营建时应当遵循合理的规划施工设计方法。
4.1正确的选择植物及其配置方式
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主要靠乔木和灌木以及其他草本植物为主。在进行配置时,要注意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相搭配。灵活地运用植物的组合方式,既可孤植又可对植、群植,合理地控制空间节奏,做到疏密有致,层次丰富。在施工设计时充分考虑林冠线和林缘线的变化,用植物来创造变化多端环境,以有效地引导游人的视线。植物既可以用来做主景,同时又要充分考虑与其他园林要素相搭配,施工设计时结合不同的主题、渲染不同的意境,让游人情景交融,条游赏兴趣。做到这些需要对各种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有深入的了解,综合运用植物的树形、色彩、质感以及香气进行配置。
园林的种植方式必须服从植物固有的发展规律,合理配置树种,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和观赏性,此外还应该注重植物的生态效益。
4.2 整体性与功能多样性的统一
植物的种植不得违背现代园林景观的大背景,必须立足于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首先要将整个景观的布局当作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来进行种植施工设计,从横纵向两方面考虑,既给人视觉享受,又给人嗅觉、听觉等各方面的立体感受,园林空间应当尽力做到高低有致、前后错落,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不得过于单一。同时,要满足园林的经济效益,可以在施工设计上多使用对土壤要求不高,容易生长的经济类植物,通过复杂的施工设计,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当下,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植物种植的新思路、新途径,经济的发展使得现代化建筑有着宽敞的空间、畅通的空气、稳定的温度,并且拥有了优良环保的灌溉方式,这些都为植物的生长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这就使得植物景观的发展朝着良性的方向进步。并且我国园林自古就拥有其独特的古典的施工设计方式,这种施工设计方式凸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如今园林施工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照条件,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设计过程中可以将这些经验进行合理的搭配和应用。
4.3 加强政府的合理管理
在园林发展过程中,政府始终占据主导位置,住宅园林植物景观的营建从头至尾都离不开政府对资源的配置和管理,政府必须要建立相关机法律制度、设立相应的机构对植物景观施工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护绿色环境,并对人工绿化进行后期维护;同时,应当建立相关数据库,将与环境相关的信息收集到数据库中,更好地掌握发展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从而研究出解决方案。另外,有必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好居民自治,可以通过举办相关活动的方式,鼓励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城市绿化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中来,还可以成立相关的志愿者组织,嘉奖有奉献的群众,促进良好环境氛围的形成。
结束语:
园林植物景观施工设计是一项极其复杂但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到园林植物的真正功能和内涵要求,作为施工设计者,要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拓开植物发展空间,真正的施工设计出有助于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方案。作为政府,要构建绿色管理体系,这也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但由于生态环境问题存在地域差异,并且我国的园林建设正在发展阶段,并未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绿色政府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地摸索和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陆凯.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施工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 2016.3
[2]姚双彦,牛政.植物造景技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7.11
[3]张新林.园林景观施工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探究. 江西建材. 2017.9
[4][郭学望.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学.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 .2016.5
论文作者:毛柳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绿地论文; 住宅论文; 景观论文; 方式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