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方位黑板的设计与应用实例_地理论文

例谈地理方位性板书的设计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板书论文,方位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方位性板书,即在黑板上按地理事物的一定方向和位置关系呈现的图表和文字信息。地理方位性板书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关系,强调方位意识,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地理方位性板书,在一定程度上顺应学生直观认知的基本定式及逻辑思维中的比较、分析、归纳、综合、推理等一系列思维的一般过程,既有利于地理“讲理”及知识系统性、条理性及正迁移,又便于识记、想象及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尝试,在一定意义上可把板书、板图和板画有机地结合。

      一、两组地理方位性板书的设计比较

      板书1:我国秦岭—淮河南、北地理要素比较(见表1)

      

      板书2:我国大陆海岸线的范围和分类(见图1)

      

      以上两组板书结构的比较(见表2)。

      二、地理方位性板书的设计要求

      1.科学性

      科学性是地理方位性板书最基本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严谨性和结构的合理性两方面。内容的严谨性主要是指板书的文字表达要准确无误,板书中所运用的文字、图表,所表达的地理知识都必须是正确的;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指板书中各种文字、符号、图表要按一定的形式结构组合起来,能简明扼要、形象直观地表达各种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这是板书科学性较高层次的要求。

      

      2.合理性

      板书主要是以黑板为主的文字符号信息载体,而挂图、板图有时也要占用一部分黑板,这就要求教师应精心安排,合理布局。一般来讲,可按照“右图左书”的习惯,将黑板分成3部分,从右向左分别占黑板面积的2/5、2/5、1/5。右侧置图,用于展示挂图或板图;中间用于主板书,左侧用于副板书。当然,不必完全受此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3.启发性

      地理方位性板书的启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板书内容设计要有启发性;二是板书的形式和布局要有启发性。

      4.美感性

      地理方位性板书可看作是教学艺术品,其表现形式与内容应完美统一,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地理板书要做到不空不繁、不错不杂、纲目清楚、内容准确、结构合理、文字工整、符号清晰、布局匀称,所有这些都是地理方位性板书美感的重要内容。教学中运用美学原理和方法设计的地理方位性板书具有科学性和审美性,能起到激发情趣、开发思维、图文传神的作用。

      5.整体性

      地理方位性板书的设计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因此,设计时需要针对教学实际,整体考虑其信息、作用和形式。一方面使板书内容的信息量适中,深浅度适宜。所谓信息量适中,就是要从教材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另一方面需要考虑不同形式的板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不同功能,使板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地理方位性板书的应用

      1.示意图类

      示意图类地理方位性板书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具有因果关系,整个过程讲、画、写相结合,板书设计及运作自然、明晰,易被学生接受。这可以让学生在纷繁的地理现象中抓住本质,认识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发展过程和规律,明晰知识的纵横脉络,便于巩固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讲解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时,告诉学生该地海拔最高为500米,低山丘陵广布,土壤多为酸性红壤,森林覆盖率为45%。近年当地建材工业发展迅猛,效益很高。有人建议在附近的山岭建采石场。并绘制如图2所示板图。

      

      由图中的常绿林、题干中的酸性红壤等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图中聚落建在向南的山坡上充分利用了光照、地形条件,同时又临近河流便于用水和出行。开山采石会破坏植被,容易导致水土流失或山体滑坡。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条件,改良红壤,发挥河运优势等。

      2.地图类

      地理方位性板书的内容通常是根据简化原则,采用简单包容、机械裁减的办法压缩文字,保留课文中各部分(方面)的知识框架,“去肉见骨”,突出主干知识或重点知识。对学生来说,要求发挥其单向线性思维,沿着一定方向,集中理解、识记那些被简化的地理知识。

      例如,将众多地理事物按一定的空间位置排列,便于记忆。欧洲南部的三大半岛从西到东的顺序可绘制成如图3所示的方位性板书。

      

      3.线段图类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流经9省区后向东注入渤海。黄河全长5464千米,可分为上、中、下游,其分段特征概括为如图4所示(包括水文及水系特征)。

      

      这样不仅清楚地反映出河流流经的地区及上、中、下游的划分,还显示出河流的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和治理措施。图4中加强了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概念,增强了板书的形象化,达到了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4.图表类

      图表方位性板书,是以一种图表或几种图表相结合的方式,揭示地理事物、现象和本质特征的板书形式。其特点在于运用形象、逼真的图形、图像及设计合理的表格、图解等来传授地理知识、概念和规律,形象地揭示地理事象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完整、准确的表象认知,也使课后更易于复习和掌握。

      例如,在直角坐标系中连点成线,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和数量的演变状况等。如图5中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曲线图,可以让学生分析哪个观测站所处的纬度最低,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如何,1千米以下三地海水垂直方向温度又有什么特点(图中可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表示不同纬度),这些都有显著的直观教学效果。

      

      5.地形剖面图类

      中学地理教学中常见的剖面图主要是地形剖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并与相应的地形图对照阅读,可以判断地形类型。阅读时要注意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对地理剖面图类方位性板书的绘制要能够用地图语言揭示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取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绘制“我国某地区的地形剖面图”(见图6),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中部。汉中谷地介于大巴山和秦岭山脉之间,因此图中①表示大巴山,②表示秦岭山脉,③表示渭河谷地或关中平原,④表示黄土高原。

      

      解读地理示意图的一般步骤:①读图。包括读图名、图例,识别纵横坐标的单位、数值和指标,判断其大小变化和重要数据点位置。②总结。在读图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总结变化规律。③答题。问题具体,答案简明,紧扣题意,答出要点。

      6.地理简图类

      地理简图类方位性板书是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显示地理事物的结构或相互之间的联系,其特点是突出主题,清晰易懂。

      例如,学习完“月球”一节后,教师可先讲述如下故事:“一位编辑在教师节期间,编排了一篇稿件,表扬一位乡村教师为说服乡亲克服困难送学龄儿童上学。这位乡村教师利用暑假走村串户说服乡亲们,常在深夜才走在回家的路上。为了增添感染力,编辑特意配了一幅‘深夜归家图’。”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月相变化知识分析“深夜归家图”中的情境是否表示深夜,并说出理由。(从图7中可以看出东西的方位,月相不能表示深夜,因为图中表达的是上弦月,它是黄昏时出现在天空的。)

      

      四、地理方位性板书的拓展

      众所周知,图文结合可形成多种感官的刺激,一定会使大脑加深对该知识的感知,形成的表象也更加鲜明,从而有利于对内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所讲内容可依次出现,较之现成的地图中纷繁的地理事象一次展现效果好得多,其信息分层次输入,防止记忆干扰。同时也使记忆过程趣味化、积极化,即激发了学生观察、联想、尝试的兴趣,促进了动觉和视觉的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积极状态。

      1.空间类

      在讲解“大气垂直分层”绘制板书时(见表3),按顺序注明由地面到高空大气分层的名称、高度范围,然后通过“大气热源—气温变化—大气运动—天气特征—与人类的关系”的流程,边讲边写,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大气热源”这部分内容可以延伸到“大气对辐射的选择性吸收”这部分教材的后续内容(复习课一定要拓展),这里是诱思的突破口,必须给学生讲清,否则就很容易形成学生知识面的断层。另外,有关大气逆温这一问题也应该在此加以补充,因为高考对此内容也多有涉及。对于辐射热源影响气候变化则通过理性、抽象的曲线边讲边画动态显示出来,注意曲线显示的定量准确性。可以用红色笔增加直观性,这是理解大气温度层结、大气运动、天气等地理事象的关键。最后讲授“与人类的关系”,必须拓展小结,内容可在大气分层各部分特征中讲解,但主要还是与天气有关(线索“天气与人类的关系”),各层要有所侧重地归纳小结。

      

      2.时间类

      由于此类板图要求边讲边画,并以迅速、实效为主,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省略了注记的书写,运用图形、符号、表格来阐述一段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内容,形象直观,容易感知。笔者在讲解无霜期、生长期区别时可以将绘图步骤分为:①教师示范引导,如图8中画无霜期;②教师提示,学生探索,如图8中两端画霜期;③学生独立思考,如图8中画出生长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关于霜期、无霜期、生长期的时间长短各地不同,那是由各地所处纬度所决定的。

      

      另外,地理教学中还可以将一些涉及数理关系的地理知识、地理事物穿插在数字之中,如西亚位于“五海三洲之地”,地形为“三高一平”;南亚自然地理特征为“三三三”,即三种地形、三种气候、三大河流。

      如果教师配以恰当的地理方位性板书,则扮演了板书与图外注记的双重角色,加强了图、文的强化记忆,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地理方位性板书的设计及应用,要求教师一定要有扎实的地理专业功底和良好的教学基本功,不断拓宽知识面,勤恳敬业、勇于创造。边讲、边画、边写,深化课堂各个环节,来完成一节课的结晶——板书,最大化地诱思探究以启迪学生的地理思维,使教授与学习的双边活动通过板书记录、定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努力开创地理教学的新途径。

      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课堂上针对知识特点、学生基础、教师个性、授课类型等精心设计、恰当运用板书,促进教与学更好地融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地探索,定会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美观并具有较高艺术性的地理板书。

标签:;  ;  ;  ;  

地理方位黑板的设计与应用实例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