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探析论文_苏健明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探析论文_苏健明

(广西大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主要采用的面层施工材料为沥青混凝土,以下就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由优势、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市政道路工程对城市的交通、生活、经济发展等均有重要影响,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性建设,其常采用的沥青混凝土作为材料进行铺设[1]。当前应用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方式多为三层法,施工时铺设柔性基底层、半刚性水稳基层以及沥青混凝土面层,其中,沥青混凝土面层具备较为优良的承载力,铺设后整体应用性较好,且适应力较强,能够持久应用,确保市政道路交通职能正常运转[2]。

1.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应用优势

沥青混凝土将刚性、柔性材料融于一体,其应用于建设中表现较为稳定,能够避免出现变形、流动,且可与气温变化相适应,具有抵抗内外不稳定性因素影响的应用效果。同时,其稳定性表现在,其较少受到波动性动荷载的影响,具有长期稳定性,材料损耗较低。其次,沥青混凝土同时具有较强的密封性,可较好防抗雨水侵蚀基层、面层,保障道路的稳定性,同时,因其抗水效果较好,雨水不易渗透,有助于雨水进入排水系统,防止雨水停留、聚集在道路中[3]。且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根据温度环境适当缩涨,减少路面开裂问题,且耐磨损性可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确保市政道路稳定发挥交通输送功能。

2.市政道路工程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

2.1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主要包括摊铺、碾压以及接缝处理三个方面。从摊铺技术而言,通常采取的摊铺方式是卸料、摊铺同时进行,卸料车停止运行后开展摊铺施工,而摊铺过程中,需严格把控拉动速度,避免速度波动较大对摊铺的厚度产生影响。同时,在检查井路面铺设过程中,需采取人工摊铺,防止机器操作细节处理不当,导致混合料撒入井内。

碾压施工包括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部分,在初压、复压过程中,需做好混合料的温度监控,初压保证其温度高于120℃,复压也要控制在100℃,终压时碾压带需重合1/2轮,并由两侧推进到中间,避免边缘不稳情况。碾压过程需把控力度、方向,确保混合料受力均匀、方向为直线,防止路面出现扭曲。待路面成型后,为避免路面层与下层脱离,应当避免震动,碾压过程中,可采用洒水方式增加碾压轮湿度,避免混合料出现粘结情况。

接缝处理包括平整路面、细节接缝两个类型,受到摊铺机器、道路状况等影响,摊铺过程中常出现接缝,且摊铺常采取2台机器对向施工,往往出现一定摊铺,故摊铺过程需做好重合带的规划,保证能够实现平整性摊铺接缝。对接处理中需加强接头处理,若为横向裂缝,可采用平接处理,摊铺结束后做好压实处理。细节接缝往往采用人工操作或小型机器夯实。

2.2问题修复

沥青混凝土面层应用过程中需做好各类问题的处理、修复,其中包括:

(1)预防裂缝:裂缝问题可能出现在施工、养护过程中,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需控制土壤软度,通过增加土工织物使土壤坚硬、加固,施工过程需事先一次性摊铺,摊铺过程注意边缘带粘合牢固。而在养护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温度,采取保温织物、罩子等降低温度对沥青混凝土的不良影响。

(2)处理坑槽:首先需预防施工过程发生坑槽,重视清理基层表面,防止有泥灰掺杂其中,且应当重视控制沥青用量,避免因其结构疏松导致坑槽发生。若出现坑槽应当及时进行修复,修复材料为沥青混合料,修复前应当评估坑槽承压能力,若承压力不足应当将坑槽段沥青挖出后重新铺设。修复过程中,为确保坑槽修复效果可提升混合料内的沥青比重。

(3)修补问题:路面修补是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市政道路工程养护的主要技术,若道路某一位置出现毁坏,则需应用路面修补技术。路面修补前,需先行对路面进行清理,将灰尘、水等杂物均清除后,做好隔离,可选择隔离罩防止下雨、刮风对路面修补质量产生影响。处理结束后,可采取风镐设备进行凿毛,保持路面清洁度。路面修补结束后,需等到路面硬化粘结方能应用,故需做好隔离养护,防止车辆提前行为对路面造成损坏。

(4)松散修复:沥青混凝土的凝固、坚固程度与路面质量息息相关,若出现松散常采取碾压方式进行修复,修复时同样采取初压、复压、终压散步程序。初压采用机械将混凝土进行重复碾压,次数通常为2次,且需控制温度在160℃,控制碾压速度,不需追求过快速度,初压后需对路面的碾压效果进行检验、调整,确保初压效果后方可复压,确保碾压效果。复压结束后需接受2次终压,碾压后检查路面是否出现轮胎压痕,并控制路面温度在130℃.最后碾压结束后,需先行隔离,车辆需等待路面温度冷却通行。

(5)沥青温度问题:沥青温度是道路铺设过程中所需重视的一个关键性操作,加热沥青的方式通常借助导热油进行加热,需根据沥青使用要求对温度进行控制,如在进行70号基质沥青的加热时,温度需控制在155~165℃,对矿料进行加热时,需将矿料的温度控制在较沥青高10~30℃。混合料出厂的温度应当控制为145~165℃,若采取低温施工,则需将各个施工环节、混合料出厂的温度均提升15~20℃。而若采取的沥青为改性混合料,则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需相比常规沥青增加10~20℃。现场做好沥青的温度控制,若有温度过高或过低则沥青需被废弃,无法应用。

2.3工程验收

在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设完成后,需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路面建设质量达到投放使用要求,通过工程验收保证路面的质量。进行质量检验过程中,需将国家相关规定作为标准,结合道路建设情况,开展细致检验工作,尤其是对施工各项环节的检验,避免检验出现遗漏,发现有不妥、不达标之处,明确指出后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若验收过程发现较大问题,则需采取一定惩罚手段。

3.结束语

市政道路工程是事关民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基础性的工程,工程建设的质量、道路养护质量与城市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完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相关技术较为成熟,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应用较为广泛,虽技术发展得到较好推进,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到材料、施工环节、养护等工作的影响,路面问题仍常出现[4]。在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过程中,不仅应当把握好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细节,还需加强对道路的管理、养护,保证道路建成后的使用寿命、应用质量,降低道路使用问题出现的频率,确保市政工程道路的使用安全,避免因道路管理不当影响出行安全、经济发展、运输效率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苏善建.探析市政道路工程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No.540(31):267-268.

[2]江海波.探析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106-106.

[3]吕夏.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9X):196-196.

[4]赵小芬.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7(2):248-248.



论文作者:苏健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探析论文_苏健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