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强化我国水利灌溉制度对于我国来说是现如今的一个迫切要进行的工作,也是一个较为紧迫的工作,这项工作会直接地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并且会对农业的快速发展产生影响。只有确保农田水利灌溉的设施完整,才能够保证灌溉管理的能力提升,这样才能维护农业的迅速发展。所以在具体过程当中需要将科研技术和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落实到实处,以便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水利灌溉;管理制度;问题及对策
1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很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水资源的匮乏,仍在大肆浪费。为了有效缓解当前局势,应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 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灌溉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节约水资源,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有序用水
减少水矛盾采用科学有效的灌溉管理方法,一方面能够优化用水的先后顺序,提高农业灌溉的科学性,有效降低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实现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减少灌溉矛盾,促进农业良好发展。
2.2节约用水
提高灌溉效率一是水利灌溉管理体现了收费制度在水利灌溉中的重要性,通过收费制度督促农民节约用水。二是节水技术的推广能促进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3降低压力
实现农业创收一是有利于公开透明收费体制的建立,有效解决收费不规范现象的出现以及代收费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民压力。二是收费制度促使农民提高节约观念,进而能够达到节支增收的效果。三是能够不断完善及优化水费记收制度,有效减少记账错误率的发生。
3 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制度存在的问题
3.1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
现如今在进行水利灌溉的时候,水利灌溉政策是推进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一个最为基本的保障。但是我国的很多地区的区域性水利灌溉管理的相关政策还并没有出台,甚至存在有不完整和不足之处,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影响和阻碍。举例而言,现在有一些政策并没有赋予灌溉区具有足够的自主经营权利,而且水费是水利管理部门的职工主要的收入来源,那么有一些地方为了强化水利管理部门的收入,就盲目的鼓励灌溉区域的农民多用水,这样会导致一些实际的用水量大大超出农业生产正常的需求,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情况发生。
3.2因为资金缺乏而导致的问题
在进行水利管理制度建立的过程当中,必不可免的需要资金的支持,这是一个必备的条件。但是水利灌溉制度的相关管理人员的薪酬和待遇以及水利工程基础建设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只有以此作为保障,才能更好地保证水利工程管理的合理落实。同时因为现如今新农村建设正在不断的开展,这也使水利工程的灌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些费用与日俱增,使得多种经营费用和兴修水利费用以及社会公益费用等等增加。我国的水利灌溉资金来源一般是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拨款,而另一个部分就是水费的收入,水费收入大约占居较大的比例。现如今水费的水平相对低下,所以水费收取率有待于提高。对于水费的挪用以及拖欠水费的现象也在明显地日益增加。这些情况并不利于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顺利地开展,它会导致有一部分灌溉区域的管理单位常年处于亏损的状态,那么一些工作人员的薪酬和福利等也无法得到保障,这就会导致基础建设在停滞很久都没有动工或者出现有长期停滞的情况,严重的对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针产生了违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农田水利灌溉模式较差
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体制一般是基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来进行的,从水利部门的角度和相关管理单位来看,他们一般会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制约,导致水利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存在有防洪抗旱、灌溉工程的管护和收取水费等各项管理工作,这就会使得水利管理单位对于相关管理体制没有做到更新和创新,也没有将自己的职责,当做是市场的主体,选择采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来对灌溉进行管理,这样就使得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
4 水利灌溉管理制度的对策探究
4.1更新水利灌溉管理的机制
现如今我国的水利灌溉管理机制相对滞后,因此要创新管理模式,这样就能够革新管理制度和管理策略,特别是针对当前我国的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的较为明显的计划经济模式,要对此进行彻底的改善,通过合理的对市场经济的管理策略的应用来促进对于水利灌溉管理制度的革新,才能有效地拉近水利管理和相关农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可以借鉴一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这样能保证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提高相关的活力和效率。
4.2拓宽资金的来源和渠道
现如今我国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资金并不少,但是很大一部分资金都应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上,那么就会导致出现有对管理不够重视的情况。所以拓宽资金来源,需要强化水利工程的兴建和相关的管理与协调工作,这样能够提高资金的应用的比例,也可以向银行等申请贷款,可以解决暂时性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4.3科学的应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
需要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系之下的管理模式进行改善,并且主动创造合理的科学的灌溉管理方法,这样能够提高灌溉工程管理的效益。加强乡政府和群众的农业生产灌溉管理的意识,可有效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灌溉管理模式,应针对不同的农业发展阶段的企业构建符合其发展的科学管理模式。对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可以采用以人为本的灌溉管理模式,提高灌溉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于发展阶段的农业企业采用过程式的管理模式,能够强化灌溉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4.4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对于农田水利灌溉来说,它主要是方便农民进行农业生产,以便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所以农民在进行农业灌溉的时候占有主导性的作用,乡政府需要大力号召,并且宣传农业生产的意义,并且体现出灌溉工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的意义。对于农民需要进行思想的引导,充分调动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4.5强化农田水利灌溉的资金投入
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对农田水利灌溉的资金投入,因为在农田灌溉工程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免的会存在有一些设备出现问题的情况。那么对于农田灌溉的设施和渠道进行维修养护,就需要投入一些资金,灌溉的资金一般通过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进行统一的调配支出。因为一些财政支出存在有限制,那么就会导致财政支出的大部分资金都利用在水利设施的建设上,这就会使得一些灌溉维护资金存在严重不足。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协调,可以有效地加大水利工程投入资金的比例,解决了灌溉设施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就能够促进灌溉的管理效益的提升。
结论
水利灌溉技术关系到我国粮食的产量,更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要建立并完善水利灌溉体系,建立一支高效的水利灌溉管理队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合理规划水资源,使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加强节水宣传强度,增强广大群众的节水意识;提高节水设施性能,增加设备的节水能力,达到高产低耗;深化水费收缴制度,使之公开透明化,有效减少农民支出,同时使水价更为合理;注重人才培养,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增强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木拉提•哈比.水利工程灌溉及排水管理浅谈[J].珠江水运,2017(14):60-61.
[2]金艳.水利灌溉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1):104-105.
[3]张学平,杨书奇.水利工程灌溉及排水管理浅谈[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2):89-90.
论文作者:张飞,褚永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水利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费论文; 我国论文; 农业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