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_侯季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_侯季成

侯季成 湖南省安仁县思源实验学校 湖南 郴州 423600

【摘要】随着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标准,重点关注学生综合核心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在提升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又能够很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用于承担责任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才是当前教育的新课程新任务。因此本文重点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探究式教学方式与主要的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关键词】探究教学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042-01

一、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设置的不恰当

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对问题的探究,也是贯穿整个探究式教学课堂的主要过程。因此,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对于问题的探究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首先,就是针对探究问题的难易程度设置的不当。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那么学生也会逐渐失去对问题探究的兴趣,这样就会使得探究式的教学问题没有良好的意义。再有一点,就是教师设置较难的问题也会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如果说学生没有很好的回答出相应的问题,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挫败感,进而严重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在学生陷入问题的困境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解答,那么这个时候整个的课堂就完全变成的教师的课堂,不能很好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就是探究的问题缺少内在的逻辑性。因此,探究的问题需要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问题需要在简单逐渐的向困难过度,在从理论性知识到实践,一层一层的递进,以此来全面的达到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主要目的。但是,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处在同一层面,进而缺少一定的阶梯性。这样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立体性思维的形成,进而严重的阻碍了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形成。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探究式课堂教学就应当全面的遵循这一主要的原则,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自主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再加上探究式教学主要提倡的就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展开的一种教学形式,并且在实际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还能通过实践增加自身的真实体验,促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进而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目前的探究式教学法的课堂中依旧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那么这样的形式会严重降低学生整体的一个探究的兴趣,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探究式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探究教学的具体应用原则

所谓的原则指的就是探究教学行动的具体指南,并且在实际探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探究教学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实质,同时也能很好的提升探究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主体性原则

在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整个课堂教学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的重要引导者。因此,在实际的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直都是处在中心的地位,再加上探究的根本内容就是学生主动实践来完成的。学生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作为根本性的基础,进一步通过独立性的思考与合作探究等形式,积极的参与到探究教学的实践中,从而不断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教学形式过程中,不断的建立全新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的加强学生的真实体验与感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在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同时个性化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的实现由“要我学”逐渐的转换成“我要学”。

(二)问题性原则

针对我国当前初中阶段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探究式教学的核心与重点,并且针对学生发现、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以来都是探究式教学的宗旨。再加上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是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作为关键的核心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首先,再根据探究式教学营造出的相关情境而提出相应的问题,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针对问题的有效思考。其次,就是积极的鼓励学生思考,同时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及完善教学资源的整合,以此来实现对问题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最终达到开展探究教学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当前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探究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同时也要全面的掌握这一基本原则。

(三)实践性原则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无非就是在一个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一种循环的过程,但是实践却是认识的基础。那么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在此深入的到实践中去,进而全面的鼓励学生实现自行观察与思考,同时在实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提升了探究教学方法的体验性。而且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在真正的意义上打破了过去学生被动听讲的形式,同时还有效的缓解了教师一味在讲台上讲课尴尬的局面,这样的教学形式有效的促使了学生真正的体验了探究学习的乐趣。进一步通过这样的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整体的一个学习动力,并为最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会很好的提升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非常的重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并且在探究学习问题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自身的道德品质,这样会充分的促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全面的提升,并且最终实现了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臧柳成.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中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7(84):81-81.

[2]沈秀芝.探究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7(9).

[3]顾声威.探究性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上的应用[J].新智慧,2018 (25):38-38.

论文作者:侯季成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_侯季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