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梅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检验科 543000)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3 例疑似梅毒感染或者梅毒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进行检测,统计其梅毒检出阳性率,并对阳性患者实施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进行确认,计算其检测灵敏度、假阳性率以及漏检率。结果:经ELISA 法和TRUST 法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7.22% 和61.11%,漏诊率分别为2.78% 和36.11%,假阳性率分别为0 和33.33%,经ELISA 法检测结果均显著优于TRUST 法,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意思梅毒患者或者梅毒高危患者的筛查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漏检率,可以用于梅毒的筛查工作中,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则更适用于梅毒患者的病程进展、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关键词】梅毒检验;酶联免疫吸附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临床比较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309-01
梅毒是一种因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也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性病,梅毒患者通常病程较长,且具有复杂的临床症状,传染性很高,还可能对患者的全身各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1]。对梅毒的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是控制疾病,降低传播率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查梅毒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其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1203 例疑似梅毒感染或者梅毒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32 例,女471 例,患者的年龄在31 岁到61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2.7)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分别给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等方法进行检验。其中,ELISA 试剂盒购自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检测时按照加样、加酶、温育、显色等一系列操作后在酶标仪上读出数值,严格遵照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TRUST 试剂盒购自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混合抗原与特制的甲苯胺溶液后,对可以与快速血清反应素进行反应的凝集块进行检测。
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的结果为依据,对上面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呈阳性的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测确认,TPPA 试剂盒由日本富士株式会提供,在常温下将U 型板上的血清进行稀释后,同时将致敏与不致敏的明胶颗粒加入其中,2h 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判断。。
1.3 观察指标[2]
分别统计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检测时的梅毒检出阳性率,并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结果为依据,计算ELISA 法和TRUST 法检测的灵敏度、漏检率、假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ELISA 法和TRUST 法检测疑似梅毒感染患者和梅毒高危患者1203 例,共检出阳性患者39 例,占3.24%;其中,经ELISA 法检出阳性患者35 例,占29.1%;经TRUST 法检出阳性患者23 例,占19.12%;19 例患者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占1.58%;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经TPPA 复检确认阳性的患者共36例,占2.99%。其中,经ELISA 法和TRUST 法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7.22% 和61.11%,漏诊率分别为2.78% 和36.11%,假阳性率分别为0 和33.33%,经ELISA 法检测结果均显著优于TRUST 法,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具体统计情况见表1。
3 讨论
梅毒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及母婴传播等三种不同的传播方式,我国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显示梅毒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其进行检测主要是利用梅毒螺旋体感染发生后血清中出现的特异性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等进行判断,属于血清学检测的范畴。虽然目前临床上公认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是检测梅毒准确性最高的一种方法(其实通过提取Nichols 株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包被红色明胶颗粒,对梅毒特异性抗体实施检测,特异性、敏感性都很高),但是考虑到检测试剂盒相对昂贵,无法广泛应用于常规筛查中[3]。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疑似梅毒感染患者和梅毒高危患者分别实施了酶联免疫吸附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是通过双抗原夹心法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M、IgG 抗体进行检测实现梅毒筛查的一种方法,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是通过抗心磷脂抗体检测来实现梅毒筛查的,本文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为依据,对两种方法检测的灵敏度、漏检率、假阳性率等进行了比较,发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测,后者本身阳性检出率就比较低,还有较高的漏诊和假阳性情况,在疑似梅毒患者或者梅毒高危患者的检测中并没有太大优势,郭家权等[4] 的研究认为其更适合用于梅毒患者的病程进展、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上,而酶联免疫吸附法则更适合梅毒的早期筛查,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蒋银,王红华,冯娅萍.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性科学,2013,22(11) :40-41.
[2] 王娴,黄潇苇,曾着黎,等.酶联免疫吸附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梅毒血清抗体比较[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6(4):324-325.
[3] 荣仕成.3 种梅毒血清学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对比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2015,23(3):155-156.
[4] 郭家权,洪敏,林永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的比较[J]. 广东医学,2014,35(5):738-739.
论文作者:胡丽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
标签:梅毒论文; 血清论文; 患者论文; 甲苯论文; 螺旋体论文; 免疫论文; 特异性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