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变电、送电以及配电等四部分组成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的电力系统。由于电能量不具备存储的功能,因此,电力系统才会具备实效性以及动态性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以上两个原因,所以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实时数据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调度部门的工作带来了难度,在此情况下,电力行业的自动化系统由此产生,为电力系统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处理条件。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数据处理;分析
1引言
就电力系统而言,主要包括输电、发电、配电和变电这四个部分组成,这使得电力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电能能不能存储的特决定了电力系统的实时性和动态性。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力系统的动态性和实时性的特性使得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实时数据,但却给电力各个部门的操作带来了困难,随着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的出现,这种困难得以解决。
“大数据时代”这个概念最先被麦肯提公司提出,该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这个概念的提出使得该公司可以做出更多生产的决策。大数据时代主要指的是在时代快速发展下,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使得企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得到了积累,这种数据的积累使得企业在经济和商业等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得以体现,对企业的决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类型分类
2.1 基础型数据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时,各种类型的设备设施所产生的相关数据被称之为基础性数据。例如,电站锅炉、发电机、互感器等发电和供电设施设备的基础数据。针对于这些基础型数据,电力企业通常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将其划分给各个电力部门管理,并在数据服务器平台上实现基础性数据的同步,然后由数据调度中心对其实施采集、整理、存储和相关的运算。
2.2 实时数据
实时数据通常是指各种电力设备在运转时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具有数据量巨大、需要具备较大的存储空间。针对于实时采集的数据,相关部门对其进行采集、整理、纠错后,能够了解到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并为电力调度、市场营销、企业决策等提供数据的支持。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实时数据的自动化处理方面,已经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例如,当数据信息被实时收集之后不用再实施纠错处理,而只需为实时数据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提供安全稳定的接口即可。
2.3 日常管理数据
日常管理数据不但包括电力系统运行时所生成的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还包括各个电力部门在处理工作问题时产生的数据信息。通常来讲,日常管理数据只在指定的区域内实现同步和共享即可。日常管理数据同步和共享的信息平台的建立,不但实现了对各种类型的电力设备运行情况的跟踪,还有利于各个相关部门数据信息的交互,以便于各个部门工作开展的协调和配合。
2.4 市场经济数据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其运行中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参考作用,能够为城建规划中的电力规划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其中实时数据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3大数据时代下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
3.1数据一致性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一致性主要指的是数据的唯一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电力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数据,这些数据一部分是来自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子系统,一部分是来自各个子系统中应有的数据信息,这部分主要是各个系统间的数据信息交叉现象。由于数据系统会将子系统中的数据存储起来,导致整个系统中出现大量数据冗余,不仅造成了数据系统数据信息更新慢,数据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还会造成数据信息的混乱,从而使电力系统数据可信度和使用效率都大大降低了。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信息运行的一致性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实时数据而言,主要工作是对其进行实时的管理和统一管理,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对于离线的数据库系统而言,主要是通过对离线数据库对数据库系统进行统一维护,从而保证数据信息的唯一性。
3.2数据采集
通过转化、整理、集中、采集数据信息得到的数据就是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具有不同的类型,因此在传输的时候需要采用不同的传输介质。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是数据信息的主要传输方式。有线传输的介质包括电缆、光纤等,这种传输方式的优点是拥有数据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无线传输的通信模式有无线扩频、微波等,这类传输方式的优点是工作量少、不需要铺设通信通道。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实际运行时,为了满足各部门的不同信息需求,系统会设计的较多的数据种类和宽广的数据范围。如在系统中的设备采购环节,可以适当考虑经济性能的指标、先进的技术等,然后在优化处理操作技术,达到提高电力公司的社会经济效益的目标。
3.3数据容灾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备份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借助于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异地传输的方式实现数据信息的保存。在系统数据发生灾难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备份的数据及时恢复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和程序,使数据备份成本大大降低,简化操作程序。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量越来越多,为数据备份工作带来了挑战,在进行数据信息备份时往往会出现存储介质管理不当等问题,一旦电力自动化系统发生灾难,就会造成无法及时恢复大量数据信息的现象。因此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数据恢复。例如浙江某电力公司在面对数据灾难时,采用的恢复方案为,先恢复重要的数据信息,然后再恢复其它数据信息,最终实现整体的数据的恢复。
3.4数据共享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数据共享主要有内存数据库、商业数据库、网络通讯、直接内存访问、文件共享五种方式。内存数据库是在内存中存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全部数据,优点在于具有高速的访问速度、应用灵活、结构简单。缺点在于很难实现快速读取、实时共享数据信息。商业数据库的优势在于具有完善的共享性功能,能够及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却很难对数据进行实时共享。网络通信最常用的共享方式是利用TCP/IP协议、UDP等,打包和发送数据信息,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其优点在于具有较快的传输速度。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受大量的数据信息的限制,造成共享时需要进行复杂的编程。直接内存访问具有读写速度快的优点,但是其缺陷在于编程复杂,威胁数据系统的安全。文件共享的优点在于方便读取、结构简单、目的性明确,但在读写方面,文件共享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由数据共享的方式可以了解到,在电力自动系统运行中实时共享数据方面,内存数据库可以有效的实现其共享需求,利用DCOM技术为数据库访问提供标准化的接口,提高数据共享时的稳定性、开放性。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新数据,且这些数据类型是不同的,与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有着极大联系。因此,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需要根据自身对数据的需求,将各类数据收集起来,并通过共享、整合等对数据加以处理,从而将这些数据充分的利用起来,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维佳,曹坚.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J].电气时代,2015,07:108-111.
[2]肖福明.浅析数据挖掘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4,17:58-59.
论文作者:丁杰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数据论文; 电力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实时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