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改善和城市环境优化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城市人口和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不仅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带动沿线土地和房地产增值以及装备制造、通信信号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城市功能合理布局的同时,也为城市贡献了GDP,带来城市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城市轨道交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文中对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1导言
轨道交通是城市基础设施中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实践来看,轨道交通凭借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的技术优势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主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北上广等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已成为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成为政府推行“公交优先”政策的主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自身所具备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使之成为城市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重点,同时也被视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骨干力量。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带动城市沿轨道交通廓道的发展,能够有效地通过提供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通勤服务以扩大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引导人口和产业在城际、新区之间集聚和扩散,实现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重新整合和布局。
2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辩
2.1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属性
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准公共产品,与纯公共产品相比,具有不完全的“非排他性”和不完全的“非竞争性”。不完全的“非排他性”体现在乘客乘坐轨道交通工具需要支付票价,但票价水平较低,不完全的“非竞争性”体现在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在达到饱和之前,增加客运量的边际成本为零。城市轨道交通的这一属性导致绝大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亏损。尽管轨道交通的直接经济效益不佳,但社会效益巨大,即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外部性是指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给市民、房地产开发商等第三方带来收益或降低成本,但轨道交通企业本身没有获得回报。这些正外部性包括沿线房地产增值、店铺商业增值、环保支出减少、道路情况改善等,其收益数倍于轨道交通票务收入,却未被轨道交通企业享有,而被轨道交通企业以外的第三方获得。
2.2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亏损的根本原因是巨大的正外部性未被轨道交通企业享有,因此,如何尽可能多地将正外部性内部化,成为解决轨道交通亏损,确保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投入产出角度看,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投入的产出有四类,分别是地铁线路、附属资源、沿线未出让土地的增值和沿线物业、已出让土地的增值。其中,前两类产出由轨道交通企业获得,后两类产出也属于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的产出且数倍于前两类产出,却被外部化了,或因未能有效利用而流失了,这对轨道交通企业而言是不公平的。解决轨道交通企业亏损的根本途径是将这两类产出的经济效益返还给轨道交通企业。
3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内涵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从政策到技术的一系列支持和保障。需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并明确其内涵,从而能为政策的制定、规范的出台、技术的研发、市场的培育等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将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剖析为以下四个方面:安全可靠、低碳环保、智能化、引导产业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安全可靠
欧洲铁路研究协会EURNEX将铁路的相关研究划分成了10个领域,安全是其中之一,其对应的英文是“Safety And Security”,可将其理解为“大安全”和“小安全”。大安全主要是指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网络的角度考虑,它应该具有强大的承受攻击的能力,不会轻易被破坏且在局部被破坏的情况下避免在整个城市范围造成巨大影响;小安全则是从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服务设施的角度考虑,它应该能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运营服务,满足出行需求。安全的要求贯穿于轨道交通的全生命期,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安全规划,建设安全,运营安全和公共安全。安全规划是一个战略层面、需要滚动进行的工作,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可分别制定短期、中长期的安全规划目标,以作为建设和运营安全规则制定的依据。建设安全则需要专业、规范和完备的技术规范、操作准则以及管理制度作为指导,既保证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又对工程质量加以保障。运营安全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管理,通过建立一系列安全风险分析模型,识别出安全问题和风险点,从而制定相应的降低风险、提高安全性的策略和措施。公共安全则是一方面从网络全局以及关键网络要素两方面考虑整个系统抗攻击的能力以及应对灾害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提升全社会在轨道交通公共安全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3.2低碳环保
一个可持续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必须一方面是环境友好的,另一方面也是低能耗的。“环境友好”旨在降低轨道交通从建设到运营中对外部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包括减少列车运行所产生的噪声、列车冲击轨道所产生的振动、系统中的电动设备所带来的电磁污染等。“低能耗”则是对轨道交通从装备到运营管理等一系列环节中的节能减排提出要求。主要包括合理控制车站的照明、通风、扶梯等系统的能耗,通过优化轨道线路曲线线形、坡度、站距、列车运行图等改善列车运行能耗,基于先进的机车牵引技术、制动技术、节电技术等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3.3智能化
智能化是实现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高效的重要保障,它应是对管理者而言的智能化,又是对使用者而言的智能化。智能化的管理包括先进的综合监控系统、信号系统、网络化运营中不同层次的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的一体化协调运作等。智能化的服务则主要包括多样化、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便捷的售检票系统等。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发展需要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信号技术相融合,并且对数据处理、客流运营组织、乘客心理及行为的分析等方面都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不是实现列车运行或网络控制的单一智能化,而是要实现从设备到系统,从使用者到管理者的多层次综合性的智能化。
综上,本文将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解析为四个方面,本质上也涵盖了经济可持续、环境可持续以及社会可持续这三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并且可以认为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而言,安全可靠和低碳环保是目标,智能化是手段,引导产业发展是重要支撑。
4结束语
总之,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必须满足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三个方面的要求。我国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完善考虑安全的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安全评估及风险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提升通信、信号、新能源、信息等相关技术以及运输装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水平。只有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松.对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城市交通,2016,4(2):6-10.
[2]王灏.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16,(3):36-40,56.
[3]柳林,陈钠,陈季华.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9(5):22-26.
论文作者:王智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可持续论文; 系统论文; 城市交通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