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后的临床观察及分析论文_苏光明,徐科,李东正

苏光明 徐科 李东正

(河南黄河三门峡医院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要】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50例,均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比较其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矫正视力在0.3以上的有45例(90%),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可比性。结论:对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白内障摘除术,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的视力具有重要意义,且并发症比较少,安全性高,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142-02

在白内障手术当中,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一直是非常禁忌的,因为合并高度近视眼之后,不仅增加了手术难度,也容易引发很多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近年来,医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手术技术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手术理论也逐渐成熟[1],除此之外,人工晶状体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广泛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利于患者视力的提高。为了探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本文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50例进行研究。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度近视眼白内障的临床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禁忌症,均自愿接受本次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为(64.34±4.14)岁。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为(59.63±5.2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在手术前30min,应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散瞳3次,用0.3%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结膜囊进行彻底冲洗,之后采用盐酸奥布卡实施表面麻醉。将眼球上方穹窿部为基底并切口眼球结膜,在眼角膜边缘后做巩膜切口,再用穿刺刀刺入前房,使其成为具有自闭功能的内切口瓣膜状,然后在眼角膜9点位置做侧切口,并在前房内注入适量的黏弹剂;仔细分离皮质、核,根据核的硬度,选择合适的碎核方法,对硬核进行乳化吸出之后,需要再一次注入适量黏弹剂。然后把人工晶状体植入患眼囊袋内部,术后给予地塞米松眼液进行常规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仔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手术前后的视力

两组治疗后的视力均有所提高,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术后矫正视力在0.3以上的有45例(90%),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术中1例(1眼)发生晶状体脱位,2例(2眼)发生后囊膜破裂,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所有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后,观察组后发性白内障1眼,角膜水肿6眼,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后发性白内障2眼,角膜水肿3眼,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可比性。

3.讨论

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之后,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白内障的治疗难度。除此之外,高度近视患者的眼球的玻璃体液化、巩膜变薄,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比如晶状体后囊破裂或者脉络膜出血等,部分患者在手术之后也会出现视网膜脱离[3]。因此,临床上也一直将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看做手术并发症的高危人群。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都被应用在了临床治疗当中,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人工晶状体在白内障手术当中的应用,不仅有效降低了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也增强了眼内组织的稳定性,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提高。此次研究中,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术后视力。观察组术前视力均低于0.3,术后有42例在0.3以上,总有效率高达84%。除此之外,两组术中并发症有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为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摘除术具有较高可行性。

综上所述,对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白内障摘除术,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的视力具有重要意义,且并发症比较少,安全性高,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卢昌辉.治疗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手术的疗效观察[J].甘肃医药.2014,4(11):231-232.

[2]郝黎.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12,5(32):254-255.

[3]李世玮.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后的临床观察及分析[D]. 上海交通大学:眼科学.2011.

[4]史百芳,沈泽民.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J].眼科新进展.2013,7(06):36-37.

论文作者:苏光明,徐科,李东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  ;  ;  ;  ;  ;  ;  ;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后的临床观察及分析论文_苏光明,徐科,李东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