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思维训练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他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敏捷性均得到训练,从而促进其学业成绩的提高。
2.通过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心理品质,提高其心理素质。
3.通过语文教学思维训练,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探索当代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突破旧的模式,创造出新的教学思路。
4.通过语文教学思维训练,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实验过程
1.立足单元教学,改革教学过程。立足单元教学,这是总课题方案提出的要求之一,也是我们在实验中选择的训练基点。为进行思维训练,发现并研究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提高教学的立足点,即改变备一课,讲一课的状态,立足于单元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认识阶段,这是训练的前提。在此阶段,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使得“训练目标”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对“教学目的”进行分析,掌握每一单元各篇课文的共性和特性,使学生得以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如何按知识结构系统进一步认识目标。其次是训练阶段,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感人的导语,会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思维状态,打下良好的思维心理基础。提出拟好的“问题”,针对学生的思维定式辅以思维方法、形式或类型的指导,开拓学生思考的路子,指导学生具体解决问题。其三是反馈阶段,这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调节教学,评价教学的依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反馈是对这一阶段训练的“抽样”,同时也包括思维能力的迁移。
2.建立“知识和训练”双目标和语文教学一体化。坚持思维训练要在语文训练中进行的原则,根据教材的单元教学要求及学习重点,确定单元思维训练重点,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培养、提高和发展。
以单元教学为训练基点,进行思维训练,是学好语文的具体途径。我们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及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操作。
首先是启发学生的自觉思维,这是思维训练的前提条件。在此阶段,以单元教学的重点为目标,确定思维训练的目标。例如,九年义务教材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共有四篇文章,从内容上看都是反映学校生活的,我们启发学生自觉地进行思维,学生能回答出这些课文中有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祖国而发愤学习的,有写清末私塾教育的,有写普法战争中法国小学的情景的,还有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方面言论的。由此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自觉性。
其次,提炼思维线索,拓宽思维空间。学习一篇课文,从阅读到掌握全篇,往往需要多种思维形式,需要调动若干种思维方法,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形成一个综合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提炼思维线索,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进行立体思维,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在讲授《变色龙》一文时,首先让学生思考小说的线索是什么,当学生提练出小说以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线索之后,则让学生思考主人公在处理这件事时一共有几次变化,各是因为什么变化的,这样多变说明了什么。实践证明,这样思维就容易回答出共有六次变化,都是围绕着狗的主人是谁而变化的。既然是狗因主人而变化着,那么,学生就一定思索出,或者判断出这个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见风使舵、媚上压下、反复无常、不知羞耻的人。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请学生思考,通过这个人物及故事片断——狗咬人的小事,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即沙皇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性和虚伪性。经过以上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空间显得开阔了,思维更加活跃了,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讲出,小说的线索和主题有关,人物的思想品质与小说的事件线索有关。这节课通过课堂思维训练,使我们得到这样一条启示,那就是抓住线索,理清脉络,拓展思维空间,进行综合思维训练,是学好语文课的一种好办法。
另外,还原思维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规律性,对思维训练是有益的。为了让学生掌握思维的一般规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采取还原的方法教学。这就是在讲完一个单元(或者一篇课文)之后,将我们进行的思维训练回顾一番,总结一遍,看看我们师生是怎样学习这个单元的(或是一篇课文),我们是怎样思考问题的,怎么个思路,将它还原一次,让学生更加清楚地审视出思维过程,分析思维的形象、思维的方法,从而体会用哪种形式和方法解决哪类问题最为恰当,最为得体。这样,也就渐渐地、潜移默化地学习了一点,或者是掌握了一点思维的规律,有时就能独立地进行思维,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3.调动实验对象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实验对象良好的思维心理基础,是我们采用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采取多诱导,多鼓励,多启发,多激发的办法,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兴趣,感到愉快,感到有进步,感到有希望。这样,提出问题,马上就有人积极思考并回答。总之,调动非智力因素,排除各种思维障碍,是人们进行思维训练不可缺少的一步。
三、实验的成果
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经过三年的努力探索研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成绩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班语文学科成绩大幅度提高
从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出,在实验初始阶段,实验班与对比班成绩没有明显的差异,但随着实验的逐步实施,实验的效果渐渐体现出来,实验班语文成绩明显地高于对比班成绩,特别是实验二班,不到一年时间,效果就明显地体现出来。这充分地说明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是成功的,对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教学成绩是富有成效的。
表一、实验一班与对比班语文成绩对照:
表二、实验二班与对比班语文成绩对照:
(二)语文思维训练迁移作用明显。
从表三可以看出,开始实验一班与对比班各学科成绩的差异尚不十分明显,这主要是实验处于刚刚启动阶段,学生尚未掌握系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规律,一时间的迁移作用尚未体现出来。从初三、升学成绩看,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的成绩,这说明通过语文学科的思维训练,学生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也充分说明了,通过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学生的思维品质,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表三、实验一班与对比班各学科平均分对比。
(三)实验班与对比班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检测成绩对照: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思维方法中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这项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无明显差异外,其它各项实验班都较之对比班有显著差异,这充分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对学生思维发展影响很大。
(四)实验班与对比班学习成就动机、学习自信心、学习心理、意志品质检测情况比较:
从上述检测情况表明:除学习成就动机,实验班与对比班无明显差异外,学习自信心、学习心理、意志品质等方面,实验班远远好于对比班。
四、实验结论
通过三年的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我们认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学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和思维心理品质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思维训练是发展学生智能的突破点。
2.中学生语文思维训练能够使学生掌握一整套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纳入科学化的轨道。
3.中学生语文思维训练,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语文学科以及其它学科的教学成绩,是当前减轻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好途径。
4.中学生语文思维训练的成功为其它学科的思维训练提供了经验,可以说各学科思维训练的广泛开展,对中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心理品质,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无疑是一种极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