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背影》为例浅析阅读课“对话”的方法
靖 燕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姜楼镇第一中学 251714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处在一个核心地位,是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恰如“红娘”、“渡者”,要引导学生根据编者的课程意图与文本沟通、对话。那么,结合《背影》怎样去理解这三个对话的主体呢?下面具体作一阐述。
先来说对文本的理解。文本虽“无言”,但作为经典名篇,自有其作者以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情,流淌出了这一华章。《背影》就是朱自清在接到父亲来信后,因为父亲伤感的话,而勾起了对曾经的一件事情的回忆,在回忆中渗透了对父亲深深的理解。在父亲的信中,其实,父亲表达的是对独生子的宽容,对人生黯淡的伤感。朱自清看信后,想到和父亲近几年发生的一些不愉快,自己不去理父亲,“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而父亲却以山的爱最终包容了一切,给自己来信,他不胜愧疚,在这反省与自责中又回忆起了那曾经让人刻骨铭心的背影。
其实,那年发生的车站送行一幕,是以父亲买桔的背影为感情的聚焦点。在朱自清的心中,对父爱的理解是有差别的。在背影之前,朱自清对父亲的认识不深,甚至陷入“迂”等错误的理解。而当朱自清看着父亲买桔的背影渐行渐远,看着那蹒跚的脚步,那个背影忽然一下子触动了朱自清对父亲经过的事情的回忆。这些,不就是如山一般巍峨、无言,却挺立永远的父爱吗!所以,每逢想到背影,就会想到父爱的坚强厚实,就会想到父爱的温暖、可靠,那个背影成为父爱的一个符号。接下来写分别的笔调中父子情深则表现得淋漓尽致。
《背影》一文,存在两次对父爱的顿悟。一次是买桔背影前后的认识差距,在以后几年中,因家庭问题和父亲间发生了些隔阂,又因一封信,又触动了那次背影,又一次更深地感受了父爱的伟大。因此我们可以疏理一下朱自清写作的情感思路:几年前家庭变故→父亲承受所有重压→要为自己送行、自己不领情→父亲买桔背影中终于理解了父亲→分别中显父子情深→几年后父子产生矛盾→父亲写信诉衷肠→朱自清回忆起那次背影→再次深深地感动于父爱。
在以上的梳理中,我们发现,买桔背影是父爱的集中体现,是父爱的一个符号,这就是作者情感的聚集点。
再说对学生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初中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在十二、三岁,他们对父爱的认识也就是平时爸爸给自己买点东西、爸爸给自己点钱,很难体会作为生命传承意义上父亲对自己那无私的爱和殷殷期望的。
再说作为教师的理解。教师应该在对文本、对学生学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对“父爱”更深的认识,那就是父爱如山,父爱是对生命延续的渴望,是甘愿自己承受所有却要为儿子着想的付出,是中华文化“父慈子孝”的和谐,是心与心的依偎,是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理解的基础,就是实现三者的互相“尊重”,实现学生走近、走进文本。在这个尊重与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当然起着“红娘”的作用。
教师应当怎样做去完成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红娘”、“引导”等角色的使命呢?这里要区别开作者以文本呈现出来的情感表达和学生走进文本的过程是不尽一致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生能够从自己一下子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地方入手,作为切入点,逐步走进文本,理解作者的感情。《背影》一文阅读的起点就是“背影”,因为学生在接触文字以后,第一感觉、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父亲买桔的背影。万事开头难,学生切入文章后,就有了第一步。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为学生打造平台,打造一个开放性的适应学生深入研读文本的问题:“我从背影中读出了__的父亲”。这个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生有了初步的结论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相应文字处设计恰当的追问,犹如打井,打得深入,打出清泉。这清泉就是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真情,让这饮食着作者觉悟的文字从休眠中苏醒过来、活起来、站起来,让这真情显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理解。在这追问之中,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到了欲进不能、欲罢不行、山重水复的愤悱之际,教师启之、发之,必能使学生理解父亲买桔的深情。这里的触情点有:父亲肥胖的身子,费事偏偏要去,我去却不行,这就是无言的父爱。须跳下,须爬上,又要重复跳下、爬上,要拖着沉重的身子去做这些事情……我们帮助学生把这些场景还原后,肯定实现了学生与此处文本的有效对话,学生从第一个层面理解了父亲买桔之不易。
接下来,又一个问题导向深入:父亲买桔时儿子流泪中,还有哪些感情?儿子还想到了哪些?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朗读2-5段。这个问题的设计正好契合了作者当时由背影联想到的父亲在特定情景下的不容易,前文已详述。这就是尊重作者思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逐渐走向深入。
接下来的教学一切再给学生打造新的平台。这些段落中,父亲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为我送行的?这个问题的设计也是开放性的,让学生结合前面家庭中的“祸不单行”去分析。在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理解了“祸不单行”的基本含义后,教师顺势给学生提供有关朱自清当时的家庭境况,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父亲给“我“送行”时的压力和悲痛。
再往下,设计问题:父亲对儿子的爱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入研读文本,教师在学生读的基础上互动、引导,使学生体会到父亲无微不至的爱。至此,学生能够理解父亲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送行、如何送行了,这些内容已在学生的心目中呈现出一幅幅立体的图画。
论文作者:靖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父亲论文; 父爱论文; 学生论文; 背影论文; 文本论文; 教师论文; 这个问题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