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至七十年代中期澳门文学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澳门论文,文学论文,五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文学刊物
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看,早在1933年10月15日,澳门已经出版了一种公开发行的新文学杂志《小齿轮》。这个刊物,乃由一位双腿因病瘫痪了的居澳作家鲁衡主编。鲁衡当时属于港澳的一个左翼文艺组织群力学社,乃一主力成员。该学社希望合“群力”从事文化工作,而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印行《小齿轮》。《小齿轮》反映出澳门文坛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左倾主潮是一致的,可以说是深受当时的文学中心上海的影响的。
另外笔者发现有一份创刊于1940年9月15日, 名为《艺峰》(文艺刊)的纯文学月刊。这也是澳门新文学早期的重要史料。《艺峰》是一份同寅刊物,封面注明是非卖品,由艺峰文艺研究社出版。从其所登的广告和印刷者等资料看来,可以肯定其为一份澳门本土的纯文学刊物,里面每一位作者当时都是居住在澳门的。这些作者,可以说是真正代表了澳门在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的新文学创作水平的一群作家;可惜他们的资料,因时过事迁,我们现在都难以掌握。艺峰文艺研究社有基本社员(以入社先后为序)梁润生、梁其汉、周日兴、薛英伟等十六人,作品包括新、旧体诗歌、散文和小说等各种文体,其中更以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为创作的主流,如(吴)信光的散文《我底生命》和铁靥的新诗《鞭挞下》皆以反对外国侵略者为主题。
1945年8月9日,澳门有一份名为《迅雷》的文艺周刊面世,督印人为邝树森,主编乃马行日。笔者仅藏有第八期,恐已属孤本矣。从内容看,该刊政治立场亲国民党,但力主国共和谈、合作。刊内许多篇章皆为通俗的、甚至带点黄色性质的连载,但亦有较为严肃的作品。以第八期为例,其中就有葛莉的散文《秋天》,萍踪客的剧评《保家乡》和晶晶的喜剧剧本一幕两场连载的《归来燕》等。可以肯定地说,这些资料乃“五四”以后澳门的白话散文与话剧最早、最重要的史料之一。
1950年3月8日《新园地》创刊(最初是一份独立的文艺刊物,非卖品),后来1958年5月15日《澳门日报》创刊, 其综合性副刊即沿用《新园地》为刊名,至今不辍。另外在1950年时,《澳门学生》(非卖品)这份由澳门学联主办的刊物,也辟有创作园地,其中今日澳门文坛的一些前辈如李鹏翥先生、冼为坚先生等,皆为当年这份刊物的主要作者。在1963年5月至1964年7月间,澳门有一份文艺刊物名为《红豆》,总共出了十四期,基本上每月一期,也是非卖品。这份刊物主要由李艳芳女士(即今日澳门有名的散文作者凌稜)等当年一群充满文学热情的青年作者支撑大局,后来因为缺乏经费和其他社会因素而停刊。
二、文学创作
(1)新诗 根据笔者的初步整理,最早期的一首作品, 也许可以追溯到著名的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先生所创作的《七子之歌之澳门》。这首诗为组诗《七子之歌》的第一首,发表于1925年11月,乃一首爱国主义的作品,充满了对祖国尽早统一、澳门早日回归的真挚期待。
至于三十年代的澳门中文新诗,我们现在能搜集到的资料仍然屈指可数,大抵有德亢、蔚荫、魏奉槃和飘零客等几位在三十年代末的几首作品,内容都对侵略者大加挞伐,对英勇抗战者加以歌颂。蔚荫的《在街上》,共分五部687行, 为澳门中文新诗史上至今为止最长的一首诗。此外,庐逊的《澳门吟》,作品内容直接反映了当时澳门的一些社会问题,包括对黄、赌、毒、迷信、战争和一己懦弱的谴责,为一首技巧比较成熟的格律诗。
六十年代的澳门文坛,相对以前来说,比较活跃,先后有《澳门日报·新园地》、《红豆》等刊物创刊,为广大的诗歌爱好者提供了发表的园地。这个时期的重要诗人包括行心(即余君慧)、李丹、汪浩瀚、雪山草、江思扬和韩牧等等。上述几位前辈诗人,当时可能还是头角初露的新秀,但从他们这时期的作品来看,已知他们的潜质是很有份量的。
七十年代的澳门中文新诗,相对于前一个十年来说,活跃程度就有所不及了。当然,其中汪浩瀚、江思扬(又以林冷雨为笔名)越加成熟,前者浪漫加上格律,后者现实加上白描,渐次形成了自己的诗风。而韩牧,在这个时期,已移居香港,并在东南亚和香港诗坛,渐享盛名,作品风格亦日渐趋向现代主义。与韩牧情况相似的有同样出生于澳门而移居香港的诗人陈德锦。此外,我们或可蛮有把握地说三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文坛的华铃(冯华铃)大约自四十年代末起长期隐居澳门,至这个时期他又再次迸发出热情的诗兴了。
(2)散文 1933 年在《小齿轮》创刊号上所载冯骚的散文《舱中之夜》,是笔者读到的最早的一篇与澳门有关的散文。文章写从香港到澳门的航程,中间加插了一段庸人自扰式的惊险,也写实地描述了当时船上有人呕吐、有人打麻将,也有人抽鸦片的情况。总的看来,写得流畅有趣。
至于四十年代初,则在《艺峰》(文艺刊)第二期里有之西的(《徘徊》、浮云的《给珩》、信光的《我底生命》、移荒的《忆》、慧的《秋》、挺的《职业给国家社会的作用》、埋笑的《给你会心的微笑》等多篇作品,大多为抒情散文。其中信光的《我底生命》和埋笑的《给你会心的微笑》两篇形式较为特殊,而挺的那篇议论文,也能做到滔滔雄辩,写来言之有物。总的来说,《艺峰》可以说是四十年代初澳门散文的重要发表园地。
在五十至七十年代,自《新园地》、《澳门学生》、《红豆》以及《澳门日报·新园地》相继创刊,大大鼓励了澳门的散文写作,目前许多前辈作家如李鹏翥、冼为铿、凌稜等等,都是活跃于当时的作者。
(3)小说 据现在所能掌握到的资料看来, 五四以后最早的澳门小说可能要算郁达夫先生的短篇《过去》了。《过去》发表于1927年的《创造月刊》一卷六期上。整篇小说的背景,写的尽是澳门的小城景色。
在1933年《小齿轮》的创刊号上有鲁衡的《媒》。鲁衡是澳门作家,但他的这篇作品,写的却是以香港为背景的男女四角关系故事,极可能是我们目前能读到的最早的一篇本澳作者写的香港故事。
四十年代初,在《艺峰》(文艺刊)第二期上曾有赫奕的《吼轮惊魂》、飘遥的《死亡线上挣扎中的一群》、骆安尼斯蒂的《二十八年的漩涡》和拉索的《我们并不永远是》等几篇作品。其中《吼轮惊魂》乃一篇日记体的极短篇小说,《二十八年的漩涡》是一篇连载小说,在该刊发表时未完待续,另外两篇皆属极短篇;内容方面则以写抗战精神和反映贫富悬殊为主,是澳门文学史上珍贵的史料,而《艺峰》也可以说是澳门四十年代初发表极短篇小说的重要刊物。
早在五、六十年代,澳门已有相当成功的小说作者和作品面世。据笔者现时搜集所得的资料显示,五十年代有一位来自福建厦门的黄崖先生(1927—1992),当时活跃于港澳文坛,擅长写长篇小说,很多产。他的长篇小说《迷蒙的海峡》以澳门及其四周的小岛如路环岛、伶仃洋的天堂岛为背景,写五十年代初一位加入了海盗组织的青年坠落、犯罪杀人,后又得到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开始为自己的罪行后悔、反省和最后被杀的社会悲剧。他的另一部更早期的短篇小说集《秘密》中,《圈套》、《惊人事件》、《羊》等数篇,情节皆与澳门有关。黄崖先生最擅长刻划人生,其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具立体感,层次丰富,故事情节则以警险曲折为主。
此外,还有一位可算是澳门本土作家的余君慧先生,自五十年代起已活跃于香港文坛,发表了不少以澳门为背景和题材的小说,部分甚至流传到南洋文坛。他较著名的作品以短篇或极短篇为主,如《丝士咖啡室》、《秘密》、《浴室惊魂》、《艳遇》、《静电》、《成年人的童话》和《快活楼》等等。内容基本上都能反映出澳门社会现实的一些侧面,故事情节浪漫,最擅长写情,但又不忘略带警世的幽默。
至六、七十年代,另有剑莹和江映澜等作家,写了颇多受欢迎的小说,发表在香港的文艺刊物上。
《万木春》乃香港朝阳出版社于1976年9 月出版的一部以澳门炮竹工人的悲苦生活为主题的小说,1977年12月第二次印刷。作者长争,即现香港亚洲电视台的演员张铮先生,《万木春》是他的处女作。笔者认为此小说的重要性最少有两点:一、它保存了许多可参考的五、六十年代澳门社会的史料,如澳门的“大天二”、炮竹业等一手资料,这对研究澳门历史是很有价值的;二、它是我们能掌握到的当代的第一部已结集的以澳门为主题的中文白话文小说,因此这书在澳门当代文学史上应占一席之位。再说,作者以极真挚诚恳的感情和态度去写这部小说,文笔流畅,语言相当生活化,故事结构亦很完整,应算是一部相当不俗的长篇写实小说。因此,对这部小说我们应予以相当的重视。
(4)话剧剧本
笔者现在能读到的抗战时期在澳门出版和作文字发表的创作剧本只有一个:即约写成于1938年圣诞前的《圣诞节前夜》。作者应为(澳门?)培正中学的暴风剧社。此剧为集体创作。从这个剧作,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将民族的、爱国的心与基督教信仰里的抗暴精神相结合,从而表现出中国的基督徒,在抗日战争这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有着强烈的反抗侵略、打击不义的勇气。而剧中盲女阿珍的一番话,正好反映了剧作者们在宗教、公义与民族、国家方面已经找着了一个立足点,他们为求真正的和平而战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
抗战胜利后的四、五十年代,这个时期的资料,我们仍是所知极少。据笔者现时能读到的资料来说,有一个由笔名叫晶晶的作者创作的一幕两场喜剧《归来燕》,约写成于1945年,发表于1945年9 月(我们现在能读到的其实只是剧本的部分,发表于前述《迅雷》周刊第八期。)虽吉光片羽,已弥足珍贵。
五十年代的澳门剧坛,还有由陆昌、陈振华、李光辉、郑虬等创办的工人文娱组,虽然以粤剧与曲艺为主,但偶然仍会演出话剧,曾有反映工人失业苦况的创作话剧《出路》。此外,约在1957年,澳门的土生葡人罗保博士创作了英语歌剧《毋忘我》(“Forget Me Not”), 曾经在澳门岗顶剧院连演七、八场,疯魔一时,传为佳话。
我们现在读得到的属六十年代的剧本,首推在青年文艺月刊《红豆》1964年第一期里发表的,由一位笔名叫冬不拉的作者写的街头短剧《咖啡与蛇》。而在《红豆》1964年第二期里,有一位笔名叫而毕的作者写的街头短剧《“利市”的喜剧》。在《红豆》1964年第三期里,有一篇由笔名叫横眉的作者写的街头短剧《拜山记》。在《红豆》1964年第四期里,则可读到一篇由笔名叫楚竹的作者写的街头短剧《车厢内》。在《红豆》上读得到的这几个剧,有三个特点:一、短小精悍,可称之为极短篇,而月刊的编者皆称之为“街头短剧”;二、剧作所用语言,以澳门华人社会通行易明的粤方言为主(尤以对白部分为甚);三、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警世而写实,主题思想较为健康,很有教育意义。笔者认为这几个街头短剧,在写法上,也许是继承了澳门在抗战时期的街头短剧的传统,故以篇幅极短小,讽刺性和现实批判性极强见称。
六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的政治变迁,澳门的戏剧亦深受影响,一下子陷入了低潮。在这个时期,原名为工人文娱组的戏剧普及工作组织发展成为工人剧团,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属澳门原创的剧本、资料较为难寻。值得一提的是由澳门戏院工会(一说为会员陈轼)编写的活报剧剧本《幸福的时刻》。此剧主要是透过一群澳门戏院工会的工友,在准备放映中国共产党“九大”会议的记录片时,一边工作一边谈话,从而歌颂了毛主席、歌颂了中国共产党、歌颂了工人阶级,批判了国民党、批判了资本主义和批判了刘少奇。这个剧本的特色是政治主导,富宣传意味,而语言则力求生活化,因此用了粤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