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个性化与课堂教学精神&以“秋声赋”为例_秋声赋论文

设计个性化与课堂教学精神&以“秋声赋”为例_秋声赋论文

设计个性化,课堂教学灵性之所在——以《秋声赋》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课堂教学论文,灵性论文,秋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虚假的模式。在课堂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成不变的授课形式,缺乏变化的教学程序,了无生机的教学方法,机械无效的教学手段。以文言文教学为例,大多数教师采用的仍是从写作背景介绍到文言字词教学,从课文内容梳理到写作特点总结这样一路铺展开来的传统教法。传统教法教学过程的严密性和完整性虽然得到了保证,但也逐步形成了某种模式,走入了一种纯技术操作的怪圈。这样的教学缺乏新意,缺少变化,没有个性,不新鲜,不活泼,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教师也没有新鲜感,难以涌动教学的激情。

解决问题的方法似乎有很多,但较为切实的还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和独创性。教师要为学生开拓一种全新的阅读视角,从而使课堂充满灵性,变得活泼起来。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课堂教学追求,不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不盲目跟风、邯郸学步,应认真思考与研究怎样上出一节灵动的课,怎样上出一节新颖的课,怎样上出一节使学生收获甚丰、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课。

下面以《秋声赋》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以就教于方家。

设计方案一:因果溯源法

《秋声赋》的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大多数教师忽视了这一疑问句在全文中的作用。如果以这句话为抓手来组织教学,是可以让人耳目一新的。

师:大家刚才朗读课文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的两句话:“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这句话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哦,这是秋天的风声啊,如此令人伤感!它是怎么来的呢?请大家帮作者想一想,如此令人伤感的秋声是怎么来的?

(它是从秋色、秋容、秋气、秋意而来的。)

师:可以具体一点吗?

(作者说:“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秋天的颜色惨淡,烟云密集;秋天的容貌清明,天高日亮:秋天的寒气刺人肌骨,秋天的意态萧瑟,山川寂寞。)

师:这几句话的表达效果怎么样?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作者抓住了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分别就秋的色、容、气、意,描绘了秋天四幅具有不同特色的鲜明图画,把秋天肃杀的景象写得淋漓尽致。把秋天到来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风貌和秋的内在“气质”描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其色颜容貌似乎呈现眼前,其栗冽之气似乎穿透衣服直刺肌肤,其萧条之意似已围裹全身。

这里交代了秋声之悲的直接原因:正因为如此,其为声也才能具有“凄凄切切,呼号奋发”的威力,使自然界中繁茂蓊郁的植物变色,葱茏的佳木凋零,使万物“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师:所以清人郭珙评论说:“秋声本无可写,却借其色、其容、其气、其意引出其声,一种感慨苍凉之致,凄然欲绝。”(《古文评注》)秋天摧残万物,使草木凋零,山河变色,这是历代文人悲秋的原因,种种苍凉之感,凄然欲绝之感,即由此而得到明确。除了这些因素,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有。作者紧接着说“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这是从秋天之义、秋天之心即自然习性和社会规律的角度来解释“胡为而来哉”的。

作者吸收前人的种种说法,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的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

作者在文中阐发说,秋天对人来说,有悲凉肃杀死亡之气。秋天作为一种正义的力量,它就是以严厉惩罚、摧残万物为宗旨的。)

师:秋季是万物成熟衰老的季节,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悲伤;秋季又是万物丰收极盛的季节,所以就要受到杀戮摧残。人与此同,故有对生命将息的悲叹与伤感。所以下文自然转到人生的无声之秋,抒发秋之情,这也是对“胡为而来哉”的一种解释。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

(人的一生要受到外界的摧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长期的操劳奔波,足以使人从形体到心志受到磨难,这样必然会消耗人的精神。

不仅如此,人们有时还会受到自身的摧残,“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自己的能力、才智都达不到的事,却要去思、去忧,这就使原来红润的面容变得枯槁憔悴,原来满头黑发变得斑白星星。)

师:针对人生之秋,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情感态度?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人怎么能用并非金属、石头的体质,同一岁一枯荣的草木竞争生命力呢?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人们总是在自我戕杀,自我摧残,那么又何必去恨秋、悲秋呢?换句话说,想想是谁的伤害造成朱颜变枯、乌发变白,为什么去为自然界的有声之秋而感伤、痛恨呢?这是六一居士写这篇赋之本意,要人们不要去恨秋、悲秋!而应该自悲、自恨。)

师:现在我们回头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这两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这两句话紧承上文对秋声的具体描写,围绕它,作者分别从自然、社会和人生三个角度交代了悲凉秋声的来历,由状秋声到说秋义,再到抒秋情;从有声之秋转到无声之秋,从自然界转到社会人生,层层铺写,步步拓展。所以,这两句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要义:所谓“因果溯源法”,其实是紧紧抓住文本中具有主干意义或架构作用的某一两句话或一段话,启发、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的或细部的解读,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它是“中心问题教学法”的一种变式,适合于逻辑性较强、因果联系较为密切的文本的教学。教学中,围绕“中心问题”或“主体问题”,还要有一些“辅助性问题”,为其架桥铺路,以求“中心问题”能有梯度地逐步展开,层层深入,最终达到解决的目的。

设计方案二:线索串联法

“言为心声。”在《秋声赋》中,欧阳修通过对秋声的描绘与渲染,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可谓秋怀满纸,秋思遥深。抓住行文中的感情线索,串联起文本的主体内容,不失为一种新颖的教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文中的感叹句找出来。

(一共有三句:“异哉!”“噫嘻悲哉!”“嗟乎!”分别出现在文章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

师:作者为何发出“异哉”的感叹?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一个秋夜,作者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书,忽听一种奇特的声音从西南方传来。作者惊讶于这样的声音,所以自然发出了感叹之声。)

师:感叹是一种情绪的自然反应,它的出现应该有一个过程,能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一下吗?

(灯下夜读,说明作者正处于一种凝神的状态。声音的出现是以动破静,引起了作者的注意,不禁去倾听它,并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

“方”字说明秋声到来的时候,是完全出乎作者意料的,是突如其来的,所以才特别引人注目,耸人听闻。“有声自西南来”,这是暗合秋声,因秋风多是从西南方向来的。

作者听到这种声音以后,先是“闻”,后是“听”,“闻”在文中是不自觉地、被动地听见;而“听”是自觉地、主动地去听,探寻这种声音的来历。在闻与听之间用了一个表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悚然”,即受惊的样子。何以“悚然而听”呢?这突如其来的秋声,使作者对光阴飞逝感到吃惊:“萧瑟秋风今又是”,人生能有几度秋?由于作者是突然听到的,心里感到惊惧,所以发出了“异哉”——“奇怪呀”这一声惊叹。)

师:那他究竟听到了怎样使他惊叹的声音?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你读到的文字。

(细听,起初似雨声淅淅沥沥,又似风声萧萧飒飒,忽然又如波涛奔腾翻涌,又似狂风暴雨骤然而至。它接触到物体上,发出如金铁相撞的鏦鏦铮铮的声音,又好像奔赴敌阵的军队,衔枚快跑,听不到号令,只听到人马行进之声。

作者对秋声的描写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把难以捉摸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通过由“初”到“忽”,再到“触于物”,写出了由远而近、由小到大、自弱而强、由隐到显、凭虚而来的撞击物体的秋声夜至的动态过程,突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从静到动、令人惊悚的秋夜奇声,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这也就回答了作者闻声惊惧和感叹的原因。)

师:听到这样奇特的声音,引发了作者的兴趣,于是他让童子“出视之”。但童子无知,所见的只是“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对这样的回答,作者是不满意的,于是他深有感触地喊出了:“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这句话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噫嘻悲哉!”这是用一种惊怪、嗟叹的口气点明秋声给人带来的心理震撼,引出对秋声多方面的描摹,为下面铺陈有声之秋作了充分的准备。)

师:为何童子眼中普通的树间之声,作者却会有如此感喟?

(“声在树间”透露了吹动枝叶的秋风的消息,而幼稚的童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他不可能想到这原来就是秋声!

这与作者平日观察自然景象有关。他在秋天所观察到的烟云、天日、寒气、山川等景物,都给人黯淡、荒芜、寥落、凄清之感,是自然界的秋气对万物进行猛烈摧残的结果。这还与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有关。作者把秋与官制、阴阳、五行、音律等配属起来,甚至用“伤”解释“商”,用“戮”解释“夷”,极力铺张,突出秋对万物的强大的摧残力量,说明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写出了秋声中永恒的悲伤。童子尚未完全步入复杂的社会,即使秋天真正到来,他也不会有如此认识。)

师:面对这样的秋天,作者由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转入了对人生的感悟,这就是“嗟乎”所领起的内容。我们来品味一下作者抒发的情感。

(作者由感慨自然而感叹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伤。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这是因为人除了与万物“春生秋实”的自然规律相同,经历着由青春少年到衰老死亡的过程外,还有内在因素的侵扰,即“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并且“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对客观条件不允许、个人智力达不到的事情硬要去寻找、追求,怎能不“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呢?自己“非金石之质”,既无法“与草木争荣”,又“何恨乎秋声”?无限感慨、愤懑之情洋溢于纸笔之间。

作者特别强调秋天肃杀、悲凉的特点和对万物的摧残,由此感慨流光易逝,生命短促,自然的力量无法抗拒,自己应当安时随分,顺应自然。这种认识和情调蕴含着他经过大半生政治波折之后,一种希求解脱、随遇而安的心灵境界,凝聚了宦海沉浮、人事忧劳、形神渐衰的飘零之感,其中既有理想不得实现、宏图难展的感慨,又流露出无为无忧、超然物外的老庄思想。这一切,使作者的“叹息”既悲伤又超然。)

师:由此可见,作者用“异哉”“噫嘻悲哉”“嗟乎”三个感叹句,不仅有过渡衔接之妙用,更重要的是时时事事处处都以浓烈的主观感情贯穿着文章的写作,他的情感变化过程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所叙、所议、所感的内容有如这条线索上的珍珠,呈现出一种回环摇曳、一唱三叹的风神。而这正是欧阳修文章突出的艺术风格之一,因此极富感染力,使人咀嚼再三而感慨万千。

要义:作者为文的目的或是为了表明某种态度,或是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或是为了抒发某种情感,引导学生梳理出文章的思想感情线索,不仅有助于对文章情感基调和主旨的把握,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对文章整体内容和基本框架的把握上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大胆取舍,删繁就简,既可给课堂带来生机,也可大力提高教学效率。

标签:;  ;  ;  

设计个性化与课堂教学精神&以“秋声赋”为例_秋声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