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同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模式迫切需要改革,尤其是在工程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造价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了。在某种意义上讲,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缺陷是导致工程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源。现实迫切需要建立起我国科学规范的工程建筑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规范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工程造价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1.1工程造价管理各环节脱节
工程造价管理是由工程立项一直到工程竣工的全部过程的管理,其中主要包含立项、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在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中普遍存在各环节间的脱节现象,建设单位的投资估算、设计单位的设计概算、施工单位的施工预算,在这几项工作流程中,各管理层之间严重缺少沟通和了解,坐在一起交流的机会更是非常少,这造成工程造价管理在交流和控制中出现了断层,也导致工程经营管理人员和管理人员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1.2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不严
造价控制的主要阶段就是设计阶段。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首先就需要保证施工图设计的全面性、严密性和合理性。目前,虽然我国工程设计推行招投标制度,但是设计单位往往未能有效的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以及经济进行透彻的分析和必选,在设计过程中常常出现重技术轻经济的现象,导致无法实现合理的初步设计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
1.3限额设计层次较低,设计变更的管理亟待完善
限额设计,指的是需要依照模拟好的设计任务书以及投资金额估算,控制前期初步的设计与概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要求,按各专业分配的造价限额,来进行设计,其目的是为了确保预算、概算做到层层控制的作用,不超出造价限额。限额设计是工程项目领域中用来控制投资支出、最有效的使用施工项目资金的措施和方案。
1.4工程竣工决算时对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不够
我国大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在工程竣工决算时,由于在施工过程中的管控不力,造成工程竣工资料混乱,加上施工单位申报的结算普遍存在工程量多算,综合单价高等问题,在核对过程中,常常出现争议和扯皮现象严重,致使工程结算一拖再拖,严重影响建设项目费用结算的最终确认。
2、工程造价管理对策
2.1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程监控
首先,加强施工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工作,科学有效的全程监控工程造价管理,将有限的建设资金合理利用。其次,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要高度重视起投资估算工作,严格把握可行性研究报告准确度。最后,对于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投资估算、施工预算、工程结算和竣工结算工作进行一体化管理,通过实施有效的行业体质和市场价格机制的改革,形成系统的、统一的、有序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其投资合理分配、管理造价有效控制、收益目的理想化,发展为与国际接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2.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阶段是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阶段的重中之重,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重要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阶段。初步设计应按批准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并控制好概算不超过投资估算,主要是对设备和材质的控制。为此,初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工程量应以可行性研究阶段审定的设计工程量和设备、材质的标准为依据,对可行性研究阶段难确定的某些工程量,参照已建工程设计或类似的实物工程量确定。
2.3改革现行定额制度
首先,定额制度逐步由指令性转变为指导性。建议先在编制标底阶段推行,待时机成熟时逐步推向其它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加强工程定额网的建设。尽快实现定额修订工作经常化,经常地充实,修改、完善定额库。使用者在使用定额时,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自己的技术及经验,灵活地调整、使用,使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最后,建立企业定额制度。各施工、设计、咨询单位建立起与施工组织,设计紧密相关的定额库,即每个估算单位都有自己的定额库,这是改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4决算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首先,在确定工程造价时,按照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的规定,坚持以现行的计价规范为依据,根据竣工图、并结合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行审核。其次,要坚持深入现场,掌握工程动态,了解工程是否按图纸和工程变更施工,是否有的洽商没有施工,是否有已经去掉的部分没有变更通知,是否有在变更的基础上又变了。
3、案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宾馆工程,由建设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编制投资估算表,估算经费为175万元,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经过招投标,选定某施工单位进行建设。项目完成之后,实际总开支614.77万元,概算经费175万元,决算超出概算439.77万元。
3.2造价失控直接原因及成因分析
一是建设单位造价控制意识淡薄,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建设单位内部造价管理责任不明确,分工不清楚,看似大家都在管,实际上谁都没管,只是对照施工图进行预决算,必然会造成造价失控。二是法制意识淡薄。表现为变更随意,不按程序进行上报和审批,不进行经济分析,即不看变更是否确实需要,也不算变更带来的经济账。三是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责任心弱,管理水平不高。现场代表履行职责不好,满足于了解施工进度,控制关键部位的质量要点,对于变更、签证和工程量核算不重视,只要是施工单位拿过来的签证,基本上都予以签认。
3.3造价管理措施
(1)项目立项阶段
在项目立项前期,建设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建设计划,理清单位建设和发展思路,尽量使其相对固定。既要防止大拆大建,也要防止项目下达后手忙脚乱随意安排。要认真结合建设单位实际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表。
(2)要求设计单位实行限额设计
建设单位要把限额设计要求在合同中明确出来,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给出相应的费用指标,设计单位要严格遵循项目前期批复的建筑规模、标准与合同约定,运用多种手段控制建造成本,自身细化比选多种方案,最终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
(3)合理确定成本价
当某一施工单位报价低于建设单位预算价时,有两种可能情况,一种是投标方恶意压低报价的不正当竞争;一种是投标方技术管理水平较高,造成的工程成本低。
(4)竣工验收阶段与竣工决算的造价控制
在进行结算支付之前,首先要由结算部门进行预结算审核。审核的重点主要有:工程量的计算是否正确、材料的价差、定额的套用是否正确、取费是否合理、签证手续是否齐全真实、索赔是否成立。做到剔除重复计算工程量、修正高套定额和高套的取费标准、不切合实际的变更和手续不全的签证、不合理的技术措施等增加的费用,真正还原工程项目的真实造价。
4、结论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作、只有在政策的指引下、大力提升造价人员综合素质、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解决当前工程建设中随意压价、高估乱算、投资失控等问题、节约国家建设资金、提高建设投资收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文平.入世后怎么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J].科技信息,2018,2(3):12-14.
[2]常德兴.浅析合理造价理念在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河南电力,2019,2(4):34-36.
论文作者:郑晶华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造价论文; 定额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限额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