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文化馆 广东省 肇庆市 四会市 526200
[摘要]:群众文化,是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综合产物,具有一定的社会调节功能。本文根据四会现状及其在文化发展过程的一些经历,就群众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进行探讨,认为政府部门必须重视资源建设的优配和队伍建设的引导,在设施免费开放工作上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基本前提,在队伍建设上体现出政府政策的实效性,这样才能更加符合群众文化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群众文化 设施免费开放探索
一、四会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
为贯彻落实贯彻落实《加快肇庆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按照“十二五”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任务,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坚定的文化场地。现对我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现状有关情况调研如下:
(一)县(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近五年,我市大力推进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三馆”建设工作。四会市委市政府投入900多万元建设市图书馆新馆,投入600多万元建设市博物馆新馆。如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新馆相继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投入500多万元建成谭勇艺术馆,并于2016年11月投入使用并对外开放。四会市图书馆于2017年建成了以“四会市图书馆”为总馆,以“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辅助,以“城区分馆”等为枢纽,以“陶冲社区图书室”等15个服务点为支撑的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搭建起“统一标准、统一服务、通借通还”的图书馆总分馆服务,并于2018年通过广东省第二批图书馆总分馆试点建设验收。
此外,还完善了城区文化广场建设。2016年,四会市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契机,进一步促进文化设施建设,争取“创文”资金140万元,对四会市槎山文化广场进行升级改造,增设舞台钢架天篷和户外大型LED屏幕,完善灯光、音响等设施;与此同时,继续加强对城区江滨堤园广场、碧海湾广场、中山公园广场等娱乐活动广场设施维护管理以及群文活动的组织指导,使之真正成为城市“开心广场、百姓舞台”。2017年,于四会市行政中心广场内,成功建成总投资78万元,总长接近100米的四会好人长廊。并且在好人长廊中还设有一个公益书吧和志愿服务驿站。成为我市继“玉城小屋”后的又一志愿服务驿站,将助力四会打造书香之城和志愿服务之城。
(二)镇(街)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乡镇(街道)文化站升级工程建设。按照“十二五”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任务,到2015年底全市13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0%达到省一级站标准。根据《省文化厅关于公布2015年度广东省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等结果的通知》(粤文公[2016]18号),我市13个镇(街)文化站全部通过省一级站验收,其中东城街道、罗源镇文化站通过省特级站验收。
(三)村(居)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情况
为加强基层公共电子数字化建设,自2012年起,我市加强行政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按照省的建设标准,分批次,有计划地进行实施。截至2015年底,我市全面完成全市157个行政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创建,配备电脑、桌椅等设备。2016年底,按照省的要求,完成各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的安装,实现数字化管理。全面完成各行政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
根据肇庆市《关于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肇文字[2017]30号)和《四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四府办[2016]99号)要求,2017年建成东城街道清东村、东城街道沙头村、城中街道下布村、贞山街道邓村、大沙镇上隆村、下茆镇南塘村、地豆镇赤草崀村等七个点申报省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2017年接受省验收。2017年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路、辐射全市”的方式,全市各行政村(社区)全面铺开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肇庆市局部署,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18年年底完成全覆盖建设。截止目前,我市基本建成95%的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有关数据显示:四会市图书馆面积为5200平方米,四会市文化馆面积为6636平方米,四会市博物馆面积为3650平方米,乡镇(街道)文化站合计面积约为22940平方米,社区(村)文化室合计面积约为13327平方米,共计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约51753平方米,按照2017年四会市常住人口数48.82万计算,我市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约1060平方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开展群众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确有新成效,“三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村文化室等文化设施的建成,为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夯实了物质基础,为广大群众参与文体活动提供了载体和依托,基本满足大部份市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然而,在我市文化发展上,开展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群众文化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数据显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城区与乡镇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地域性差异,城区人群相对集中和稳定,活动开展顺利,成效显著。那么,乡镇开展群众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存在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层文化发展意识薄弱
我市镇一级文化部门对于省、肇庆市有关文化项目不关心、不了解。例如,个别镇政府认为,增加财政收入是首要前提,于是大力发展工业等,对文化发展漠不关心,不会看到有问题,不会感觉有差距,更不会去重视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及对群众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的支持。
(二)基层文化场地造成空巢
目前,发现我市镇一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场地开放,却无人问津,造成空巢,形成资源浪费。大部分是因为乡镇人口流失,留守在乡镇的群众以老人和儿童居多,使用文化设施的可能性极低,文化阵地逐渐成为摆设,严重影响了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
(三)开展活动宣传不够灵活
现阶段,我市镇一级一般情况下,只会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去实行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完成任务为首,默默地工作,不会去变换思维举一反三,更不注重活动宣传,没能把当地开展的活动推出去以擦亮地方特色,与此同时,收不到外界对活动开展的意见和建议,年复一年,活动开展欠灵活。
(四)队伍引导未能有效利用
根据广东省《文体协管员工作手册》显示,从2012年起,广东省通过省财政对粤东西北地区16815个行政村聘用文体协管员进行补助,引导全省农村基本建立起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文体协管员队伍。然而,基层文化服务免费开放依然存在文化站管理人员身兼多职,人手严重不足,并且都不是专业人员,文体协管员未能有效利用。
三、开展群众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新思路
基于以上存在问题的考虑,应当切实针对镇一级开展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的新思路进行探索。加强工作整改措施和方针,完善群众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活动的开展。
(一)完善群众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工作模式
1、加强重视,提高文化建设意识。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作为基层领导,需要重新认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摒弃搞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软指标”的思想。应当增强文化自信,强化“中国梦”意识,将群众文化建设的考核列入政府的考核目录上。
2、发挥职能,完善文化管理机制。全市应进一步完善镇(街)乡镇综合文化站日常管理机制,开展年度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市、镇(街)、村(居)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效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调动基层群众关注和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活动采取市、镇(街)、村(居)三级联动的方式开展各项活动,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街道)文化站以及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工作主体,开展系列文化活动,通过开展活动完善镇(街)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机制。
3、依靠科技,增加文化经费投入。结合我市正在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契机,依靠科技发展,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基层文化工作因经费不足存在的困难,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两不误,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4、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维方式。基层文化工作之所以难开展,出现开展活动无人参与的尴尬局面,归根结底是人群所致。应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对实有人群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现有人群:老、中、青、少四个群体的比例,对活动进行有效配置,不同年龄层对文化活动有着不同的认知和需求,基层管理工作要针对现有人群不断作出适当调整,对活动科目进行变换。这样,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才会有截然不同的变化。
(二)有效利用队伍建设,发挥引领作用
1、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我市持有群众文化专业的人员基本集中在市直属单位,因此,基层综合文化站管理人员,基本都是身兼多职的基层工作者,并且都不是专业人员。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方式是定期组织专业人员下乡或者对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集中培训,学习业务,传递经验。
2、利用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效能。
在遇到财政收入紧张的时期,在未能积极争取人事部门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可利用现有资源,用足用好属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人群。根据广东省《文体协管员工作手册》显示,文体协管员队伍建设是采取志愿服务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在职村委干部原则上不得兼任文体协管员。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在当地培养一支志愿者队伍,结合当地文化以及面向群体的个性需求,鼓励群众积极参与。
3、依托团队推动,发挥宣传作用。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的宣传途径也不停地活跃起来,基层文化工作者需要把本土文化进行包装,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进行推广,宣传出去。文化信息只有被人看到,才能得到回馈的信息。无论是对活动信息的肯定与否,对于群众文化工作,都是一个促进的作用。依托团队的力量,把村的文化通过微媒体等网络传播出去,从一个人传到一个家庭,一个家庭传到一个亲戚链,一个亲戚链传到一个村,一个村传到在外地工作的本村人或者邻村人,继而使得离开家乡在外工作的人也能看到家乡的发展,从而得到使之进步的回馈的声音,提升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效能的同时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
论文作者:曾月华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文化论文; 群众文化论文; 设施论文; 文化站论文; 基层论文; 我市论文; 设施建设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