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围困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论文

沁源围困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论文

沁源围困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

许兴达

(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党史研究四室,太原 030071)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沁源以沁源围困战的胜利名震中外,沁源军民在血与火的战斗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沁源围困战精神的内涵包括在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在极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面对强敌、面临绝境时表现出的牺牲奉献的精神。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沁源围困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关键词〕 沁源围困战;革命精神;抗战精神;时代价值

沁源是一片红色热土,以沁源围困战的胜利而名震中外。1944年1月17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社论《向沁源军民致敬》,称赞沁源是“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1〕。英勇的沁源军民在血与火的战斗中所形成的沁源围困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017年采集保山市昌宁县植烟区域土壤样品共230个,其中珠街彝族乡72个、柯街镇18个、耈街彝族苗族乡40个、翁堵乡14个、鸡飞乡21个、温泉乡7个、卡斯镇18个、更戛乡24个、大田坝乡16个。

一、沁源围困战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沁源既是延安通向全国各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又是中共太岳区(1937年冬开辟太岳革命根据地,1941年9月1日正式组成太岳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的所在地,被日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是日军“扫荡”的重点区域之一,日军曾八次闯入沁源进行疯狂地“扫荡”。1942年10月,日军以其精锐部队侵入沁源,企图在这里建立“山岳剿共实验区”,并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特务等种种方法欲使这里“伪化”,把沁源变成蚕食我太岳抗日根据地的前哨基地。沁源围困战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2年11月到1943年1月,主要是实行空舍清野,给敌人造成‘没有人民的世界’,围困敌伊藤大队。第二个阶段从1943年1月到1943年8月,主要是大战二沁补给线,围困换防的敌斋藤大队。第三阶段从1943年8月到1945年4月,主要是加强各项建设,全力围困敌人,迫使敌上奇大队狼狈逃窜”〔2〕

英勇的沁源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八路军及地方武装一起,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誓死不当亡国奴。沁源军民采取“空室清野、转移上山、关门打狗”的持久武装斗争策略,组织起十余支抗日武装,同时有组织地把县城附近23 个村庄的15 000 多名群众转移到了大山里,使敌人找不到一个群众,使偌大的沁源城成为一座“没有人民的世界”的空城。为了围困敌人,沁源军民填死水井,炸毁碾磨,数九寒天,带上粮食和日用品,进入山庄窝铺,天当被、地当床,寒风露宿,历经艰辛,敌人不退,绝不回家。在1943年的春天,有400 多名群众被日军抓捕,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他们历经酷刑,没有一个人屈服,没有一个人投降,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组织维持会。在长期围困敌人的过程中,决死队、游击队和民兵相互配合,采取了地雷战、麻雀战、破路战、伏击战、夜袭战等多种战术与敌人周旋。沁源军民让日军不敢上路出行、不能安宁睡觉,使日军既找不到群众、更抢不到粮食,被牢牢地围困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1945年4月11日敌人撤出沁源,沁源围困战以沁源军民的胜利而告终。从1942年10月至1945年4月,在历时两年半的沁源围困战中,沁源军民与敌人进行战斗2 800 余次,歼灭日伪军4 200 人,解救群众1 700 余人,夺回牲口2 000 余头。在这场沁源围困战中,涌现出众多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民兵英雄,他们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如民兵英雄任彦在沁源围困战中击毙敌人37 名、受敌刺伤52 处,还有特等杀敌民兵英雄李德昌,仅他一人就打死打伤敌人105 名。沁源军民用自己的机智勇敢和流血牺牲,写下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沁源围困战的胜利在太岳根据地上验证了人民战争理论的正确性,体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光辉战绩。

二、沁源围困战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沁源围困战精神是在人民战争中形成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

毛泽东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3〕511,“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3〕480。在沁源围困战中,广大人民从对胜利没有信心到对胜利充满信心,从没有办法与敌斗争到想方设法与敌斗争;人民武装由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形成了对敌人的包围之势,筑就了孤立敌人、打击敌人的强大力量。为了围困驻守敌人,沁源全县在“空室清野”动员后,民兵游击队、人民群众和八路军一起,同仇敌忾、抛家舍业,填死水井、埋起粮食,疏散隐蔽到沁河两岸的深山密林中,使敌人无法以战养战,进而迫使敌人撤退。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沁源人民团结一致、不屈不挠、不怕牺牲,陷日军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我们党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使八万人口的沁源成为敌寇攻之不下的堡垒。经历了沁源围困战的人民,以切身的经验确信了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所以沁源的群众说:“共产党说的话就是为了老百姓,沁源人永远跟共产党走!”〔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沁源围困战的胜利,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伟大胜利。

(二)沁源围困战精神是在极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气节者,民族之魂也。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气节的民族。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让沁源人民遭受了残酷杀戮。面对侵华日军的暴行,坚强不屈的沁源人民没有退缩、没有被敌人的残暴吓倒,而是秉持民族气节,把对敌人的仇恨转化为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民族骨气。沁源人民没有让日军建立起一个维持会,就连地主、地痞、“二流子”、“大烟鬼”也没有当汉奸。战争锻炼了伟大的人民,战争也铸就了伟大的民族气节。1944年12月,著名作家周立波到太岳根据地采访后,写下了报告文学《沁源人民》,称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组织起来的沁源人民,真正没有一个贱骨头,没有一个做汉奸的孬种,这的确是他们全体的光荣。勇敢忠贞的沁源的人民,和八路军新四军的一切其他根据地的英勇忠贞的军民一样,把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气节,高扬到霄汉,而且将要流芳于千古”〔4〕。抗战期间,沁源全县群众被日寇屠杀近万人,被掳后生死不明的有1 500 余人,被拷打致残的有14 000 余人,全县8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但是,坚强的沁源人民,始终没有一个人屈服,没有一个村庄成立维持会。正是因为沁源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精神,才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从根本上保证了沁源围困战的伟大胜利。

弘扬沁源围困战精神,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始终把困难群众放在心上,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多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多干顺民意、得民心的事,“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6〕,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员干部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以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奋斗目标,才能将沁源围困战精神落到实处,才能使这一精神真正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沁源围困战精神是在面对强敌、面临绝境时表现出的牺牲奉献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牺牲奉献的历史。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起,一代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前赴后继、浴血奋斗,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都以无私奉献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沁源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舍小家、为大家,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光辉战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抗日战争中,沁源军民不仅完成了对敌两年半的持久围困,迫使日军逃窜,取得了沁源围困战的胜利,而且还支持了驻扎沁源的太岳区党委、太岳军区、太岳行署和周边13 个县区的机关人员以及数万名抗日将士所需的给养物资。此外,沁源人民还输送了一万余名沁源子弟参军抗战,为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沁源围困战精神的时代价值

随着消费的快速升级,80后、90后的社会地位快速崛起,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年轻一代对品牌产品的关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层面,他们更希望在消费产品的同时附带轻松休闲的娱乐享受,获得精神层面共鸣。传统白酒品牌文化底蕴的“厚重”显然无形中增加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压力,“小奢”成为新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5〕昔日战争的硝烟虽已经散去,但在战争中孕育的沁源围困战精神却永久留给了后人。今天,我们仍需弘扬沁源围困战精神。

第六,证券清偿。证券到期后,按照预先规定,SPV委托受托人按时足额地向投资者偿还本息。证券全部清偿后,若有剩余,则按照协议规定在发起人与SPV之间进行分配。

弘扬沁源围困战精神,就是要艰苦奋斗,继续发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奋发有为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勇于拼搏的伟大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为了探求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中国的先进分子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在苦难和挫折中求索、在风雨飘摇中前进,敢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表现出了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7〕当前,我们在改革、发展、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艰巨的挑战,然而越是困难多、压力大,就越需要用革命精神来强化我们党的思想建设,越需要始终保持我们党艰苦奋斗的本色。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事业观、价值观、生活观,要始终把艰苦奋斗作为一种常态,要有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弘扬沁源围困战精神,就是要发扬甘于奉献牺牲的精神。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沁源军民既要同日军进行战斗,又要同艰苦险恶的环境作斗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敢于牺牲、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壮丽诗篇。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们党继承并发扬了这种奉献精神,用忠诚和担当造就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果。我们要继续弘扬沁源围困战精神,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弘扬奉献牺牲的精神,以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襟,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守好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激励我们实现伟大的梦想。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8〕。大力弘扬革命精神,永远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所指引的方向和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力弘扬沁源围困战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陆定一.向沁源军民致敬〔N〕.解放日报,1944-01-17(01).

〔2〕薄一波.七十年奋斗与思考〔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6:346-347.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周立波.沁源人民〔M〕//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山西抗战文学:上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148.

〔5〕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4(02).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2).

〔7〕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02).

〔8〕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01).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203(2019)04-0062-03

〔收稿日期〕 2019-06-08

〔作者简介〕 许兴达(1974-),男,山西河曲人,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山西省地方志研究院)党史研究四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责任编辑 王亚峰

标签:;  ;  ;  ;  ;  

沁源围困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时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